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苏坝彝文化中心暨国际露营基地,贵州,中国

来源 :世界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苏坝彝文化中心暨国际露营基地挺立在中 国贵州西北部海拔近2000m的山地高原之上,一片被群山环绕的高原草甸间.建筑从一片坡度近20°的斜坡中拔地而出,直面空旷的草原与群山.该中心的设立意在助力当地旅游业,同时试图再生与发展当地世居少数民族——彝族的建构文脉.rn西线工作室长年在复杂地形地貌的次文化圈层乡土带实践,其工作方法的成长源于对这些乡土共同体特殊文化系统的洞悉与深入研究,以及对这些族群共同体天赋的仪式结构、聚落肌理、族群模式、建造方法、庆典、象形文字等有着敏锐的感知与深切的领悟,进而将这些独特的特征融入到系统的工作方法中,在具体实践中尝试建立起与当地族群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及集体记忆相锚固的纽带关系.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发,碳达峰与碳中和成为世界发展趋势。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阶段,要在不到9年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并在其后30年内实现碳中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云南沙溪寺登街,于2001年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年保护名录.2007年6月9日,沙溪被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rn项目用地原为沙
期刊
川西北高原地域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密切,具有鲜明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化发展。本文通过对典型建筑案例的调查与分析,揭示此地区建筑在建造材料、结构体系、空间功能等方面逐渐融入现代观念,且在文化传承与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需求下,继承与强化建筑形式上的民族性表达的现象,并对川西北高原地域建筑的演化体系展开初步分析,以期为该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1从历史说起rn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陆通往外界的交通被封锁,国内的唯一补给线——滇缅公路修通,但司机和修理人才奇缺.国难当头,民族危亡,3000多名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华
期刊
高荡村,布依语为“瓮座”,位于黔中白水河谷地带一处喀斯特山间小盆地,地域及民族特色浓郁,但面临建设失序、居住品质退化、文化特色消逝等挑战。自2015年起,一项针对该村的持续至今的研究型设计工作开启,分为:(1)调查研究阶段,从聚落形成、整体格局、防御系统、民居建造等方面总结规律;(2)建立共识阶段,带动民众参与,认识价值,凝聚共识;(3)设计实施阶段,提出山村振兴计划,恢复稻田湿地、改造传统民居、修复文化建筑等。经过长期的在地化设计工作,文章认为乡村是一种基本的人居形态,应处理好乡村建设中的变化与不变
Sinus floor elevation with a lateral window approach requires bone graft(BG)to ensure sufficient bone mass,and 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and analyse the BG reg
地域主义概念自提出以来,随时代发展不断经受着实践的检验,并衍生了丰富多元、扎根本土的地域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本文主要关注当代大型医院设计中,因功能性与时代性要求而与建筑在地性的矛盾,在以地域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框架下,从自然环境、人文属性、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3个方面出发,通过分析大型医院建筑功能技术和时代人文要求,并基于实例分析其对地形气候的适应途径、对历史文脉和时代性的回应方法以及与整体发展相融合的设计手段,梳理总结大型医院地域性表达的方向性策略。
项目区位rn贵州国际旅游体育休闲度假中心白晶谷A、B区位于中铁国际生态城核心区,基地区域位置优越.中铁国际生态城是贵阳双龙临空经济区的主要板块,距贵阳中心15km,距龙洞堡
期刊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面擘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设专章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
在建筑的“在地性”被全球化、趋同化实质性削弱的时代里,建筑对区域自然、社会、人文的独特性表达又通过“在地建造”的理论探讨被不断提及。一方面,时代发展带来的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的进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建筑“在地建造”愈发难以保持;另一方面,这些进步又不断给建筑师提供设计思维的新突破。本文将以辨析“在地建造”的各相关概念为基础,结合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建筑实例中的各相关建造因素的不同反映,探讨“在地建造”如何在延续地域或传统本质的同时充分考虑当代人日益相似的日常需求,而非一味追求表面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