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咱百姓自己的银行”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将城镇化视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一。面对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浪潮,江苏省各地农村商业银行在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引领下,将继续发挥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在支持江苏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更好地服务农民、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
  服务新农村:
  康居贷款+助农取款
  乡村的早晨格外安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却已经把陈圩乡莲景花园的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周边楼栋的住户纷纷探出头微笑的来一句“又有人搬新家喽”,有人已经下楼帮上新邻居搬东西,搬新房的钱品涛招呼着大家怎么放家什,妻子则是拿出喜糖来散给看热闹的乡亲们,有人开玩笑的说:“小钱,这么快就买上楼房了啊。” 钱品涛乐呵呵的答道:“这不是有农商行的贷款吗,呵呵……”在泗洪县,像钱品涛这样靠“新居乐”贷款购买康居示范村房屋的农民已有9321户,泗洪农商行累计发放“新居乐”贷款51312万元,“新居乐”贷款余额达34700万元。“新居乐”圆了农户“新房梦”。
  面对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必然趋势,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之一的农商行,如何跟进和联动呢?泗阳农商行的创新实践已经做出了回答。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号召,泗阳农商行通过充分调研、先行试点、全面部署,在不断深化“惠农贷”的基础上,在全辖开办“安居宝”贷款,帮助农民解决住房难题。目前,该行“安居宝”贷款已覆盖该县16个乡镇,27个农村集中居住区和农民康居示范工程,受惠农户达4000余户,发放安居宝贷款2.7亿元。
  江阴市南闸街道蔡泾村兄弟超市的“助农取款服务点”上,村民李孝发将市民卡在柜台POS机上轻轻一刷、输入密码,随后接过超市业主递来的现金并在登记册上签了名。自从村里超市有了POS机,他取钱就不用再跑远路了。
  近年来,各类涉农补贴、养老保险等资金依托银行卡发放,但由于农村金融网点相对较少,很多农民“取现”需到镇上,常常往返奔波数公里,费时费力。为此,省联社在全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成功开发农村电子支付平台,启动“助农取款”工程,依托农村超市或商户开通POS机终端,农民持市民卡或“一折通”即可办理查询、取现、消费、转账等业务。要求全省农信社系统在各地村头巷间布设“助农取款服务点”,目前,这些被当地农民们誉为“不打烊的银行”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已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江阴农商行在全市农村各区域已布设“助农取款服务点”127家,开通POS机终端127台,累计取款交易笔数1696笔,查询交易笔数 1536笔,累计交易金额769510元。“助农取款”入村铺平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支持农民创业:
  小额信贷+合作社贷款
  太仓市浮桥镇三市村共分为40组,住户825户,户籍人口2700多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村,要了解每个住户的信息并不容易,也是“信用村”建设的难点之一。2012年以来,按照省联社开展“阳光信贷”的工作要求,地处苏南的太仓农商行行动起来,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工作,广大员工深入每家每户,通过与农户交谈,填制太仓农商行统一印制的信用村家庭概况信息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逐户录入,实行“一户一档”,建立“信用村”的信用信息库,对农户信用进行评分和信用等级评定。三市村90%以上的农户信息都收集在信息库内。目前,该行初步建立62个信用村,信用村贷款余额 5527万元,贷款户为356户。通过信用村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小额信贷投放难、投放不准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以“三农”服务为导向的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构造,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创业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面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融资压力,却让很多人对“创业”两字望而却步。地处苏州市的吴江农商行在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面向本地户籍人士或符合相关规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合伙经营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办贷流程由贷款人申请、社区(行政村)推荐、劳动保障部门审查、担保机构审核担保和吴江农商行核贷5个部分组成。为提升服务效率,该行不断简化审批流程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承诺只要资料齐备,通过审核,当天就能发放贷款。手续简便、全额贴息,让每位创业人士都能坐上信贷服务的“直通车”。自2008年创业贷款开办以来,共发放12万笔,累计贷款金额15.5亿元,已扶持千余名青年人实现创业梦想。
  近年来,高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目前该市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近900个,涉及蔬菜、棉花、葡萄、罗氏沼虾、生猪、家禽、蚕茧、炕孵等农林牧渔十多个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示范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为农民架起了一座致富桥梁。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邮农商行针对农户+示范区”,“公司+基地”,“技术带头人+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模式,主动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信贷支农新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给予信贷支持,目前,该行已投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近1.52亿元,有力推动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高邮市优质的米业、独特的鸭业、绿色的鹅业、特色的水产业、新兴的蔬菜瓜果业等五大农业产业基地。
  支持小微企业:
  产品创新+企业培育
  受国外金融危机和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影响,货款回笼慢、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扬中农商行针对企业核心抵押物少、担保方式单一等融资难困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尝试金融创新,通过与人民财险扬中支公司签订《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合作协议》,推出“国内贸易信用险项下应收账款质押”产品。协议规定,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借款企业授权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规定理赔后将应支付给企业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该行。目前,该行通过此项业务共为企业授信2300万元,用信22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困境。
