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辟蹊径采幽香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运用多样而有效的读书方法,才能挖掘文本的丰厚意蕴。本文结合阅读教学实践,论述了通过细读来捕捉意境美,通过诵读来领略声韵美,通过粗读来激发想象美,通过自读来拓展思辨美,通过泛读来广采文化之美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 阅读教学 读书方法
  
  立足于文本的“读”,是语文教学之本,也是开启语文之门的钥匙。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沉浸到文本中体会读书的乐趣,积累知识,增长智慧,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只有运用多样而有效的读书方法,才能挖掘文本本身的丰厚意蕴,展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文本,需要以不同的方法处理,下面笔者结合自身阅读课教学,来对如何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作些探讨。
  一、细读——捕捉意境美
  细读,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文本的主要途径。只有在静心细读中,才能听得到从文本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营造出各种意境美:白露为霜的蒹葭,泉声奇妙的鼎湖山;父亲感人的背影,北国清晨的晨号;绝版的周庄,世间最美的坟墓——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如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通过细读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继而达成《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与欣赏”提出的目标:“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如何落实细读呢?笔者认为:一要细致地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词语的揣摩、空白的填补和结构的分析等,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富的阐释;二要反复地阅读,捕捉字里行间的蕴藏,如探险寻宝,直至全面透彻地理解文本。
  如在教学《永远的蝴蝶》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细读,对这篇经得起反复咀嚼的艺术精品作了充分的挖掘。在设计“赏读小说的情景交融”这一环节时,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体味,既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词汇蕴含的意思。例如讨论“小雨点”、“更大的雨点”、“雨下得并不大”、“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等“雨”的多处描摹,请学生思考:“雨一直在变化,是实在的变化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使学生了解到雨是自然的春雨,又是悲剧的源头;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又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雨还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气氛。学生仔细体会,把自己“摆”进去,遭遇小说里的人生。细读文本,使学生感受到小说的悲剧美,从中获得另一种美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二、诵读——领略声韵美
  诵读,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唤起听觉审美,引发对母语的热爱。诵读,可以令人沉浸于文句或长或短的层次,或骈或散的韵律,或简约或华美的形态,或铿锵或柔媚的风格……同时,对文本理解不同,诵读时的语气语调处理都会有不同,诵读入味必将催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的诵读,远比动辄对话、提问、讨论、质疑、探究,更有收获。
  诵读要求有层次,有梯度。初读要正确,再读要流利,最高境界是美读。所谓美读,叶圣陶说,“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文章的内容情节,分析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然后再从细节的角度处理,哪一句应该怎样停顿,哪一个词重读,哪一个词轻读。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要求艺术性地设计多种诵读方法,看哪一种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如可以灵活采用听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接替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诵读形式,感受语言的魅力,进一步理解课文。
  譬如《鼎湖山听泉》一文的教学,诵读是贯穿始终的。该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它以美的文字奏响了一曲山泉交响乐。强化诵读,首先能在吟咏中感受到泉声的层次之美。泉声在未进山时即扑面而来,在山中如孩子银铃般的笑语,又与钟声相互应答,深夜更是有丰富的层次和美妙的音色。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将无声的语言还原为听觉的享受,与作者听泉时的感受相通。其次,文章细腻传神、富有诗意的语言,也是非诵读不能真正领略。在诵读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诵读文本,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音乐美的敏感度,能更直接地把握文本。
  三、粗读——激发想象美
  粗读首先是指在初读文章时,学生可以粗略地观其大略,知其大意,对内容仅需有个粗浅的认识。这时候,无需剖析、解读,只留住这美好的第一印象便是维持阅读兴趣的根本。粗读教学可以在导入课文后,听读优秀的配乐朗读录音,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设身处地”的体验,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粗读忌以精读代替,我们必须注意精与粗的辩证关系。“粗”,必然舍弃对细节的追逐,却换来对整体的占据。求“精”,固然能置身“此山中”,却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粗读,追求的是“以少胜多”、“以博胜精”。粗读还忌用教师讲解取代学生阅读,剥夺学生主动性;把提问过程变成给答案过程,取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粗读之后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空白”,引导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让他们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
  如《风景谈》一文篇幅较长,首先应粗读课文,了解梗概,整体感知六幅风景。其次,在分析课文这一环节中,如果逐一精读六幅风景,就费时费力。可重点细读一至二幅风景,如“沙漠驼铃”、“延河夕照”的画面、内容、特点、议论等。其他几幅风景即可采用粗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到风景在人物活动前后画面的变化,所表达的核心即可。最后,将课文中画龙点睛、发人深思的话语留给学生讨论。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独立阅读、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自读——拓展思辨美
  自读,即自能读书。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先生的“不可讲”与“不讲”启迪我们,要尽量放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问觅疑学思。《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重视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和勇于质疑、解疑,进而发展思维能力,健全思维品质。”自读,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材本身就设定了许多自读篇目,很多学校编配了相应的“校本教材”。我们应重视这些文本,首先让学生沉浸于阅读体验,面对文本“投入地爱一次”。同时要关注学生把握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阅读感受。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质疑,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研究。同样的文章,各人关注的重点有不同,获得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合作交流,互换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相互沟通会引起共鸣或争辩,这都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能力。
