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探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根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适应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拓宽体育教师人文视野,优化体育课堂人文环境,整合校园体育文化资源的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7-0023-03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日益明朗和清晰。到2008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已达到1168所,学校数量、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53%和46%,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相对于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基础能力、人才培养质量都还需要大力加强。
  高职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较多地突出了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因此,教育应回归本身的价值追求即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及其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完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要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旋律。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努力构建由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技能、身心健康等构成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学术讲座等第一课堂形式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形式,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工程。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体育主要有育人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重视体能和技能培养长期占据着体育领域的核心地位,而严重忽视了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体育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彰显。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拓宽其国际视野,提高其品质修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和民族性,增进学生的爱国精神,提高其道德水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3)帮助学生适当地释放与控制其情感,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提高学生的情志品质。(4)提高学生使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着眼于教育的长效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材选用上都需要适当增加人文类通识教育的覆盖面。职业人的基本素质结构要求如图1所示。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根据广义的大课程概念,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应该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主题的体育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具有高职体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育模式,加强体育课程的优化整合,强化体育课程教学的职业面向功能和人文功能,将体育文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现代高职体育教学中,构建了复合型体育课程设置体系(见图2),较好地体现了高职体育的课程特色。秉承“厚德崇商”的校训和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学院利用体育载体,构建了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提升有机结合的大平台,构建了商贸体育特色课程。即在一年级实施两学期、两个体育项目选项课的基础上,二年级实行商贸体育课程,如图3所示。课程充分考虑了国际贸易、财务会计、酒店管理、文秘、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也考虑了学生性别、体质条件及兴趣爱好方面的个体差异,尽可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体育课,使学生充分实现“学习体育、学会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发展目标,使体育成为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和生活中左右逢源的重要素质。
  拓宽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视野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播者,其自身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开展。因此,体育工作者应从多方面拓展人文知识面。首先,要博览群书,多读体育文化、体育经济、体育史、体育地理、体育养生、体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其次,要关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等重大体育活动,关注国内外体育明星,关注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提高精神文化素质,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从而使师生的精神文化相互融合,产生共鸣,以此活跃体育教学气氛。
  优化体育课堂人文教育环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融入文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内容,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拓宽。对学生而言,学会以探究—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修养,或将成为终身受用的素质。譬如,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策划一场小型球赛,包括制定规程、确立赛制、配备裁判、现场组织等。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体验成功与失败、欢乐与辛酸,在团队合作中感悟种种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人文修养的教育和广博文化知识的滋补有利于高职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人往往善于选择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中更具鉴别力。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是提升学生文化境界和修养层次的重要一环。学校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品质,大学校园的雕塑、标志性建筑物(图书馆、体育馆)和整洁美观的校园是文化底蕴突显的场所。它能让学生禁不住驻足吟诵,神游物外,会感到有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欢快和自然,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课堂教学中,悬挂几幅体育明星图片、介绍几句体育励志名言、播放几首激情飞扬的体育歌曲,都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精髓,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培养浓厚的人文精神。
  通过举办适合高职教育的体育知名人士演讲或人文讲座、文化艺术节、各类体育竞赛、早锻炼、俱乐部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和生动。同时,应鼓励学生发展体育社团组织,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感受团结的力量,互爱、互助的快乐,感受体育、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当然,除了在硬件上融入人文气息,在活动中夯实人文底蕴之外,还要特别重视构建网络上的体育人文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都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校园体育网络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2]赵孟雄.浅议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3):130-130.
  [3]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应菊英.职业素质拓展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崔满明.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9(2):68-70.
  [6]孙靖靖,高袅.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1):49-50.
  作者简介:
  应菊英,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专业建设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新建高职院校要保持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方法,前瞻发展愿景,制定好专业建设规划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因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普遍。本文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进行了原因分析,论述了高职学生对人际交往障碍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以期帮助高职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状况,在校园生活中与人和谐相处。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4-0140-02    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
摘要: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了推行工学结合的效果与动因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提高工学结合实施效果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动因;效果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主要特色。但在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企
【正】 晋中职工大学,是曾被国家教委亮了红牌的单位,自张森林校长上任以来,以地委行署的“科教兴区”战略为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现统一管理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应该引入虚拟工厂实训教学模式,学生经过虚拟工厂实训就业后更容易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该对虚拟工厂实训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虚拟工厂;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126-02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教学应该能够充分巩固理论教
摘要: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题为内容,以参与为形式,以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用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备课、讲课、评课、小组活动、专题调研、考试命题以及成绩评定,使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参与体验;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
剩余药品,是指在正常医疗情况下因患者自身原因不用药且无法办理退药或因患者合理拼用产生的剩余药品。为节约医药资源,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防范药品浪费流失,加强病愈后剩余药
期刊
一般人都认为,美国的对冲基金(又称套利基金、避险基金)是“赚钱机器”,对冲基金的经营人更是以“常胜将军”的姿态傲视全球资本市场。然而,今年来特别是8月以来,世界各地金融市场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教学改革中的IT特长生培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模式,工作室按照企业运作机制进行管理。经过研究与实践,IT特长生在企业项目开发、技能竞赛训练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中的能力有显著提高,项目实践能力、创造力、就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工作室;企业机制;IT特长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6-0087-02    
《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对后续专业课学习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在分析《机械制图》教材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机械制图》模块化教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