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学视阈下的文化异忧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学作为研究本文化与异文化间相互接触的规律的学问,需要将文化异忧作为动力性要素加以考虑.文化异忧是伴随文化共同性好尚达于绝境时生起的对文化异质性的深度忧虑,包含异质性因素、本文化与异文化间差异、本文化内部正统文化转化为反面等层面.跨文化学的文化异忧可以简括为若干定律:忧异律,是指对文化异质性因素的忧虑已成为主体规范之一;忧己律,是对文化异质性因素的忧虑终究会被主体自觉地内化为对自身的身心状况的调养;先忧律,是个体将有关文化异质性因素的忧虑以及对自我修为的忧虑都置于优先地位,并且置于全天下之先;忧奇律,是对于文化异质性中的奇特因素的忧虑,包括对同一文化内和对异文化中的奇特因素的忧虑.文化异忧已经产生众多的中外文学艺术文本.主动地将各种异文化要素转化为积极的变革力量,是本文化通向文化复兴目标的智慧之道.
其他文献
人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工程,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人文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鲜有系统研究涉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对人文素养内涵与价值定位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结构维度,提出人文素养的结构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大关键成分.其中,人文积淀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情怀是人文素养的动力系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审美情趣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次,本文结合当前
一段时间以来,“汉语哲学”的说法渐入学界视野,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随着国内关于“汉语哲学”的讨论日渐增多,由此也引发一系列疑惑.那么,究竟该如何来理解“汉语哲学”?rn汉语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rn讲到“汉语哲学”,人们最为直观的反应便是“中国哲学”与“汉语哲学”究竟有何区别?早在“中国哲学”提出之初,金岳霖先生便对“中国哲学”这个名称表达过质疑——这究竟是“在中国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金岳霖先生倾向于认为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在中国的哲学史”,是发现于中国的哲学.这样的立论预设了一种类似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①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是全会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对于深刻认识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创新成果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如何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科学蕴意,本文初谈一点
媒体与信息,另一种战场.rn一般来讲,这是战争片里才会出现的场景:一个国家的首都成为战场,总统换下西服,穿上戎装,看向摄像镜头,坚定地发出动员:“我在这里,我们不会放下武器.”如今,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让它成为了现实.2022年2月25日,他在社交网络上发出的这样一段自拍视频在一小时内就获得了 300万的点击量.
期刊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刘擎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不排斥与人辩论,从不躲闪公共视野,也不迎合群体主义的表达.但同时,他又是别人心中的“知识偶像”,儒雅、健谈、风趣,总能让深奥的哲学原理三句话落地,也能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反思现代生活.尽管刘擎的语调温柔而缓慢,但从他的话语里,你总能感到某种坚持,那大概是来源于他对知识的敬畏.
期刊
抛开学生做作业、老师写板书,除去记数字、签自己的名字,一个人如今有多少机会拿起笔,写下一个完整的句子昵?学生时代整日握笔在中指上留下变形的痕迹仍在,但对承载自己意图的汉字从书写变为寻找——无论是九宫格还是全键盘,人们在屏幕上输入拼音,找到对应的词.这个动作如此迅捷,以至于手机系统开发商开发出拼音连笔输入的手势,像是仍在手机屏幕上写字.
期刊
南宋绵延150年,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小城打造成繁花似锦之地,温柔安乐之乡.从此之后,尽管它也有明珠暗埋的时候,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集美貌与才智于一身的终极梦幻之乡,于是当互联网的流量俘获了消费者的口袋,这里又变成了电商和直播的大本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
期刊
“文学阐释学”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或方法,迄今为止它一直处于探索和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从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功能的角度看,文学阐释学都既不属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那种文学研究范式,也不同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社会学.文学阐释学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但并不停留于此,而是进而追问文学性、审美性背后发挥决定作用的意义生成模式.文学阐释学把文学的“虚拟空间”、“意义世界”、“关系网络”均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层次的意义建构将方法论和本体论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向.
丹麦科学史专家赫尔奇·克拉夫(Helge Kragh)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发展史的研究,曾担任欧洲科学史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istory of Science)的主席.在2019年,克拉夫因为“对物理学史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对天文学理论和争论的分析,对量子力学中基本粒子和固态物理学历史的研究,以及对保罗·狄拉克和尼尔斯·波尔的人物研究”,获得亚伯拉罕·派斯物理学史奖(Abraham Pais Prize for History of Physics).关于发生在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