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转型中公路单位的工资管理问题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期,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工资管理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公路单位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工资管理制度,已成为其当前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公路单位工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情况对公路单位工资管理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路单位;转型;工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155-01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工资管理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个重点和难点。自建国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先后进行了四次重大改革,经历了—个长期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国事业单位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自2006年新一轮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完善的工资管理分配制度是推动和深化改革的—个重要环节。因此,公路单位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工资管理制度,已成为其当前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单位工资分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平均分配的工资总量,平衡有余弹性不足
  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中,工资发放的标准按照职务工资和津贴补贴等构成,公路单位工资也是如此。其中的职务工资比重占了总额的80%,由此导致工资的平均分配部分比重超高,在缺乏严密考核的公路单位里,平衡有余、弹性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单位职工往往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很难有渐长,都是在吃国家的“大锅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二)身份管理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总体来看,身份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共同的管理方式,直接与工资挂钩。目前公路单位的职员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普工等等,一般都是按照身份划分职务,再按照职务高低来发放工资。虽然说身份所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是实行聘任制,可是在实际工作与执行中,按岗位聘任、执行聘期管理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得到实行。
  
  (三)工作效率低下,激励机制缺乏
  在现行工资管理制度下,公路单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工作效率低下,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差;后勤人员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职务人员的不定员控制,难以有效制约用工人员的素质;与此同时,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监督,工资支付没有完整的核定标准,也缺乏激励机制的管理,导致工资发放與人员的工作量不对应,导致工资在不断提高,而效率不见提高的情况普遍存在。
  
  (四)缺少配套机制,难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处在转型期的公路单位,进行工资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涉及到单位的其他各个方面。倘若只是对工资制度进行单方面的改革,而缺少相关配套机制的相应推进与积极配合,也将使其面临很大的阻力。其中,基于“按功绩大小确定工资水平”重要原则的工资制度改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然而,从公路单位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形成健全的考核制度,工资的晋升也没有科学、具体的考核指标,大多数情况下,单位领导的主观喜恶对职工的考核成绩占决定性作用,这种状况就会导致公路单位内部环境恶化,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滋生腐败现象。
  
  二、加强公路单位工资管理的对策
  
  近年来,公路等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家也十分重视,并积极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针对上述公路单位工资分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和规范工资管理
  加强和规范工资管理,其重点就是要加强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基础性工作,主要通过对职工个人的年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现聘职务等工作情况和工作表现的统计,作为考核和工资调整的重要标准。如果没有建立工资档案,加强基础性工作管理,对职工工作做到明细清晰、对职工的外调与升迁等变动做好档案管理,建立工资台账,对增减人员的工资做出及时调整核对,有据可查,就不能及时准确的全面核对职工的工作情况,加强绩效与工资管理,确保工资的准确发放和有效提高职工积极性。
  
  (二)完善工资岗位制度
  岗位工资是事业单位中工资制度的基础核心部分,主要根据不同专业和技术职务的要求来做制定,但是受职工工作经验、年龄、任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相同专业的技术职务工资也参差不齐,目前一般按照行业低工资标准进行实行。这方面,国家和地方部门也陆续出过一些完善政策和调整措施,比如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底薪 提成、按业取酬等等,借此调整工资标准。而完善岗位制度的重点则是完善对职工职务和专业水平的评测,主要包括科学设岗、定岗定人、完善岗位测评与自我测评,结合职工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参照劳动力的市场工资标准进行合理的调节,完善工资岗位制度,借此提高绩效管理,实现单位与个人的共赢。
  
  (三)实行绩效工资制,向关键人才倾斜
  绩效工资主要是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增加绩效考核的部分,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为目的,进行职工的工资收入的调整,由以往的工作岗位、基本工资定薪转变成与绩效考核挂钩的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具体的应用中,增加对职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考核,依照各类岗位的特点,设立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不同岗位和等级,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借此改变传统雇佣工资的机制,加强岗位管理与绩效管理,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四)采取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现行的分配制度以岗位工资为主体,与以往相比更加形式更加多样、方法更加自主灵活,具体如下:(1)协议工资制度。主要针对单位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来制定,通过明确商定岗位职责、完善考评办法等措施来实行协议工资。(2)效益工资制度。主要针对管理技术人员来制定,其他职工也可以主动参与,通过岗位工资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依据个人的贡献成果进行核算,进行按业取酬。此方式能够最大的增加职工的积极主动性。(3)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通过人才利用自身生产要素,如知识、技能、管理等才能,所产生的收益和价值来作为工资标准。此方式可以有效体现人才的价值和地位。(4)成果分配。这种情况一般多出现在整体性项目下的合作与分工,主要通过职工创造的职务成果或者创新收益来进行考核,从中提取一部分比例,按照成果分配利益给项目成员。(5)实行工资浮动发放制度。主要通过对职工的岗位评定,结合技术与人员、效益与利润等因素来进行工资发放的调整,借此增加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单位有突出贡献或者产生有效成果的一线岗位倾斜,对工资总额进行合理分配和发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公路建设单位必须不断加强工资管理,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公路单位自身特点的工资分配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及相应的配套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公路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将公路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推向—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汪亚君.刍议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制度改革[J].现代商业,2007(06).
  [2]孙慧.浅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J].现代商业,2010(08).
  [3]孟爱玲.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启示及存在的不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讨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住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者60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引
慢性结肠炎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定为实验组,采用间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头戏,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企业能否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针
从青春期开始,人的生长发育出现了第2个高峰。在迅速生长发育的同时,可能有些孩子感到关节酸痛不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性疼痛”。生长性疼痛是在生长最旺盛前期的一种表
摘要: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的综合性指标,只有把控制成本摆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企业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取得经济效益。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成本;会计核算;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157-01    成本优势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它使得企业处于有利的
我国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文章就如何更好地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力求能够为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
目的:研究分析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检验的方式取得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 2年8月~201 3年1 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患
目的:探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优化方案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研究对象:68例我院进行治疗的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参
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一个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