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TUR-BT治疗膀胱癌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和术后复发的影响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和术后复发的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至2013年06月收治的78例膀胱癌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行TUR-BT治疗,观察组行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TUR-BT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肿瘤学指标[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生存素(Survivin)、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总抗氧化活性(AOA)]及患者术后随访80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对照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较术前显著降低,CD8+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3 d,两组TSGF、Survivin及Tiam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SOD、GPx及AOA水平降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TUR-BT可显著提高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患者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造成的影响较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降低,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869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初诊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PLC组),另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体检者115例为对照(对照组),采用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TGF-β1-509C/T、869T/C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多态性与PLC易感性、环境交互作用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9C/T位点多态性与PLC易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管理模式对前列腺癌患者总体幸福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辅以授权教育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自我管理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社会、角色、情绪、认知等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细胞代谢异常是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代谢重编程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自胶质瘤中IDH1突变被发现以来,代谢异常在胶质瘤中也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和重视.研究表明胶质瘤细胞代谢重编程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大量异常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不但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等自身生物学行为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重塑其肿瘤微环境.自噬是肿瘤细胞有效利用自身代谢产物和适应代谢应激微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针对肿瘤细胞代谢和自噬之间的研究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综述根据最新的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活检孔道注水法观察直径小于支气管镜口径的支气管腔内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内镜科气管镜室行活检孔道注水法观察直径小于支气管镜口径的支气管腔内病变共50例,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目标支气管口径小于支气管镜口径,支气管腔内病变表覆气泡或黏液,支气管镜无法深入,病变观察不清晰。经活检孔道注水后,清除病变表面气泡或黏液,扩张目标支气管,使病变视野变得更清晰,活检取样避开血管丰富区域,使操作更准确,安全。结果:50例患者均经气管镜活检取样证实为肺癌,其中鳞癌25例
目的:探讨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 F-FDG PET/CT)检查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治疗前及治疗中期接受18 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6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Deauville评分、最大标准摄取值减少率(△SUVmax)及国际预后指数(IPI)分析患者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Deauville评分、△SUVmax及IPI评分与无进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Ⅰ、Ⅱ级诊断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FT/HPC的39例患者MRI影像资料,其中WHO-Ⅰ级24例、WHO-Ⅱ级15例,从病灶形态、T2WI信号及DWI特征分析其差异。结果:WHO-Ⅰ级(SFT)和WHO-Ⅱ级(HPC)患者的MRI影像在病灶形态、阴阳征、囊变/坏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病灶/水肿最大径、水肿指数、术中出血量和Ki-67%指数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探讨分期不同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05月至2018年08月121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般资料,并以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期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ALB)水平,比较4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脂及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期的血脂水平不同,Ⅲ期TC、HDL水平最低,患者化疗后血
目的:探讨骨盆ADC值及临床因素对未绝经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患者骨髓抑制(BMS)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89例未绝经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在CCRT期间BMS的状态将其分为0-Ⅱ、Ⅲ-Ⅳ度BMS组,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影像因素。临床因素包括患者年龄、FIGO分期、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放疗方式、骨盆平均受累剂量;影像因素为骨盆ADC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因素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骨盆ADC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治疗相关皮肤干燥的发生率,探讨年龄、性别、靶向药物种类等因素与EGFRIs相关皮肤干燥发生的相关性,并调研该不良反应既往接受治疗的疗效及特征。方法:对2020年11月24日至2021年1月14日在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医院就诊的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
目的:探讨TACE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存活率、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4周的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同时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