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公共性意向发微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历史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不但具有特定民族性叙事的独特规定,而且具有言说特定民族性意识与他者族群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之关系的公共性意向。具体而言,其公共性意向主要表征为三个方面:少数民族现代性生活景观的话语表述;少数民族主体形象的当代深描;少数民族文学场域的关系建构。公共性意向建构之于少数民族文学而言,既尊重了其本身当代性存在的复杂性与语境规律,也是积极应对现实的文化责任使然。 I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context, the minority literature not only has the unique stipulation of specific national narrative, but also has the public intention of spe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ciousness of a particular nationality and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al life. Specifically, the publicity intention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ree aspects: the discourse expression of the landscape of modern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 contemporary depiction of the main body im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 among ethnic minority literary fields.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xual intention in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not only respects the complexity and context of its own contemporary nature, but also embodies the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actively dealing with reality.
其他文献
民族高校新生同学关系适应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民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应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提高各民族新生的多元文化
以164名藏族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BFS心境量表》对其在体育锻炼前、后的心境状况进行了测量,旨在探讨不同运动技能(项目)对改善其心境状况的作用.结论是:从总体看,体育
长期以来,计划与市场一直被视为单位社会变迁现代性内涵的重要解释变量,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在其间的突出作用却鲜有触及.从社会人口学的视角,关注于国有单位职工的流动性,
与启蒙运动并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形成了一套文化哲学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将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只有艺术才能解决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的感性自由和道德律令之间的深刻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以其对儒家美学的创造性阐释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考察传统美学的现代传承和演变提供了直接参照。作者对《周易》“默识”说的论述是对儒
在学术界,对马基雅维里及其理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认识已渐趋一致,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作为西方现代性的开启者和奠基人,他的遗产成为解读和进入西方思想史的必经之路
孟子的“用夏变夷”常为“严夷夏之防”者所引证.无论从上下文结构与语境,还是从具体个案与整个文本出发,都可以看出“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之论断中的夷与夏是文明
“伦理规范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关于伦理规范的基础及其他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论证,以伦理规范的根本性特征和塞尔的制度性事实理论为基础,并与人
无论是在西方文化圈还是儒家文化圈,耻感都在个体、类和群体的生活中整体性地建构着“为我而存在的世界”.耻感所示之精神,是人(类)在多样化的生活视域中,以自身为对象建构的
在春秋以上的政治格局中,因理想中“德”与“位”的对应,而对于贵族子弟的德性培养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孔子继承了这种对于个人德性培养的教育传统,并以“有教无类”的态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