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颅脑损伤动态CT灌注成像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基础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64排CT动态灌注成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 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致伤组以及致伤组,致伤组又分为2,6,12,24,48,72,120,168 h时相点组.致伤后各组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测定,并观察病理改变,计算损伤区域CT灌注参数与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伤后2 h损伤区域血流灌注骤降达最小值,2~12 h内,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仍处于低灌注状态,但有所升高.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延长,表面通透性(PS)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rCBF、rCBV逐渐升高,直至伤后24 h开始逆转,伤侧呈高灌注状态,PS值达最大.48 h为高灌注的顶峰期,后逐渐趋于正常.脑含水量于伤后2 h开始升高,48 h达到高峰期.伤后2 h血脑屏障通透性即开始增加,24 h达最大值.rCBF和rCBV与脑水肿的变化关系均呈正相关,PS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间接反映血脑屏障和水肿的演变过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活体脑组织灌注和水肿程度的无创性影像学评价手段.
其他文献
本文先据(杨时逢1974)中的"分地报告"整理出湘南土话的分布范围,然后据"极常用词表"整理出湖南南部九个县市的土话音系.这些音系是最早记录的湘南土话材料,对进一步调查研究
本文对骨质疏松临床诊断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论述,首先阐明了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评价相关的概念,以及如何避免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遭遇的误区,进而对骨代谢检验指标和骨量(bone
评估器官或组织的灌注水平可反映其病理生理变化,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作为一种新颖的定量血流灌注方法,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DTPM)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DTPM
目的 探讨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T-786C多态对吸烟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循环的影响. 方法 收集自2006年至2008年广州军区武汉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
目的 应用siRNA下调胶质母细胞瘤TJ-905细胞株Notch-1基因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方法 实验设以Notch-1为基因靶点的siRNA1、siRNA2、siRNA3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O
缩略词因其书写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但其构成复杂、读音规则较多,给读者带来一定困难,现将其构成、读音和用法作全面分析,以便使读者学习使用时有章可循.
目的 监测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趋势和同源性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2月、2010年6-9月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26株,采用
普通话儿化音节的结构分析在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中形成教学“死角”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当作音变处理 ;二是操作较复杂 ;三是儿化音节有待规范。明确地进行儿化音节结构分析
目的 进一步研究肝组织学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176例入院诊断为CHB的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同时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及病理诊断进行
本文主要论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质的变化,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图书馆服务应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改革传统模式,提出服务工作新理念。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