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的成绩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卷考试不是打开课本照抄照搬书上的知识点,而是通过显性知识透视其隐性联系,它需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强调学以致用,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迁移能力对固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在新的情境下获取有效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开卷考试特点是减少死记硬背的成分,加大了能力的考查,并注重了知识的迁移转化,如何应对这种考试形式, 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复习备考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有一些复习策略及答题技巧。
  关键词:开卷考试、复习策略、答题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 提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成绩的复习策略
  俗话说“基础好,万年牢”,在历史的复习中,一定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基础性的历史知识。对基础知识复习要紧扣课本,课课过关。对专项热点问题复习(奥运专题、祖国统一、中外关系——中美、中俄、中日、中欧、中非关系等、周年专题、西藏台湾专题、改革开放专题、乡土历史专题等),要点点过关,通过网络把分散的知识形成知识架构网络。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逐层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高到低依次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首先进行单元复习。例如在复习八年级历史时,先将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概述一下,让学生对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再分成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分别复习。
  其次 进行专题复习。它要求把具有同类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重新梳理线索框架结构,这样有助于弥补单元复习的不足,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脉络感,而且还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还要重视中外历史专题知识复习。以纵向历史知识体系为主,以横向历史知识比较为辅。例如(1)中国近代现代史可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国民党与国民政府史、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的现近代化进程、近代现代科技文化史等。(2)世界近代现代史可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近代现代科技文化史等历史专题。
  第三 要重视“双综合”复习。开卷考试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现实,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这是体现综合测试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在复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要注重各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联系,让它们“适当串串门”,激活学生的思维,碰创出知识的火花。因此要重视“双综合”复习:一是历史学科内的综合总复习:二是加强历史与政治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总复习。做到政史结合,融会贯通,用历史事实阐述政治观点。
  第四结合当前热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海峡两岸关系和局部战争以及日本大地震引发核辐射危机等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这些热点,要求学生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这样的试题不知所措。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见多识广,触类旁通,能正确的分析重大的政治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成绩的答题方法技巧
  解答历史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试题的现象与本质,明确问题的中心意思、限定要求等。
  例如:1)解答选择题时,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前提下,一般要运用排除法,首先排除较容易判断的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两个选项,缩小范围,再分析比较两个选项,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2)材料解析题是中考的必备题型。掌握正确的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应对中考,取得好的成绩至关重要。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读懂材料;首先,弄清材料的含义和观点。?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说了几层含义,或材料对什么历史事件发表了见解,并归纳出有几种见解。这是解题的基础。?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关键。二是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怎样才能正确分析历史材料呢?
  一般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是“问——读——照——答”四步分析法。“问”就是问题,明确问题问的是什么。“读”就是研读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内容。“读”要先读材料出处`题目`提示语,它可以使我们对正文的内容大致了解,而且这部分提供的信息多,启示多。然后读正文。“照”就是以材料对照课本,使材料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答”就是回答相关的问题,得出结论。
  3 如何正确解答材料解析题呢?
  第一步:先看问题,弄清题目要求,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案。不能先忙于看材料,无目的的读。
  第二步:回歸课本。读完问题后,要联系课本知识。如果是“课本型”题,就可以用课本知识作答。同时有些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因此更要联系课本知识综合分析,挖掘出深层次的信息。不能扔开教材答题。
  第三步:归纳答案。联系课本知识后,整理好答题思路,归纳好答题要点认真作答。
  4 如何解答中考中的综合开放性试题
  中考中政史综合开放题是开卷考试的压轴题,它的特点就是体现了“综合开放”。“综合”它有政史材料的综合, “开放”它有材料的信息新颖,发问的讨论式、开放式,答案的灵活性。其模式有图表综合型、文字综合型、图表文综合型和政史综合型。
  题型一:此类题型集填空、选择、材料题型于一体,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一般是在题干部分提供图表,要求学生填图填表、识图识表、回答所提示问题,最后联系教材发表自己的观点、感想或启示。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和图片,从题意中获取解题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试题。
  题型二:这类题型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能力,是开卷考试的压轴题。题型的特点是给出历史材料和热点政治材料,多种形式、多方面发问,综合性极强、灵活性大。解这类题型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认真阅读材料,找到有用的信息,把所学知识和图、文、表等有机结合起来,政史知识结合起来依次答题。解答本题型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利用所学知识一一解答。
  总之,开卷考试要求既要把握重点知识,又要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一定要及时构建知识网络,注意同类知识的内在前后联系,中外知识的纵向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各学科间的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思路清晰、游刃有余地在新的情景下获取使用最有效信息,解决问题。一分耕耘定会收到一分收获。如果我们能运用好课标和教材等文本资源,掌握好科学的复习方法,有效组织好单元或专题、综合等几轮复习,就一定能在中考中利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采用高温有机前驱体分解法,以Fe(acac)3为前驱体制备出单分散性较好的Fe3O4纳米粒子,粒径为(6.4±0.90)nm。利用TEM、XRD、HPPS、FTIR等手段对粒子的形貌及性质进行了研究,证实得
橄榄是茂名四大水果之一,面积已达2万多公顷,据调查该市十年生以下的幼龄橄榄树大部分不结果或产量低而且不稳定,主要原因包括品种(品系)、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克服措施是:选育良
复习是巩固地理信息暂时联系的形式,而遗忘是因识记中形成的地理信息暂时联系没有继续强化,受到消退抑制。地理复习如果是以理解为基础,那么,复习不仅能达到巩固地理知识的目
高中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教学模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几乎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具备的技能之一。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目前仍存在欠缺之处。本文从教师在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在阳极支撑上制备了电解质与阴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阴极与阳极喷涂前后的成分和相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三合一电极的截面
本文从加强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整合、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能力本位教学思想在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MHA)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室温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然后通过L-丙交酯在二甲苯溶液中聚
初中教育是学生受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初中英语教学更是学生终身英语素质建立的基础。本文从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为适应新课改的初中教学要求,提出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