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防式社会性监管r——以化工行业风险监管为例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引发的大量风险使传统社会性监管遭遇失灵.为完成风险规制任务,应在传统社会性监管中引入预防监管.内含风险预防、合作监管等理念的预防式社会性监管制度,既有助于政府履行风险监管义务,又回应了风险社会下安全、健康、环境监管的现实需求.考察具有风险特性的化工行业,其风险广泛分布于生产、贮存、运输等环节且难测难治,同时化工行业社会性监管预防性不足,存在风险识别不准、评估不科学、处置不及时、信息沟通不顺畅等问题.因此,构建预防式社会性监管制度,应在风险预防、合作与效能原则指引下,对化工行业法律法规进行“立改废”,增强规范中的预防条款,为预防式社会性监管提供依据;平衡预防式社会性监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将监管范围限定在化工行业生产、贮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健康、环境风险领域;建立风险监管职能清晰、纵向权力差异化配置、机构独立设置的预防式社会性监管体制;以信息公开、专家参与、监管影响评价程序增强预防式社会性监管的民主性、科学性与责任性;建立复合的预防式监管责任体系,保障监管的实效.
其他文献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特征.基于G区土地整备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通过整合政治权威、实质权威、规则权威与传统权威,把政治、行政、市场与社会
一、终身成就奖(共8名)  丁 鸣 乔 羽 刘淑芳 吴祖强   杨儒怀 肖 民 赵行道 郭淑珍    二、作品奖  1.声乐作品(无差别)  《江山》晓光词 印青曲(总政艺术局报送)  《芦花》贺东久词 印青曲(总政艺术局报送)  《妻子》任毅词 刘青曲(总政艺术局报送)  《读唐诗》魏德泮词 谷建芬曲  (福建音协报送)  《变脸》阎肃词 孟庆云、陈小涛曲  (北京音协报送)  《天路情歌》王仲
期刊
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重音色的审美观念。受其影响,在合奏曲中不太强调乐队音色的融合和统一,而是追求音色多样化和个性化。唐朴林先生在《中国乐器组合录》中列举了古代千余种乐队的组合,其中“几乎没有重复的组合形式,并且大多都是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各一件)的组合”①,乐队小、乐器种类多、音色丰富是其主要特点。古代是这样,现代民间乐队也是这样,对音色多样性追求是传统器乐合奏之“魂”。
多年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拓者之一郑律成的出生年与出生地一直是“1918年”、“杨林町”。但这几年笔者为了收集郑律成的资料曾先后三次去过韩国的光州市,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发现以上的定论有误,故此提出自己的拙见。  1.郑律成的出生年  郑律成原名叫郑富恩,1933年来到中国参加抗日队伍时,为了躲避日警的追捕,多次更名。这种迫于当时形势更改自己身世的做法,在当时革命队伍中是常有的现象。后来郑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