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定亚以卫气营血辨治成人Still病思路解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名医经验;房定亚;成人still病;卫气营血辨证;犀角地黄汤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32
  中图分类号:R259.9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08-02
  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 s disease,AOS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肝功能受损、转铁蛋白升高等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1]。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热痹”“温病”“虚劳”等范畴[2-3]。本院房定亚教授是著名的中医风湿病专家,治疗AOSD强调在专病专方基础上辨证用药。笔者有幸师从房教授,获益匪浅。现将房师根据卫气营血理论辨证治疗AOSD思想探析如下。
  1 辨治思路
  1.1 病之初期,邪犯肺卫
  本病患者多为机体素盛,内蕴伏热,在感受外邪之后,首先侵袭肺卫,伏热触发,攻注骨节,犯及皮肉筋脉,闭阻经络,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全身肌肉酸痛,或伴汗出、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微渴,关节肿痛,胸前颈背皮肤热而起红、热退而消,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选银翘散加减。本期一般时间较短,有发热恶寒伴咽痛等风热外感症状,临床易被误诊为普通外感发热。医者为求速效,常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发热虽可一定程度缓解,但易复发,而抗生素性多寒凉,应用过量易损伤肺气,致寒湿内盛,郁遏热邪于里,疾病迁延,进一步加重,此时应合用三仁汤化湿祛邪。若患者出现反复寒热往来、胸闷呕恶、头身酸痛、肌肤见少量皮疹隐现,则热已不在卫分;若尚未出现高热炽盛等气分症状,乃热入少阳。仲景云“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可考虑选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1.2 中期进展迅速,热炽气营
  此期为本病发展极期,典型的发热、皮疹、关节痛“三联征”即在此期出现。此为温邪化热,传入阳明气分,气分炽热,蕴热化毒,毒热波及营分,营热外窜,伤及肌肤血脉及关节。证见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冷饮,咽痛甚,吞咽困难,烦躁不安,关节痛,影响活动,颜面红赤,身体多发红斑红疹,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舌红绛、少苔,脉滑数或洪数。治宜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方选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生石膏、知母、犀角(水牛角代替)、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紫草等。本期邪至气分,若见高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里热蒸腾之象,治以辛寒清热,方用辛凉重剂白虎汤;但尚有皮肤斑疹,热退疹退,乃热入营分、尚未入血分之象,此时单纯清气或凉营犹恐力弱,需气营两清,内外合治,使热欲起则从内逼邪外出,热欲退则断其折返潜伏之路。
  临床上,AOSD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皮肤斑疹为血管炎外在表现,治宜解毒抗炎、调节免疫。犀角地黄汤有独特的控制出血及炎症的作用,临床常以水牛角代替犀角,水牛角解毒力强,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感染、促进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又有抗炎消肿作用,能较好改善机体高热状态。
  1.3 后期潜伏营分,伤及营阴
  高热期过后,邪热入营,伏于阴分,营阴受热,热扰心神,窜于肌肤血络。证见身热夜甚、低热反复、心烦不寐、面色潮红、盗汗、筋骨痿软、关节隐痛、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等,乃余热深伏阴分,耗伤阴液,机体正气不足,伏邪伺机而动。治宜青蒿鳖甲汤加减养阴清热,祛除伏邪。常选药物有:青蒿、鳖甲、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麦冬、石斛等。房师认为,伏邪于里、正气不足是本期主要矛盾,故用青蒿、鳖甲等清除余热时,要注意补充阴液以充足正气,可酌加麦冬、石斛等。
  1.4 末期耗气伤阴,阴虚内热
  房师认为,发热期过后,邪热虽已外驱,但气阴耗伤,需益气养阴以顾护正气。本期临床常见患者消瘦、乏力、筋骨痿软、面红、心悸、腰酸不适等,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的一系列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表现。方选麦味知柏地黄汤加减养阴清热。常选药物有麦冬、五味子、知母、黄柏、山萸肉、生地黄、牡丹皮、山药、茯苓等。
  目前,单纯中医治疗AOSD尚不能控制病情,联合西医治疗主要加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免疫抑制对性腺功能有一定损伤,而糖皮质激素性属阳热,耗伤肾阴,易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伤之象。因此,治疗应固护肾阴,注意益气养阴。酌加滋阴益肾之品,补水制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促进病情临床缓解,防止复发,并可减少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2岁。2013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 ℃,伴眼部疼痛,发热时双上肢及前胸部有红色皮疹、瘙痒,体温下降时皮疹可自行消退,当地医院考虑“荨麻疹”,予“氯雷他定”“酮替芬”治疗后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9.6 ℃,并间断出现周身多关节疼痛,后辗转其他医院,诊断不详,予抗炎和抗过敏治疗后仍间断发热皮疹,并逐渐消瘦,2013年7月至本院就诊。刻下:消瘦,皮疹以颈部明显,高热,周身关节疼痛,不能行走,由家属轮椅推入,考虑为“成人Still病”收入本院治疗。血常规示:白细胞18.59×109/L,中性粒细胞83.44%,血小板624×109/L,C反应蛋白51.18 mg/L,红细胞沉降率99 mm/h,血清铁蛋白576.82 ng/mL,伴有肝酶升高,予甲泼尼龙40 mg,每日1次,联合“骨化三醇”及“碳酸钙”治疗,并请房师予中药治疗。考虑患者仍有间断高热,皮疹随体温变化而消长,舌红苔白,脉细,为热势在气营之间,应清气凉营。予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生石膏(先煎)100 g,知母12 g,水牛角(先煎)30 g,生地黄20 g,牡丹皮10 g,赤芍15 g,玄参15 g,青黛4 g,紫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患者颈部皮疹减少,间断发热,考虑邪转少阳,处半表半里。故以小柴胡汤联合白虎汤加减:生石膏(先煎)100 g,知母12 g,柴胡15 g,黄芩12 g,党参10 g,清半夏9 g,生地黄20 g,玄参15 g,紫草15 g。继服14剂后未再发热,皮疹消退,激素渐减至4 mg维持,加“甲氨蝶呤”抑制免疫,防止复发。中药以麦味地黄汤加益气养阴之品调理善后。
