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化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江苏 如东 226000)
  摘 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重视音乐思想渗透,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培养发散思维,实现“再创造”,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创造空间。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B80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07-0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要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组织有趣的创造性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针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相关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春天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为此展开想象,争先恐后说着各自心目中对春天的记忆和想象。接着,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春天的图片及录音。伴随着图片与音乐,学生们看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有草地、桃花、绿树、燕子……大家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而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教唱此歌,学生们一下子就进入歌曲的意境中,学得非常认真,歌曲节奏掌握得也非常快,有些同学还能随着音乐边唱边跳,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音乐思想渗透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学生心中的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维也是十分活跃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仔细观察,抓住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多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教学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一课时,教师刚展开话题,有些学生就开始模仿老虎的样子,有可爱的、凶猛的、沉默的,形象多种多样。于是,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老虎的活动视频,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仿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个个兴趣满满,一边看一边模仿老虎的模样。然后,教师播放《老虎磨牙》乐曲片段,学生们随着乐曲中打击乐的合奏声开始自由想象创作,模仿老虎的样子:老虎悠闲散步的样子、饿了在石头上磨牙的样子、发现猎物时的样子、扑食的样子……学生们表现十分活跃,创编出了许许多多的动作,各种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思想情感,在音乐中自由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是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当给出一段音乐让学生聆听时,部分教师会直接说出音乐背景或者这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固定,不利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一般来讲,当聆听一段音乐时,每个学生的欣赏角度不同,获得的音乐感知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音乐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联想,给予学生启发、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欣赏《水草舞》时,播放音乐之前,教师什么也不要说,而让学生直接静静聆听。欣赏之后,学生的答案有波浪、彩带飞舞等,只有少数学生因听过这段音乐作品,回答准确。同样,学生们聆听《野蜂飞舞》时,答案有飞奔、赛车、赛马、苍蝇飞舞等,想象十分丰富。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虽然他们所想象的答案不一定准确,但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获得音乐体验,对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作曲家的本意上来,把作曲家的意图告诉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四、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创造空间
  课堂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給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创造的灵感。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和感知。例如,教学歌曲《爱唱什么歌》时,在歌曲创编环节,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创编,而是向学生提问:“你觉得夏天的池塘里还有哪些动物爱唱什么歌?”然后,学生们主动思考,进行歌曲创编。学生创编的歌词多种多样,有蝴蝶、鸭子、小鹅等,甚至有的同学将学校美景和对学校的热爱创编到歌曲中。可见,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进行创编,拓展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思维也要跟上时代步伐。音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音乐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意识,重视音乐思想渗透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文岭.陶行知论创造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1).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导入环节是关系到课堂成败的关键所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应用悬念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导入技巧,新颖高效地引出数学课程。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入技巧;悬念导入;实例导入;情境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86-01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
首先,明确提出“三步走”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三步走”包括:到
摘 要:相同的教材内容,因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教者的教学个性呈现出各具“个性”的课堂,这便是同课异构的魅力和内涵所在。通过区“教坛新秀”的评比活动,从情境导入、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取、信息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对“桥式整流电路”的教学进行反思。  关键词:同课异构;桥式整流;教法学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1-0051-01 
摘 要:中国在追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其中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巨大。传统文化认同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和个人价值取向迷茫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主要表现,危机出现和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欧洲启蒙运动传承下来的启蒙理性精神的逆转和自由人格的丧失。教师必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精神,这样才能有效应对这一危机。  关键词:大学生;现代性;德育;文化认同
摘 要:废旧材料在小班幼儿活动中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文章研究了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活动;陶行知思想;废旧材料;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70-02  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观时至今日依然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废旧材料在小班幼儿活动中的运用很好地体现
摘 要:以钱穆与何炳棣这两位大家为例,着重研究他们孩童时期的各项发展,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再针对小学时期学生的情况,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名家;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26-02  中国古谚云:“三岁看老。”西方人亦以为一个人后来的发展情况多半可以找到童年的前效应。任何人所接受的小学教
摘 要:部分外地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鉴于上述背景,引导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完善学校文化建设,转变不科学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生幸福感,帮助学生成长,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G451.2;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43-02  一
摘 要: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视野下中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等。中职学校要开展与校企合作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活动,实施以职业创新能力考核为目标的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活动,构建以职业为导向提升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探索校企合作优势下促进中职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G712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要尊重多元,鼓励个性体验;创设情境,唤起角色体验;利用课外,积累生活体验。  关键词:体验;阅读教学;教学效益;人性;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1-0091-01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晚年最大的
摘 要:文章对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学生对政治课堂兴致不高的原因,探索开展趣味性教学的新路径,并提出具体措施,以提升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提高政治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责任担当;政治学习;积极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1;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1-0100-01  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部分学生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