  东台申城塑业有限公司向东台农商行申请贷款一周后,1000万元动产质押贷款就到了该公司账户上。喜不自禁的公司董事长申王泽说“没想到农商行办贷效率这样高”!东台农商行针对企业流动资金有缺口,但同时也拥有大量原材料库存现状,为企业量身定制,贴近客户实际,创新运用担保方式和金融产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晨希米业的创立、发展、壮大都是农商行一手扶持起来的,每当公司发展艰难的时候,他们总能及时伸出援手,化解资金难题。”晨希米业老板陈建感慨地说。晨希米业只不过是如东农商行推出“双百培育计划”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如东农商行推出的“双百培育计划”,是通过两至三年的金融服务努力,在当地将一批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培育成长为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将一批具有较强扩张能力、发展动力和竞争实力的中小企业,支持成长为年销售亿元以上的大企业。目前,该行已有160余家企业纳入双百培育计划,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91亿元,比年初增加7.93亿元,增幅达17.6%。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晨曦说,江苏农信社下一阶段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促进全行业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促进自身不断改革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只有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和金融支农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赢得更广阔的发展服务空间。
其他文献
农发行新泰支行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将可降解农膜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支持重点。自2012与当地最大的农膜生产企业——山东春潮集团建立信贷关系以来,累计授信3000万元,发放农业科技贷款2000万元。在农发行的支持下,春潮集团的农膜产量逐年增长,2012年产量达到9260吨,增幅21%,企业经济效益和社會效益也不断提升。
期刊
自今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金融“国十条”以来,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玻璃门”正在被监管层逐步开启,引来了无数民间资本竞相淘金。  据统计,目前同民营银行“扯”上关系的上市公司已达几十家,且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中。至此,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企业名称核准公告统计,从7月份到目前已经有23家民营银行名称得到核准,其中10月份就有11家民营银行名称获核准,包括苏宁银行、客商银行、赣商银行、汉唐银行、粤商银行等
期刊
今年以来,郓城联社以“信用工程”建设和“百千万”富民工程建设为依托,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優化农业产业布局、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千方百计增加支农资金投放,形成信贷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至2013年8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02.1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68.64亿元,较年初增7.17亿元,考虑票据政策性压降5.22亿元,实际新增贷款1
期刊
冷水江联社为进一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保实现不良贷款率为零的目标,独辟蹊径,把不良贷款作为一种“富矿”来开采,把压降不良贷款作为信贷攻坚战的战略重点,实施“四法”降压措施,即分工清收,落实责任,奖惩兑现,激励清收,同时,细化清收目标和工作措施,建立清收台账,掐算清收进度,因类施策,多策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8月底,该部不良贷款余额779万元,比2012年初净压2729万元,剔除呆帳核销500万元
期刊
为切实做好为期一个月的“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活动,9月1日,单县农信社按照菏泽银监分局统一部署,积极以全辖41处营业网点为主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讓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红红的条幅“挂”起来,电子屏幕“滚”起来,多媒体电视“亮”起来,咨询柜台“动”起来,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深入普及金融知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实现金融消费者、银行、金融市场多赢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
不断深化  互联网企业向金融行业渗透  近两年,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也正在向金融领域不断延伸和深入。从业务类型来看,互联网企业涉足的金融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第三方支付,这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其目前规模巨大,仅2012年一年交易规模就超过了10万亿元;  二是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业务,例如阿里巴巴的余额宝销售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铜板街网站销
期刊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受众客户群体业务需求的多元化,商业银行在市场拓展和金融服务上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加快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机遇。金融营销进社区,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深化金融服务和提升区域经营价值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电子产品竞争的今天,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加快区域市场扩张的重要法宝。  社区金融服务模式  (一)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
期刊
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困境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显著。2009年下半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下,国内经济形式迅速好转。但是随后在欧债危机引致全球经济徘徊,经济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形势日趋严峻,导致我国宏观经济不景气,国内GDP增速下滑明显。很多首次公开募股(简称IPO)客户企业受经济波动影响,盈利能力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在提交上市申报材料
期刊
加快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金融服务变化  首先,服务需求由传统的结算需求向现代金融转变。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大量农户从原来分散居住集中到集中点居住,人口更加密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单纯的存贷款、结算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对农村金融机构的ATM、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需求明显增加。截至今年7月末,泗洪农商行累计拓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36477户,布放“快捷通”助农取款
期刊
对于山区来说,传统业务的发展仍然是制约山区农发行发展的瓶颈,商业性贷款政策的紧缩,更是一定程度上对山区行的发展带来了影响,但是山区也有自身的一定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将山区行业务做大,还需要认真的探索和思考。  农发行业务发展现状  2013年,保康县政府整体发展规划是紧紧围绕文化旅游、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特色农业四大领域进行发展。文化旅游方面,重点围绕“一心·两轴·五区·八镇·十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