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边界:从科斯到威廉姆森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成为媒体与大众热议的话题。这桩出乎意料的交易让媒体与专业人士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其中也不乏质疑之声。人们不禁要问:像谷歌这样一家以搜索引擎、移动操作系统为主要业务的“软服务”提供商,为何要收购一家硬件制造企业?企业是不是实力强大了、有钱了,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收购?
  这是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话题。而一提到企业边界,就不得不谈及两位重要学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aton•Williamson)。科斯于1991年“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威廉姆森则于2009年获得了诺奖,他获奖的理由是由于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
  
  科斯的“交易成本”
  市场和企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科斯认为:在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被替代,企业家来指挥和协调生产。而在企业之外,价格的变动决定生产,通过市场交易来协调。科斯认为:市场运行存在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价格搜寻成本、市场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等。而企业的存在之所以能够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能够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市场交易活动的另外一种契约形式,即“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换而言之,科斯认为:交易成本与管理费用的对比,确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通过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两者相等时便是企业处于最优规模边界。这就是说,当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费用低于通过市场交易的费用时,企业的规模还可以扩大;反之,则应该缩小。当企业内部交易的费用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费用时,企业就达到了最佳规模。
  有关企业的性质和企业边界,科斯的思想无疑是极富洞见的。然而,他却没有回答,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交易费用在企业内部组织和通过市场交易之间孰高孰低的问题。在面对一笔交易究竟应该自己“制造”,还是去市场上“购买”,或者企业在何种情形下要进行纵向一体化这样的问题时,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并不能给出任何可操作性的建议——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关于企业边界的讨论,就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充斥着一堆的前提假设,似乎永远也应用不到实践。
  
  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
  与科斯不同,同为商科背景出身的威廉姆森,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考量经济组织的治理问题和边界的决定问题。威廉姆森将科斯关注经济组织的选择理论视角,转向关注契约属性及其治理的视角,使交易成本范畴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他将决定交易成本进而决定组织治理模式和企业边界的因素,归结为两大类:交易因素和合同人因素,并通过影响交易特征的几个方面来解释经济组织的效率边界。这里,交易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等;而合同人包括了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投机行为。
  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交易而进行的长期投资,该投资一旦做出,很难挪作他用,或者一旦挪作他用,会迅速贬值;而交易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则是交易重复的次数,包括偶然的交易和经常的交易。由这三个因素,确定了公司可能采用的四种治理模式:市场治理、三方治理、双方治理,以及统一治理,也就是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威廉姆森认为:资产的专用化加强会导致交易意愿的减小,这是因为资产专用性的增加会导致资产改为他用的可能性减小,资产被套牢的可能性增加。这种情形下,如果交易频率也很高,就会产生纵向一体化,整个交易被一方完全控制。纵向一体化的好处是节省了谈判和交易的费用,用一个连贯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了双方的利润空间。反之,当资产专用性程度不强和交易频率不足够大时,市场的治理模式就是有效的。市场治理模式的特点是高激励——可以想像,竞争会使得交易的任何一方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企业边界理论怎么用?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前面提到的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其实,类似的案例不止这一家,以这两家公司的同行为例:此前,摩托罗拉移动的主要竞争对手诺基亚,已经与操作系统提供商微软公司结成了战略联盟关系,诺基亚计划在新出品的手机上使用由微软提供的操作系统。而就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而言,谷歌与微软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另外,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家公司:苹果公司。事实上,苹果公司是硬件与软件的集成者,在软件与硬件领域,分别是谷歌、微软与摩托罗拉、诺基亚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由于对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的不同理解,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途径实现对交易成本的降低,逐步走向统一治理模式:第一种,苹果公司,内生的纵向一体化,统一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下,资产的专用性强,交易频率高。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公司硬件接口、软件兼容性,都刻意地确保自成一套体系,并且,软件和硬件集成。
  第二种,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通过内部化的方式,将此前的市场治理转变为统一治理。同样可以看到,谷歌此前已经有过手机的出品,不过只是一些相对偶然的市场交易行为。而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从2009年开始就全部采用谷歌的安卓系统。可能是基于未来对软硬件及服务集成的市场预期,谷歌考虑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统一治理。
  如果未来市场软硬件及服务集成是未来的主导商业模式,那么,可以预见,目前诺基亚与微软的战略联盟关系可能改变,因为在这种商业模式下,统一治理才是最有效的治理模式。统一治理模式的优势很明显:低交易成本、高控制力度。因此,从科斯与威廉姆森理论的视角,甚至可以预言,微软将极可能收购诺基亚,否则,这两家公司都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本文作者所在单位系南开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邓勇兵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网架施工经济性、安全性及吊装过程中受力状态,验算吊装过程的可行性,确定吊装方案等。以达到缩短工期,保证安全,经济高效的目标。
期刊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员工能背下多少企业"天条",而是大家都认同"这就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这个方式很好啊。"
当创业进入越来越多人选择的视野,当创业者已然成为一个人群类别,创业企业的各种问题也就纷至沓来,汇集成流,化为一道道颇具普遍性的门槛,横亘于诸多豪气万丈的心胸前。诸如:该如何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怎样对待投资者,主抓市场还是管理,乃至是否该承担社会责任?要知道,创业的成功与否,从来都不是仅靠运气那么简单,尽管有人说成功不可复制,但创业拥有其基本法则,一旦漠视,失败却总是可复制的。  不如让塞
放弃MySpam,不过是几亿美元的损失而已,但其却能让企业轻装上阵。认识到并且勇于为既往的错误买单,这才是成熟企业的做法。
在深水墩承台施工过程中,有底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案,有效减少了工程中产生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机械成本等各类成本。
当多元化战略遭遇纳税盲点,会发生什么?  “做生意是几方的事情?”在采访中,我曾向一些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发问。很多企业家笑道:“这太简单了,做生意的核心是买卖,在一买一卖中获得利润,所以主要是买卖双方了。”这个答案并不对——忘了最大的一方,这一方就是国家。生意永远是个要考虑三方的事情!  天津滨海新区锦祥制衣集团的贺志强在付出近2000万元学费以后,才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  制衣大佬跨界房地产  贺
2009年11月,《新牛津美语大辞典》宣布2009年的年度词汇为“Unfriend”。《新牛津美语大辞典》对“Unfriend”的解释是:“动词,在Facebook等社交网络站点上将‘好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