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gege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综合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各项问题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地巨额事故的发生。结论:杜绝差错事故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把握好每一护理环节,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4-01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手术室护士更应具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1 实施方法
  1.1防止接错病人及弄错手术部位
  接病人时,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确认与病历、病人所述相一致。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的逐项内容,确认无差错后才能进行各项操作。
  1.2正确摆放手术体位
  防止病人跌伤及压伤,摆放手术体位前,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及手术部位,掌握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充分显露手术野,顺应呼吸和循环功能,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妥善固定,防止术中移位,但也应注意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
  1.3防止体内滞留异物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清点”,手术开始前由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有物品,每项清点两遍并确认物品完整性,认真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关闭体腔前,按记录单逐一核对台上物品,与之相符后方可关闭;关闭体腔后,作第三次清点,确保无一遗漏;(2)手术过程中,使用清点过的物品时,如发现异常(重叠、缺口、少带、少螺丝等)应立即汇报,及时处理;向深部填入物品时,术者应及时告知助手和洗手护士;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拾起,放在固定位置;增减的物品要及时点数,并由巡回护士准确记录;(3)带护生上台,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进修生或护生单独上台,由巡回护士全面负责;(4)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4防止病理标准保留不当或遗失
  手術取下的标本,不论大小均应妥善保管及时登记,术后应将标本完全浸于标本固定液中,贴上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逐项填写清楚后按时送病检室,手术室送标本的人员和病理科接班人员共同清点核对并双方签名。保留病理登记本以便日后查对。
  1.5防止电灼伤、烧伤(1)使用高频电刀时,应正确放置负极板,注意病人体内有无植入物,作好相应的处理。如头颈部使用电刀时禁止开放性吸氧(面罩或鼻管),避免用电刀切开肠腔、胸腔、气管等脏器;(2)手术室内禁止使用吸水 。(3)氧气出口及压力表上不可涂油、近火、拉胶布。使用完毕应立即关好阀门;(4)定期检查手术间各种线路、气体管道的安全性、密闭性、发现问题及时维修;(5)手术间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漏电。
  1.6防止用错药物
  (1)对一些易过敏,高危险的药物应作好标记贴红色标签,并将容易混淆的药物分开放置[1]; (2)巡回护士核对病人时,注意核对手术医嘱,检查有无术中用药,可带药品是否正确齐全,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3)手术室用药多为口头医嘱,必须坚持“三对一重复”,吸药前核对、吸药时核对、吸药后核对,给药时重复一遍。台上使用与器械护士核对,台下使用与麻醉师核对;(4)手术未结束或危重患者抢救用药后,空安瓿不经许可不可拿出手术间或丢弃。
  1.7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前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RH因子、采血日期、血液保存期、输血后再次查对,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压输血时,注意及时更换液体。
  1.8防止创口感染
  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做好手术间及物品的灭菌、消毒隔离工作。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须涵盖手术区,及时发现缺陷予以纠正,防止术前皮肤清洁不当引起病人自身感染。
  2 防护措施
  2.1健全各项制度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3]。
  2.2实行弹性排班
  既满足手术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护士得到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造成的护理缺陷。
  2.3检查周三质量讲评
  发现隐患或工作缺陷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将从错误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更安全的护理工作。
  3 体会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注意环节的防范,在工作中注意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慎独精神,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问题经常提醒,警钟长鸣,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培养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是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01.
  [2] 韩忠福,牛小林,张黎明等.新形势下加强护理人员管理时效性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70.
  [3] 钱蒨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69—0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系統常见疾病,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临床上无特异性,但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容易误诊。现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农民,涿州市人。主因发作性四肢无力1月余,加重7天于2012-06-2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四肢无力,表
【摘 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改进的护理措施,40例恢复良好, 4例食管溃疡,4例急性水肿。结论:改进肺癌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肺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2-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的心理症状,并针对这些症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患者发放临床症状评价表(SCL-90)和幸福感指数评估表,并指导其进行填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症状和情绪变化。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的幸福指数比对照组低,SCL-90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幸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让孕产妇在情感上得到支持,提高她们的满意度
【摘 要】目的:探讨双层阔筋膜夹持钛网加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鼻中隔穿孔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18例双层阔筋膜夹持钛网加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鼻中隔穿孔和9例传统的鼻中隔黏膜减张缝合法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双层阔筋膜夹持钛网加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鼻中隔穿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 结论:双层阔筋膜夹持钛网加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鼻中隔穿孔手术成功率高。  【關键词
【摘 要】对19例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肉眼可见咖啡色,潜血实验阳性,无呕血,未给与患者禁食,给予婴儿配方奶粉。结果11例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均无加重,并且好转。提示婴儿配方奶粉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地达到营养需要,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婴儿配方奶粉;营养需要;帮助止血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
【摘 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情況的只有3例,感染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2%,观察组感染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
【摘 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19例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应用抗生素时未应用益生菌,B组在应用抗生素时加用复方嗜乳酸杆菌片,C组在应用抗生素时加用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三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情况.结果:B组、C组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