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饼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里下河地区,有每年立夏当日吃饼茶的习俗。这饼是从饼炉里火烤出来的火烧饼,当地人爱吃火烧饼,几乎每个小区里都有经营火烧饼生意的,它与配电房等生活设施一样,成为小区的标配。
  火烧饼两面双色,一面是面粉被炭火烤成的金黄颜色,另一面因贴在火炉的内壁上,内壁的温度更高,所以,这一面被烤成古铜色。店主人的烤饼手艺如何,在立夏这一天,从生意兴隆的程度上,就可以轻易地比较出来。手艺好的烤饼店门前,会排起长长的等待新饼出炉的队伍,而且这队伍像玩接龙游戏似的,不断地有人加入。熟客们宁愿多花一些时间,在自己信赖的烤饼店门前耐心地排队等待,直到买上满意的火烧饼。其实,即使你不是这小区烤饼店的熟客,但你根据这饼店门口等候买饼队伍的长度,也能准确地判断出这家烤饼店受顾客欢迎的程度。
  通榆北村里老成家烤饼店,口碑很好,过去我住在附近时,曾多次吃过他家的火烧饼,觉得他家的火烧饼美味可口、名副其实。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榆北村是盐城首批建设的商品房住宅小区,老成是在农村通过勤劳致富进城买房的。那时,他还是小成,小成刚结婚,从建湖乡下进城开始新生活。小夫妻俩同心同德,将饼店小生意当作人生大事业来做,他从默默无闻做起,直到如今名声传遍相邻多个小区。他们依然夫唱妇随地勤奋做饼,始终如一地为顾客提供美味可口的火烧饼。
  今年立夏的前一天,我专程来到老成烤饼店,准备买几只火烧饼回去。
  我进入通榆北村不久,远远地,便看见深巷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拐过弯来,终于看清队伍的全貌。果然,这队伍起源于老成烤饼店的门前。这长长的巷子,这稍有弯曲的队伍,我都很熟悉。仿佛,是多年前的立夏时光,又倒流回来了。我在队末接龙后,与身边的顾客攀谈起来。原来,我们同是老成火烧饼的爱好者,他们也已搬出这老小区,因想念老成家的火烧饼,特意回到老成这里买火烧饼。
  这时,只见老成十分忙碌,像是一个机器人,持刀向面团里切面,撒粉在案板上,将切面搓成长条,压扁,划痕,撒芝麻,再切成一块块火烧饼。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随后,他开炉取饼,将贴于火炉内壁上的火烧饼一一取出。这时,必须做到及时高效地取饼,这取饼的时间必须精准,取的时间早了,烤不出金黄的饼色来;取的时间晚了,烤出的饼颜色已变黑。这时,老成犹如流水线上作业的机器人,他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什么时间,完成哪一步工序,都是十分严格的。所以,尽管此时店里店外挤满了顾客,大伙热情地聊着,他却一言不发。此刻,老成的红脸膛,不仅是他身体健康的标志,也是他近火熏烤的职业所致。每烤成一只火烧饼,他都必须与炉里炭火近距离地照面两次,一次是送生饼进炉,另一次是将熟饼取出。每天制作五、六百只火烧饼,他要与炉火照面上千次,照出了一副面如重枣的关公模样。
  虽然老成十分忙碌,可他心里格外高兴。因为,一年一度的立夏日又将来到了,这是考验做饼人手艺高低的大考日子,有这么多远亲近邻赶来买他的饼,大伙以实际行动表明,他人缘好,大家信任他;他的作品优秀,其中,不乏舍近求远地从其他小区跑来买饼的熟客。能够让大伙满意,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老成感到满足,手上有使不完的劲,他全神贯注地把握火候,一心一意地烤好饼,而与顾客们的交谈,则是成嫂的事了。
  这饼多少钱一只?
  老价钱,一元钱一只。
  节日里应该提价。这样,队伍会短一些,愿意买的人,还是会排队买。
  不行。那样的话,就对不起老顾客了。
  成嫂斩钉截铁地回答,老顾客们听得乐起花来。是的,老成家的火烧饼,多年来,一直是老价格,没有提价。这时,一炉新饼将要出炉,成嫂开始统计数字。
  成嫂话音刚落,排前两名的顾客便立马响应。
  我买十只。
  我也买十只。
  一炉饼共有多少只啊?
