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阅近5年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医药抑制脑缺血时细胞能量耗竭及酸中毒、炎症因子表达、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角度出发,对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的临床保护机制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阐释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体作用机制,并为开发新药提供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采取乙酸酐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从小麦麸皮中提取的2种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的单糖组成。所制备的小麦水提取NSP和碱提取NSP中主要的单糖组成是
研究了用5%乙酸浸提烟草、大豆、小麦、辣椒中的钾,浸提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较满意。使食品中钾分析与烟草钾一样简单快速,且方法污染小、操作简便,适合大批食品样品
目的探讨中医诊疗工作中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减少中医诊疗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中医诊疗工作中能造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
介绍沈坚华主任治疗痛经经验。痛经是妇科常见症状,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胞脉,变化在冲任气血。沈氏认为痛经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
在最佳仪器条件下,样品用混合熔剂半熔,于10%王水介质中测定天青石中的锶、钡、钙、镁、铁含量,其最终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结果一致。
将磷光材料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掺杂在聚乙烯基咔唑(PVK)中作为发光层,制作了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常规的光电测量方法,研究其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特性,得到了激子形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Ivan Petrovich,1849—1936)(邮票P9a)出生于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曾学过神学,他起初所受的教育是要他很好地继承这种家庭传统。然而,在神学院上学时,他读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主治: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用法与用量:5~10g。
合成了室温自交联改性丙烯酸乳液;讨论了功能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对乳液的分子量、Tg、粒径等进行了测定。通过添加碳酸钙晶须对其进行改性,制得了综合性能优异、高耐擦洗
阿奎那1240年进入那波利大学,以后在1244年加入多明我会(天主教派别之一),他的家庭对此竭力反对而将他软禁起来。他于1245年逃往巴黎,在阿尔伯特大师骷指导下学习。以后,他开始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