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保障。十八大以来,河北省的乡风文明建设既有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推进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应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切实发挥乡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B20MK025。

一、问题及缘起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农民精神文化贫乏、乡风文明建设主体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与此实际相对应的是,学术界专门针对河北省乡风文明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对河北乡风文明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建设路径就成为当前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目前学界对“乡风文明” 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乡风文明概念、内涵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乡风文明”是乡村地区形成的文明风气。朱启臻(2007)认为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具有全新的内涵,建设乡风文明要体现“三对融合”即:传统与现代、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赵增彦(2010)认为,“乡风文明”就是使农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形成崇尚文明和科学的社会风气。郑百灵、周龙仁(2016)认为乡风文明是一个综合体,涵盖思想道德、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专家学者对“乡风文明”的概念界定各有侧重,但却一致认为乡风文明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因地而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这也意味着乡风文明的培育形成过程必定漫长而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是探讨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建什么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应主要包括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乡村公民道德建设、社会风貌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培育建设等诸多方面。
  三是对乡风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制约因素等的研究。学界普遍认为文明乡风建设面临着乡村文明衰败、社会风气式微、宗教文化盛行、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等诸多挑战。郑自立(2016)、欧阳雪梅(2018)、黄昕(2019)等学者都持类似观点。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文化嵌入”建设论、“价值引领”建设论、“体制机制”建设论等。唐兴军、李定国(2019)认为文化嵌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应在文化嵌入过程中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欧阳雪梅(2018)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加强乡土文化人才培训、培育乡贤文化等措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李静(2018)认为乡风文明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三个机制”来实现:一是现代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机制,二是现代乡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机制,三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国外至今没有提出明确的“乡风文明”概念,但日、韩等国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比如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发展乡村经济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并重等等都值得参考。
  综上,学界的这些研究深化了对乡风文明的认识,充分肯定了乡风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提出的建设乡风文明的有关建议也为继续深入研究乡风文明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都较为笼统,多为泛泛地谈如何建设乡风文明,所谓“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实际上中国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历史沿革不同等原因造就了风俗传统不同,乡情、乡风差异极大,这就有必要针对乡土乡情,对乡风文明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研究。与此同时,专门针对河北乡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极少,特别是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针对河北省鄉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系统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正是该研究的主要立足点。

二、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7月至11月,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深度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石家庄、廊坊、保定的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 200份,回收问卷 197份,回收率为98.5%,有效问卷 186份,有效率为 93%。问卷共设置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15个问题,主要包括对乡风文明的了解程度、当前乡风文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调研发现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现代化进程中乡风失范
  长久以来,受燕赵传统文化的影响,河北乡村民风淳朴,人们守望相助、诚信向善。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乡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市场经济求富逐利的本质也对传统乡风造成很大冲击。在与村民的深度访谈中发现,有近一半的村民认为现下的乡风不如以前,互帮互助的传统受到冲击,在邻里遭受困难时,25.8%的村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22.3%的村民选择持观望态度,51.9%的村民表示愿意帮助。在针对“农村存在的不良风俗”情况调查中,42.6%的村民认为当前农村普遍存在铺张浪费现象,特别是红白喜事都要搞排场、讲攀比;37.8%的村民认为乡村仍然存在陈规陋习,宅基地看风水、占卜算命等迷信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也遭到严重挑战,问卷调查显示,39.75%的村民认为,现在农村挣钱难、收入低,赡养老人对自己是很大的负担。传统乡风遭到巨大挑战。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城乡两极分化,农村的文化建设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在针对“您村里有什么基础文化设施?”的情况调查中,60.24%的村民选择“村广场或学校操场”,22.57%的村民选择“农家书屋”,17.19%选择“都没有”。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多集中在县城周边和一些较大的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差或是没有的村庄一般距离县城和城镇都较远。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是我们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不论是经济实力稍好的县城地区还是经济基础差一点的山区,这一问题都突出存在。相当一部分村民表示,只有在庙会等重大活动时才有机会欣赏到戏曲、民俗表演,52.46%的村民将“看电视或看手机”作为日常的娱乐方式,28.33%的村民选择打麻将玩牌,仅有6.21%的村民选择锻炼健身。
  (三)部分县、乡(镇)、村三级政府职能缺失,农民建设主体缺位
  调研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受重经济轻文化思想影响,很多县、乡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乡风文明考核指标不够明晰,一些地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路不够清晰,措施也不够有力。有的地方即便出台了实施方案,但仍以政府强力推动为主,忽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问卷调查显示,18.7%的村民表示对“乡风文明”基本了解,35.6%的村民不知道什么是“乡风文明”,更别提如何建设乡风文明。

