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毒性反应及护理

来源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6年上海瑞金医院首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后,因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及继发DIC得以避免,从而减少了并发出血引起的死亡.APL的缓解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达80%以上).加上维甲酸口服用药,经济、简便,目前成为APL的首选诱导化疗药.但口服维甲酸尚有些毒性反应,虽多数不影响治疗,但如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会干扰治疗,应予重视.现将我科近几年使用维甲酸治疗APL的主要毒性反应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1995年9月~1999年9月,我院通过对5个年级12700名新生体检发现,有605名同学为不同滴度的HBsAg阳性,这其中又有49名同学伴有不同程度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
在成人高等教育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便有效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