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有机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要利用教材,教书育人,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情和信念,启发学生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败,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作者的脱险经历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会有宝贵的启示:
  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摔死,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而是给孩子以指导、鼓励,让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这让孩子明白,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遭遇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克服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一小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难关也可以闯过来。
  
  二.培养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大自然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存的家园,更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心灵的家园。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山水聊以自慰。
  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肆意狩猎,残酷掠杀,乱砍滥伐,破坏植被。地球满目苍痍,令人触目惊心。
  教师要利用教材(《珍珠鸟》、《敬畏自然》等)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学生追求高尚、正直与完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种对美好正直的向往和追求。
  从《斑羚飞渡》的有限文字中读出人生的壮美与无奈,从《猫》的精美文字中读出心灵的恬适,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宽容忍耐、同情弱者。在生活中充满感恩之心,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爱一切可爱之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幸福地生活。
  
  三.培养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朱自清的《春》通过盼春、绘春、赞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态度。《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山中访友》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语文课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这些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活动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比,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上处处充满了情—亲情(《背影》)、友情(《羚羊木雕》)、爱情(《麦琪的礼物》),处处流溢着美—人美(《盲童和他的影子》)、景美(《空山鸟语》)、情更美(《天上的街市》、《金色的花》)。《背影》为什么能唤起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体验?这些则源于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中彰显的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亲情。朱自清借《背影》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与愧疚,正是中国无数儿子的心声。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教师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教师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所展现的情感世界,最终达到丰富学生心灵世界,构建心灵家园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情感境界,在他们的心里唤起新的崇高的意识,强烈的渴望和纯洁的感情,使他们摆脱平庸、困惑的泥潭,走上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
  
  五.培养学生快乐生活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时间不限于上课时间和作业时间,语文学习的空间不限于教室和学校。语文教材只是例文,并不是法典和圣经。教师要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出问题,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引向生活。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明理、豁达、坚强。欣赏美文时赏心悦目;遭遇挫折时,“走一步再走一步”;苦闷彷徨时,登山望远,“一览众山小”。
  语文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了生命的快乐,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具有永久的活力,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未来社会高素质的公民。
  
  余彬林,教师,现居湖北黄石。
其他文献
美国白宫“重中之重的研究领域”李燕译张淇校白宫在1997年6月6日给“各行政部门和行政机构头头们”下达了由科技办公室主任吉本及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雷恩斯签署的备忘录,削减其1999财
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液压泵反馈杆断裂的位置和断口的形貌特征入手,分析了反馈杆断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使用操作和液压泵制造商的设计方面提出了防止
“阶梯法”就是把教学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设计,使之类似于一级级阶梯,引导学生在练习、自学、操作等实践活动中一步步向上“攀登”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万物有序,食材、食性过期不候,不时不食的理念在淮扬菜能得到最大的体现。都说江南的春天是从吃野菜和江鲜开始的,野菜有著名的“七头一脑”:枸杞头、马兰头、小蒜头、苜蓿头
北京市朝阳区阜通东大街有一家草堂串店,几乎是从成都连锅端过来的一家撸串店,被称为成都最牛五花肉烤串店,算是一家20年的老店。草堂到底有多火,只知道2002年四川新闻频道、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呈现出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二是强调人文性(教育性),忽视学科性;三是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活动性,忽视文本主体回归。对于以上三种倾向,许多有识之士业已看清,并有所论及,但许多人只是停留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层面上,还没有论及如何解决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科性与人文性、语文学习的综合活动性和文本主体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定价:$78推荐理由:《绮情楼杂记:一位辛亥报人的民国记忆》分为晚清残影、辛亥风雷、北洋轶事、宁渝旧梦四个部分,每篇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精彩,所涉及的人
湘楚大地、春风化雨。湖南省第十五届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于1998年2月21~23日在 Xiang Chu earth, spring weather. The 15th Hunan Youth Invention and Creati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建筑使用期耗能占全国耗能的17.66%,其中主要能耗是生活用煤,包括采暖、厨房炊事等。近几年来,城乡建筑的大量兴建,用于采暖的燃料猛增,供应不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