  共计二十只。
  如此算来,前面两位顾客就将一炉饼全包了。队伍里叽叽喳喳地低声议论起来,大家对她们产生了不满情绪,认为她们俩买多了,因为在这长长的队伍里,大家都是为了买饼。可能成嫂看出了其他顾客的焦虑,与购买者协商起来。
  你不用一下子买这么多,明早够吃就行了。
  我家人多。
  算你家三代同堂,共计五人,五只饼也就够了。
  那我就买五只。
  好的,你也五只可行?
  好吧。
  经成嫂一番交涉,又匀出十只饼来,供队伍后面的顾客分配。于是,后面的人们继续报数,我要两只饼,我要三只饼。杯水车薪,十只饼很快被瓜分完毕,而队伍依然很长,后面有人欲打退堂鼓了。
  眀早,几点有饼?
  早上六点,那时你们来,准能买到饼。今晚,就这最后一炉了,对不起大家,明早来吧。
  第二天一早,我五点就醒来了。早晨,我还犹豫了一下,是不是早点去老成那里排队,又担心去太早。后来,我拿定主意,现在就出发。若是早到了,可以就地锻炼身体,老成家附近是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场地,那儿有现成的设施。
  可我到了老成家一瞧,只见他的饼店早已开张,门口已聚了六七人。原来,成嫂预计今早顾客不会少,她将约定时间故意地往后推一推,想多做出几炉火烧饼等候大家。岂知,她家的饼依然是供不应求,门前已排起了队伍,陆续地,来买饼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排越长。此时,曙光初照,巷里人影平行排列,井然有序。
  老成已进入角色,又成了一名机器人,他严格执行火烧饼的制作程序,精准规范地忙碌着。成嫂则不时地招呼新来的顾客,先到这里付款,领纸袋,再到炉前去排队取饼。
  火烧饼制作间里有两处大门,分别是东门与南门。东大门由成嫂负责,在那里扫微信收钱,发纸袋,以及个別顾客已付款买好但暂且存放在店里的火烧饼等。南大门处摆着饼炉,老成在里侧忙碌,顾客们在外侧排队等候。通常,顾客来了,都是先到成嫂这边交钱,再绕墙而走,到老成那边排队取饼。
  有的顾客,急匆匆地来了,就径直奔向老成处,欲直接排队取饼;也有顾客在成嫂那边交了钱,忘记取纸袋的。成嫂则耐心地一遍遍提示大家如何做。这时,太阳升高了,树影、人影都缩小到地面上,而前来买饼的人越来越多,两处门口都挤满了人。忽然,成嫂急忙喊到:
  张奶奶,別过去,您就在这里取饼。
  张奶奶是什么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享受到买饼的特权。當这位张奶奶绕过墙来欲排队时,我们才看清,这是一位满头白发的驼背老人。她柱着拐杖,行动迟缓,也少言语。
  她多大年纪了?
  她已八十五岁,生活还能自理。她一人居住,喜欢吃火烧饼,每天早上,都过来买一只火烧饼呢。
  熟悉老人的一位顾客介绍说。原来是细心的成嫂在照顾一位高龄顾客呢。她的做法受到大家一致赞同。成嫂忙而不乱,不忘照顾一位白发老人,顾客们自觉地让出一条道来,让这位老奶奶缓缓地返身去成嫂那边取饼。
  夏天,日出得早,这时,已经是阳光普照大地。朝阳照在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她露出了慈祥的笑颜,也照在大家脸上、身上,照得大伙心里暖融融的。
  责任编辑 陆 萱
其他文献
“妈,这是第十口锅了,整整十口锅!”  方心如“砰”地一下把厨房窗子推开,让满室的焦煳味道散去。灶上的长柄铁锅已经看不清里面原来烧的是什么,黑炭疙瘩紧紧粘在锅底。方心如找来一只标着“礼恩大药方”的马甲袋将整个锅子包了起来。她蹲在地上,毛衣耸起一截,露出腰间宽宽的黑色绑带。这绑带是一个学生家长送的,近来她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稍有缓解。  母亲在一旁看女儿忙出忙进,自己只是怯怯地站着,然而站到哪里都不
期刊
父亲扔出手里最后一张红桃K就跑出去,手搭在额头上,眯着眼看了看天,嘴里哎了一声又跑回来。老朱、老秦和老冯已经吵得像一锅粥。  父亲说:“不来了!”  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不来了?”  父亲说:“去钓鱼。”  老秦请求再打一圈:“你走了我们就玩不起来了。”他说得可怜巴巴。  “坐下吧!再来一圈。”老冯也跟着央求,三个人中他跟父亲关系最好,父亲却不为所动。  老秦说:“我们一起求他。”父亲看
期刊
