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处方对小学体能差异生的校外干预作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能差异生指在国家体质测试中,运动能力测试与其他学生整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他们受先天遗传或后天锻炼等因素影响,与其他学生在体能上存在着差异性。如何运用有效干预手段,使他们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体能素质?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能差异生;校外干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81-1
  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体育活动中(体育课堂、课余时间),大多数基于全员学生能力发展考虑,对一部分体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实施干预的力度不够充分。这部分体能差异生要想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帮他们“加餐”是比较理想的途径。现在小学生校外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只要对活动的组织、监督、评价等机制加以健全,对小学体能差异生在校外实施干预还是具有操作的可能性的。
  一、实验法
  1.处方制定及遵循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由于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的内容范围在已学过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在校外易开展的内容为主,让每周体育课堂学习内容在校外得到延伸,确保可操作性。
  因人而异与全面相结合原则。每周确立3次运动处方干预,分别为周二、周四、周六,前两次运动处方(表1)结合体育课堂、大课间内容,从学生兴趣、现有能力等出发,是为全面提高体能而制定的内容。第三次运动处方(表2)是指导教师依据每个实验对象测试的结果,依据他们最需要发展的素质而制定的内容,处方的目的是发展他们的“体能短板”。
  有效性与安全性原则。运动处方实施前,请相关的家长、学生代表以及有经验的教师对处方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修改建议,特别是运动强度与运动量,运动强度控制最大心率的60p%约在120140次/分钟,心率测试主要以人工触摸桡动脉。
  2.运动处方实施
  在运动处方制定后,进入实施前需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培训、引导,通过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我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性;对学生、家长在相关运动项目实施中的一些注意点进行培训辅导;家长准备简单的练习器材如毽子、跳绳、软垫等;提出倡议“每天陪孩子锻炼30分钟,让孩子幸福生活一辈子”;建立QQ群,便于及时实行家校沟通。
  二、数据分析法
  (1)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测试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2)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问卷调查统计成图形表对学生运动兴趣、运动习惯、运用体育知识自我锻炼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论
  (一)运动处方在校外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对于目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紧、体能差异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校园锻炼来说,这是很好的弥补。
  (二)运动处方在校外的实施,能促进体能差异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增强,使大部分学生缩小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部分学生能进入班级中上游水平,班级体能水平呈均衡发展状况,提升班级学生身体运动能力的整体水平。
  (三)运动处方在校外的实施对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有较深的影响。他们通过运动处方练习,也渐渐熟知了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锻炼时的要求以及锻炼的注意点,这些知识的积淀为今后自我锻炼、自我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运动处方制定是教师,实施是家长和学生,监督、评价是教师、家长及学生,因此家长既是锻炼的参与者又是锻炼的监督、评价者,他们每周都基本有23次与孩子一起锻炼、学习,营造了家庭的锻炼氛围,从侧面融洽了父(母)子(女)的感情。
其他文献
摘 要:周围不乏有许多数学老师会这样探讨:所有课程当中,当属复习课最不容易进行。如何才可以提高小学数学复习题的高效性,成为了老师当前教学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小学时期,对于数学复习题而言,是对学生在此阶段对知识的总结,让学会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在复习的过程里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完善构造,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的高效性,为复习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性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