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这个命题看似简单,其实要搞明白、落实在教学行动上还是很不容易的。因而,我们的习惯思维——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和观念也总是不在深究,哪怕是一个谬误,也自觉或不自觉的固守下去,从而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损失。
  认为教什么不重要的理由是:(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和考试大纲已经规定了教的内容,用不着去研究;(2)教什么是专家们的事情,我只是传授知识的。
  其实,这一观念违背了一个基本哲学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变化,其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任何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因为,教学方法也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这一观念带来的严重危害就是:教师不教书、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自以为是,教书匠由此产生。长此以往,教师没有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变成了周而复始的简单劳动;教学科研也就没有实质意义,不少教师写文章就到处抄袭、到处拾人牙慧胡乱拼凑,或者是远离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一些教师教研文章洋洋洒洒,教学工作不值一提,慢慢的,教风可能走向华而不实,从而把学风引向虚华、耍小聪明的境地。如果不解决好教什么,只在作业这个终端环境上纠缠,无异于本末倒置。没有解决好教什么,于是就在教之后,大量的发习题单给学生练习,以此通过地毯式轰炸来弥补教学上的千疮百孔,这样把学生拖进题海之中也就成为理所当然。
  笔者有幸对一个备课组五个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因一念之差就把五本教案对比拜读,从第一篇读到最后一篇,真把人读得透心凉:五个人在每一相同章节内容的教案都是小同大异,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始就有很大的不同,我想,内容和方向不一致的教学行为导致的肯定是天壤之别的教学结果。失去对教什么的潜心研究,就是在方法层面上看,也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教室对所教授的内容苦苦研究过、思考过,她传授学生的方法常常是最佳的,因为他对这些知识的解读有自己独特心路历程、有自己奇异的感悟,他知道哪里是平川、哪里是悬崖和沟壑。他对学生表达的是知识,也是经验,更是滴滴心血。这就能够解释,有的教师把全国名教师的教案搬在自己课堂上总是不成功的原因了。
  认为教什么更重要的理由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及考试大纲界定了教学目标,我只需“按最高指示办”就可也!但终极目标不能取代阶段目标。在每节课、每学段都要对终极目标进行分解和整合,一节课也仅仅是朝着大目标前进一小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教什么”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定位,保证方向准确和做正确的事情;“教什么”其实暗含着向谁教的问题,学生的现实状况左右着一个老师教的多少、教的程度以及教的方法;“教什么”决定了教所采取的的方法和手段,不同的教材内容就有不同的教学表达,比如:新授课与复习课、概念课与习题课、文言文和现代文、散文和议论文等等,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都不一样;“教什么”要求教师必须清楚教的目标,特别是具体可达成可检测的目标,不能含糊其辞,这也是教学评价必须的要求。
  解决“教什么”的过程,就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再学习的过程,也才能让普通教师走向智慧型和专家型教师,而不是沦为教书匠。因为“教什么”促使教师去读书、去思考、去研究和反思,教师从而替身自己的学术水平,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创新者。这样,就用不着为读书寻找一个理由或者借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会在专业价值的实现里寻找到。搞明白了“教什么”的问题,才能大大提升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才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样长期坚持重视学生主体实践活动,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变换教学方式方法,创设数学课堂情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这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四、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课程增多,任务加重,数学是他们感到尤其难学的学科之一,因此,必须优化教学机制,在实践中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函数和方程、归纳、分类等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从具体的数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例如:当我们求解方程2x+3=0时,让学生认识到解形如ax+b=0(a≠0)这种议程就是转化为x=n的形式,并且还能进一步认识到解形如ax2+bx+c=0 (a≠0)的方程,实质上也是转化为x2=m再转化为 x=n这种形式。
  又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们精心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引导学生从底数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析、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的思想。
  总之,初中阶段是人生第一次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无论以后学生是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就业,学好初中数学都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的内在魅力,教会学生会学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倡导改变慢速度、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新课改下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与思考、情感与体验,师生间和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相得益彰。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的个性施展得酣畅淋漓。只有倡导个性化教学,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才能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要实现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特点,把握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课堂;教育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不值得一学,理由是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政治课理论听
期刊
在教室呆久了,在教室外走多了,便有一些想法,现录于后,以博一笑。  人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教师在课堂上的眼睛呢?我找不出恰当的比喻来凸显其重要性了。  一步入教室,老师的眼睛像雷达,自觉地搜索着全班的氛围、每个学生的言行,为即将开始的上课提供充分的准备;学生起立致敬的时候,老师的目光像海浪一般从前之后、由左向右涌进每一个学生的心底,似乎在问每一个学生:“上课了,准备好了吗?”站在讲台上,老师的
期刊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备课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教材的生成价值  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没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就没有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我们的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也就会不知所云,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
期刊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应该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教学方法与过程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
期刊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就笔者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谈点体会。  一、利用光合作用发现史,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  教材在光合作用一节中首先通过几个经典实验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教学时,我重点介绍了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介绍1880年德国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多思维构思的提出成为了中考作文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很多,作文教学普遍低效,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如何让学生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当前非常关切,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教师主要面对的问题。
期刊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自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以上所说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分析、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是积极、科学地完成好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数学素质,以及更好地支撑科学技术领域,就要着重培养数学后备力量,加强数学教育。这样,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数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探索小学数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显得很有意义。结合我的上学经历和最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课改越来越完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这里笔者主要就小学阶段基础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说,如: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现有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化教育,通过一些互动的活动等,来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叙述。  [关键词]实践;阅读;积极性;习惯;结束语一、在实践中体会到英语无穷的魅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