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岁健康妇女的在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CT血管成像术(CTA)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20 ~ 26岁健康妇女的在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分析子宫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子宫的血液分布特点.方法 2012年8月至12月招募20~26岁健康女性志愿者共25例,行双源多层螺旋CT扫描并采集CTA原始数据集,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即Mimics软件)构建其在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明确子宫各部分的供血动脉来源,并对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进行立体切割,分为子宫体、子宫颈动脉血管网,子宫体左侧部、右侧部动脉血管网,以及子宫颈左侧部、右侧部动脉血管网,并计算其血管容积比例.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25例20~26岁健康妇女的在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这些模型清楚地显示了子宫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结构.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子宫体动脉血管网显影者21例(84%,21/25),双侧动脉血管网均显影,分别由同侧子宫动脉供血,其中双侧供血均衡者18例,一侧供血为主者3例;子宫体左侧部、右侧部血管容积比例分别为0.51 ±0.14、0.44 ±0.1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7,P=0.077);子宫体动脉血管网不显影者4例(16%,4/25).子宫颈动脉血管网显影者仅2例(8%,2/25),双侧子宫颈动脉血管网供血均衡;子宫颈动脉血管网不显影者23例(92%,23/2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20 ~ 26岁健康妇女的在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证实正常子宫体的动脉血管网分布具有双侧性、同侧供血倾向性及均衡性的特点,而子宫颈动脉血管网显影率低。

其他文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AS患者血清中IL-1家族细胞因子和IL-34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6例AS患者、4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1家族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65例AS患者和8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4的水平,并分析血清IL-34水平与AS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患者血清IL-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有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期刊
张神树:蔡德勒先生,您的建筑师生涯实际上开始于您在著名的包豪斯学院的学习。您早期的作品 ,无论在德国还是在加拿大都颇具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如在德国建于1949年的伦琴射线研究室(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