  例如《认识父亲》一文内容贴近学生,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在学生自读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法,先向学生提出中心问题“你觉得文中所写的父亲,哪一位的特点与自己的父亲比较近似?”(感知文中众多父亲形象,又能正确认识自己父亲。)“文中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特别耐人寻味,可以借用来写自己的父亲?”(学习本文围绕主题选择有表现力材料的方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手法。)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提出相关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解决。在引导独立思考、鼓励交流分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无拘无束,热情投入,主动质疑,闪耀出思想的火花,表现出个性和创造性的对话。
  五、泛读——广采文化之美
  泛读就是博览群书,如鲁迅所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在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意识地提供多种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阅读材料,了解更丰富的文章风格和内容,使其在比较、积累中获得提高。如:教学鲁迅的《药》后补充《干粗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可以对“革命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这个主题理解得更深刻;教学法布尔的《蝉》时补充蝉的说明资料作比较,可以直观感受到本文意趣横生的语言魅力。在课堂之外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览,如:教学《雷雨》之后,要求阅读整个剧本,并观看话剧视频,从而对话剧人物有更深的了解;教学《项链》之后,推荐莫泊桑的几部代表作品,来感受“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作品魅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泛读兴趣,提高泛读的质量,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这种多元化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富于创新的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在设计泛读作业时,可要求每位同学找一篇特别有启迪意义的“美文”。首先在学习小组之间交流,然后课堂上每个小组推荐一篇,由一位学生根据内容做成课件,一位学生上台朗读。接着请台下的同学从文学价值和学生朗读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文学欣赏活动课,引导学生突破文本和课堂的局限,拓展学习渠道,重视课外阅读,在读写实践中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语用文的快乐。
  以上阅读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上,还需“面”上的统筹兼顾、融会贯通。根据不同的学情、课情和文本特点,还可把不同的文本阅读方法加以结合。只有学生具备了必要的阅读能力,多读、会读,“读”,才能辟出通向文本的蹊径,品味文本的意蕴,采撷文本的幽香,体会读书的乐趣。构建书香世界,引领学生漫步精神园林,我们的阅读还应该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参考文献:
  1.吴冰沁主编.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
  3.上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06.
  4.徐艳霞.深度阅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中学语文.2008.1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意在梳理祥林嫂由遭遇串联而成的人生轨迹的基础上,探讨她不死的可能性,进而窥见《祝福》和作者反抗绝望的文学主题和人生立场。  关键词:主题 反抗 绝望     在解读《祝福》的主题时,较常见的说法是“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
期刊
文学界有人曾言,“郭老不服老,诗多好的少”,此话言过其实。《郊原的青草》(附后)就是郭老晚年所作,发表后获得广泛的好评。阅读这首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附后)。可以说,《郊原的青草》是从《赋得古原草送别》脱化而来,但做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仔细品读,我们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两首诗的思想内涵有很大的不同    《赋得古原草送别》侧重描写离情别意。从诗的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挑战。文学作品阅读在现行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作品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
期刊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观赏文章的人,最留意的是开头落笔处,故有“笔落惊风雨”之说。雕饰好“凤头”,开笔先声夺人是写文章的较高要求。我曾用“元代大学者许衡不食路边梨的故事”作材料,以“我心有主”为话题,进行过一次写作训练,就以此为例,介绍以下几种议论文开头的方法。  (一)从材料、话题入手。“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表现了许衡作为一代大学者的修养和境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追名逐利、贪赃枉法的人不在
期刊
作文能力是检测一个人语文能力水平最为重要的尺度之一,从古至今莫不如此。然而,长期以来,只要曾从事过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都会为作文教学而深感头疼。上课时,一宣布作文课,学生便唏嘘连声,叫苦不迭,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笔。“作文难,难作文”已经成了学生的通病,这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学生为何如此的“谈作文而色变”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  1.没有养成良好的练笔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体验,缺少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所以他们无法从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可写的东西,导致一部分学生作文能力不强,不能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能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如何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让他们喜欢习作,并能积极主动地习作呢?我觉得教师的引领、点拨、开发学生身边有价值的作文教学资源
期刊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言”的积累性学习,积累文言字词句;  2.思想教育目标:“文”的理解性学习,理解屈原的高洁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化难为易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离骚》的语言及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  教法与学法:  诵读、自主合作讨论、讲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影片
期刊
我国“十二五”规划展望的时空花蕊,折射着唐代王维诗篇送友人赴安西四镇的光辉。《送元二使安西》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诗人作为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审美对象有机地融汇在一起,构成天遂人意的送别图景。“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电视镜头意境,对接“西去疏勒育新人”的时代生活画面。君不见,当年西域重镇,今日在上海、深圳、山东、广东等地支援下建设喀什特区。名列于网民中我国十大旅游城市
期刊
舒芜曾这样评价周作人:“周作人的身上,就有中国新文学史和新文化运动史的一半,不了解周作人,就不可能了解一部完整的中国新文学史和新文化运动史。①”打开尘封的历史,尚记一百年前的周作人,作为新文化运动风口浪尖的“精神领袖”,率先气吞山河般地喊出了“人的文学”的响亮宣言,并在为新诗铺路、探索现代白话文的源头、翻译国外小说及思想著作、关注妇女儿童问题等五四启蒙实践中发挥了开风气之先的巨大指导作用,成为当之
期刊
《岳阳楼记》脍炙人口,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千古传唱不衰的美学佳作。既有构思上的严谨规范,精典独到。又有抒情咏物,神形俱备,读来其景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更有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成为人类永恒的人文精神。  一、结构美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个对偶句,由两个主谓短语组成。第一句“北”和“南”是表示方位的名词相对。“通”,通向;“极”,到达,动词相对。“巫峡”、“潇湘”,名词相对。从结构上,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