  3 小结
  卫气营血辨证阐述了温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代表病邪的轻浅深重。房师认为,AOSD特征性表现虽貌似温病,但疾病变化并不循卫、气、营、血路径逐渐向里规律性传变,而以热毒之邪往返于气营之间为主。初期邪犯肺卫,时间较短,易致失治误治,热毒贯穿疾病整个过程,耗气动血,治疗可参照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即叶天士所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同时热毒易伤津耗液,治应时时顾护阴津。因单纯中医治疗尚不能完全控制病情,故需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达到优势互补,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59.
  [2] 金军,赵金荣,郭立中.周仲瑛教授治疗成人Still病验案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8-9.
  [3] 连金诗.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Still病2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216-217.
  (收稿日期:2015-02-14)
  (修回日期:2015-06-24;编辑:梅智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考察复方中药制剂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方法 通过控制复方中药发酵过程中的因素(如发酵菌种、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其总峰面积提高率为指标,对发酵前后醇提液进行监控和对比评价,并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结果 经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以SZ-2为发酵菌种,温度33 ℃,接种量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芍药止痛合剂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95例Ⅲ~Ⅳ期EMs保守性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31例)和期待组(33例)。中药组口服芍药止痛合剂,GnRHa组注射醋酸曲普瑞林,期待组不作任何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11-2012年收集的6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不良反应病例数最多(20例,32.79%),47例在用药当日即发生不良反应(77.05%),61例不良反应是由6类19个品种所致,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24例,33.33%)。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生地黄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生地黄方剂收集整理,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 含有生地黄方剂共357首,常用药物组合17个;主治疾病22种,对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咳喘宁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气雾吸入。同时,治疗组口服咳喘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等剂量安慰剂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血清及痰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痰中性粒细胞下降(P<
期刊
关键词:公共研究平台;科研与教学双轨制;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118-02  如何更好地发挥临床医学院公共研究平台资源整合优势,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实施科教互动,实现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使公共研究平台真正成为科研与教学活动的支撑平台,构建科研与教学双轨并行模式,是目前国内许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调心饮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DCA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予糖尿病饮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加用调心饮,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疗程8周。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42/51),对照组为63.27%(3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通关藤苷H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观察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右腋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选取接种成功的荷瘤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通关藤苷H组,每组10只。3组均从接种后第3日开始,每隔2 d,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通关藤苷H, 0.2 mL/只。第21日,摘眼球取血,取肿瘤组织、脾、胸腺并分别称重,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和依那普利组。六味地黄汤组予6.25 g/(kg·d)六味地黄汤灌胃,依那普利组予10 mg/(kg·d)马来酸依那普利悬浊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10 mL/(kg·d)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2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期刊
摘要:目的 测量舌尖与舌缘的色度值与色差,为舌尖红的量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683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舌诊,并拍摄舌图像。创建ICC色彩特性文件,对舌图像进行色彩校正。提取舌尖、舌缘的色度值参数(L*、a*、b*、C*、h°)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EDE2000色差公式进行色差计算。结果 正常淡红舌的舌尖与舌缘的平均色差为5.4;淡红舌伴有舌尖红时,舌尖与舌缘的平均色差为10.85;各种异常舌色伴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