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研究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SCI能明显改善脊髓的神经功能[1-2].我们应用常规电镜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标记方法,观察Mscs移植治疗对损伤脊髓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髓鞘蛋白前脂蛋白(PL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机 构】
:
350004,福州,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350004,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SCI能明显改善脊髓的神经功能[1-2].我们应用常规电镜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标记方法,观察Mscs移植治疗对损伤脊髓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髓鞘蛋白前脂蛋白(PL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对局部MCP-1表达及AS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28只雄性兔颈动脉AS模型,将MCP-1 siRNA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局部定位转染的方法至病变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血管壁中泡沫细胞浸润及内膜增厚,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检测局部MCP-1表达.结
目的 观察多肿瘤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120例乳腺癌组织中多肿瘤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2)、p53、转移抑制基因(mn2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多药耐药蛋白(MRP)],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p53、bcl-2的表达
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创伤程度.方法 将8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成开腹手术组(OP组,n=33)和腹腔镜手术组(LP组,n=52),检测术后患者SIRS发生率和持续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а、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结果 与OP组比较,LP组患者血清
目前在胰液、外周血、粪便和胰腺细针穿刺等多种标本中,已开展了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诊断胰腺癌的早期实验研究.我们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胰腺癌提供依据。
目的 观察内质网凋亡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分别给予终质量浓度为0.5、1.0、2.5、5.0、10.0、15.0ìmol/L的MG-132加入胃癌细胞SGC-7901,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质网凋亡标志物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凋亡小体.结果 MG-132对胃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24、48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在人颈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颈椎间盘细胞凋亡可能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33份突出颈椎间盘组织,以22份正常人颈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织形态学和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的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髓核内:6.30±1.54比8.96±1.14;软骨终板内:17.
目的 观察分泌人白细胞介素(IL)-2的重组卡介苗(rBCG)和传统卡介苗(BCG)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评价其免疫原性,初步探讨rBCG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连续6周对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rBCG和BCG,分别在第2、4和6周后杀死小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脏.以一氧化氮(NO)释放量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以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反映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CD亚群分化和
目的 探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缺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KC-α、δ和ε亚型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50只Wistar大鼠的血管进行原代VSMC培养,观察AVP对缺氧VSMC胞质和胞膜成分中PKC-α、δ和ε亚型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缺氧VSMC中3种磷脂酶(PLC、PLD、PLA:)的活性变化及AVP和PKC亚型抑制剂对其的作用.结果 缺氧后VSMC胞膜成分中P
目的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KLK11/TMPRSS mRNA比值,探讨KLK11/TMPRSS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意义.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3例PCa、37例BPH及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KLK11/TMPRSS的表达,比较其在PCa与BPH中组织定量的差异.结果 BPH与PCa组织KLK11/TMPRSS mRNA的定量表达值
载药型骨修复材料是由多种药物与骨修复材料相复合而构成,通常填充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组织缺损,发挥修复骨缺损和局部释放药物治疗的作用,具备药物释放时局部浓度高、全身血药浓度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骨科感染、肿瘤、骨折和人工关节置换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