三、河北省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烛照乡风文明的传承
  “乡村学校作为农村少有的文化机构,是几千年来人类得以传递和延续的源头。过去乡校那悠扬的钟声既是村庄生机的宣扬,更是乡村文化的载体。”然而自2001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乡村学校被大量地撤并。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1995年,全国农村小学55.9万所,学生数9306.2万,到2015年,仅剩11.8万所,学生数2965.9万;1995年,全国农村初中45626所,学生数2659.8万,到2015年,仅剩16991所,学生数702.5万;1995年,全国农村高中学校有3112所,学生数113.2万,到2015年,仅剩668所,学生数77万。下面这张图表可能让我们感受更直观:


  与这一串数字同时消失不见的,是乡村田间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是村路上孩子们上下学追逐打闹的身影。有的学者直言不讳:撤点并校“改变与切断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通道,动摇了乡土教育的基础。”
  而今,虽然撤点并校已经叫停,但乡村学校的发展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数量锐减,且基础设施较差,师资水平不高。如何让乡村教育的灯火烛照起乡村未来的希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要大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教师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安心教书育人。二要以传承乡土文明为旨归,调整乡村学校办学理念,倡导乡村学校引导学生认知、了解家乡的自然、历史、社会,正确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感受家乡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感。三要以“新课改”为契机,尝试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教育课程。
  (二)切实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乡风文明建设不是流于形式,建几个文化活动室、添几样文化设施的文化面子工程,其建设目标是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因此农民才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体和主角。一是强化“文明乡风”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让村民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真正的改变源自内心和自身,只有每位村民真正意识到乡风文明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才能自觉主动从自身做起,从自家改变,才能让乡风变得更好。二是创新方式,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浙江、广东等多地探索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将陈规陋习和文明现象细化为条款,遵守文明现象就有相应的积分,沿袭陈规陋习就相应的扣分,以月或季度为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兑换,不同积分对应不同的生活用品。积分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和主动性,大家在言行举止、文明礼仪、生活习惯等方面更加注意,更加“讲究”,不仅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这种建设乡风文明的思路措施不妨在河北省推而广之,大力借鉴。
  (三)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作用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担负着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的重要使命,对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有重要作用。自2019年党中央启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项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0个、乡镇实践所317个、村级实践站2825个,在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等方面發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突出围绕总书记关于河北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等重要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知识竞猜、河北地方戏、相声快板、“板凳课堂”等形式进行传播,让群众记得住、用得上,切实入心入脑、落地生根。二是以弘扬燕赵文化、反映时代新风为重点,大力倡导新风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利用乡村文化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新风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新农村:乡风文明[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增彦.经济欠发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J].理论导刊,2010.(8).
  [3]郑百灵、周龙仁. 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求实,2006,(11).
  [4]唐兴军,李定国.文化嵌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J]. 求实,2019,(2).
  [5]欧阳雪梅.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
  [6] 李静. 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N]. 丹东日报,2018- 12- 10(第4 版).
  [7]李向东.“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应对路径[J].教育评论,2013,( 5).
  [8]杨兰.构建乡土教育课程促进乡村文明回归———以贵州长顺县乡土教育实践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Z2).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责任编辑:康伟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数据量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出现了几何式增长,作为数据载体的数据库成为企业的核心,数据库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企业而言,运维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是决定数据库安全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十四五”乃至今后
电袋除尘器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除尘技术,在燃煤火力发电厂中广泛应用,但随着机组运行时间增长,燃用煤质劣化,电袋除尘器的压差上升严重困扰火电厂长期高负荷安全稳定运行。在
提升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应立足实际,面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分区域分行业摸清底数,统筹全局,做好顶层设计,选准重点,精准施策,在关键领域和环节发力;优化产业结
针对一起运行中的110 kV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放电事故,通过外观检查、电气试验、气体检测、解体分析、相间比对等方法,结合故障时运行工况、站内操作、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判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不断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深刻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事关内蒙古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书写好内蒙古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要求,锚定调结构、转功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豆作为内蒙古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黑龙江省,“十三五”以来大豆生产发展向高质量迈进。本文以内蒙古自
摘 要:氢能不仅有利于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而且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氢能产业和技术研究将成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将氢能产业列为前沿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初,《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修订发布,鼓励内蒙古、贵州省、陕西省发展氢能产业。内蒙古“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提出,“
针对某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运行中20G省煤器集箱排气管发生泄漏原因进行理化检验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省煤器集箱排气管长时间在高于材质许用温度环境下运行,造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