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当代护士: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甲乳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收的9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家庭支持护理)各48例,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头颈肿瘤患者行皮瓣游离移植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361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的头颈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0例患者在院期间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其中4例皮瓣抢救成功;其余患者皮瓣愈合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对头颈肿瘤皮瓣游离移植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符合个体化原则,能提高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的舒适度,进一步加强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期患者最常见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疾病,此病发病率低,多数发生于妊娠晚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起病急、发展快,严重者影响母体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1]。AFLP发病的确切机制不明,目前AFLP发病的主导学说认为,该病是胎源性疾病,由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异常所致[1]。本科在2020年1月11日对1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成功抢救了患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进措施,以提高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再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急诊科261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微信群发放调查研究告知书、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问卷及护理组织氛围量表链接,进行调查。结果261名急诊科护士中,有37名(14.18%)护士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急诊科护士护理组织气氛感知量表总得分为(3.42±0.46)分,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
目的探讨压迫器联合肢体约束带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科接受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2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采用压迫器压迫股动脉,术侧肢体使用约束带的方法进行压迫及制动;并将2019年1月—2019年5月接受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1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使用压迫器压迫股动脉的方法进行压迫;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处瘀斑、皮下血肿、皮肤挫伤、水疱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随着人们安全卫生意识的逐渐提升,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新生儿因脐部感染而死亡或遗留后遗症[1]。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又称新生儿脐炎,系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部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亦可由于脐血管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2];表现为脐部发炎、出血、渗液、有脓液、脐轮红肿。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脐部感染时细菌及毒素通过脐血管断口进入血液循环,也可致菌血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