我想有一天  写出很棒的文字  或许是几十年  或许是几百年  全世界都知道我写的文字 1  我很懒  下次花开  别喊我去看  世间太多试探  花开不是幸运  花从未开才叫我心欢 2  灶膛里的柴火烧化了雪  风吹起的烟气遮掩月光  你终究没等到  我携着仅有的浪漫  跨越柴米油盐去见你 3  饮下三两愁绪  酒气被风偷了些许  让风也多了一些心事 4  人海又起了浪潮  惊散数尾游鱼  一尾是
期刊
六月二十一日,大风。  在家闷得慌,去看了场电影,看完心里更乱。说不上因为什么,总之是乱。还有点心疼票钱。出了电影院下电梯,我脑袋倚着光可鉴人的电梯壁,模仿《无间道》梁朝伟电梯里脑门中枪。出了电梯看到个人,背影倒是像杨晴,我没敢认。跟着她出了大厅,走了一会儿,她接了个电话,说的是东北话。今天风真大,裹挟着沙子,打在身上像中枪似的。我在步行街跟丢了她,知道她不是杨晴。  午饭没吃。学生时候常去购物中
期刊
暴雨前夕  你为什么不高兴?  怀里捧着你送我的礼物:玫瑰、紫藤、一篮  水果  你没想过我只会妒恨她们吗?  玫瑰过于火热过于刺目  我将不得不松开被灼伤的手,即使不情愿  而且柠檬是漏电的水果啊  你就没想过我会妒恨她们吗?  你不注意,我也没出声。然后  紫藤的鞭子下长出  淤血的小葡萄  一串被我们忽略的,过期的沉疴。梦和理想  夜是火光伸长手也触及不到的  影子是她的假情人  不寐,是你
期刊
《青春》杂志与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合作,推出“网络文学评论专栏”专栏,着眼当下文学新变,聚焦拥有庞大读者群和作者的网络文学的重要问题,推出系列网文大神级作家的访谈和作品评论,关注和参与网络文学的发展。此期专栏的主题是“女频言情”。  女频网文是网络文学重要的类型之一,它不仅满足当下数量庞大的女性读者的阅读需求,而且是当代女性爱情观、世界观、历史观、性别意识、审美感受等集中表达的场所。文艺评论能否
期刊
那时候,我们小镇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去观鸟吧。”事情最早开始于那年冬季,天空阴沉,树上干的树叶已经掉光。我们早晨起来的时候,鞋底会沾染上昨夜的寒霜。当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刚刚抵达这个北国小镇,我们从衣柜里拿出羊毛大衣,带上围巾。初冬的风一如往常,吹到脸上的感觉犹如一拳正中鼻梁,让人眼泪直流。我们不得不裹紧围巾,躲避寒风和那从地面吹起来的迷乱气流。那时,麻雀还是我们小镇最常见的鸟。它们经过三个季节的杂
期刊
空气满是弹孔。水流过静脉  你跑过肺泡,像个勤恳的农民一样  給每颗露珠挂上星光  久久无雨的五月,河岸边  针线纺织的细微震动,难以扯断的色彩  一圈又一圈绕着你体内的气候打转  蝴蝶挺身挡在风暴前,花纹  呐喊着口号,抓住那根有劲的手指  涨红了桃花的、薄如蝉翼的皮肤  这时候就跳舞吧  无论众神的视线是否就是  那些繁星,敌意闪闪……  彻夜温柔地狙击你,取走你枕头下  皱皱巴巴的命运
期刊
蓝色狮笔下的陆绎是个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人,因此我也非常喜欢他。再加上国超那无伦的演技和相貌,更加让陆大人活了几分。  一开始别看他表面上冷酷无情,事实上,他一直在为国家建功立业,立下汗马功劳。身为锦衣卫,他令人崇敬而又畏惧。  后来他遇到了六扇门捕快袁今夏。  刚开始,陆绎对她的态度给人一种蛮横的感觉,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再后来,十万修河款被盗,他与今夏再次共同查案,两人前往扬州。在这期间,两人在
期刊
2003年7月,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世界华商大会”系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华总商会于1991年联合发起,每两年召开一次,此前已先后在新加坡、香港、泰国曼谷、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和中国南京举行,该会议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华商规模最大的聚会。 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举办后,笔者依据资讯写了一篇《寰宇华商携手面向未来——记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的综述稿发表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