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火热的书画市场中,一些被遗忘的画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近现代的画家中,金城(1878—1926)就是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在民国画坛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画家,被称为北京美术界的“教主”。在其时的市场里也是很受欢迎的,然新中国成立后却渐渐淡出视线,以致少有提起。
事实上,金城虽然比不上像齐白石张大千等市场一线画家,但其书画价值不应被淡忘和低估,至少从其民国时期的画坛地位和艺术价值等方面来看应处于上位。笔者以为,其书画不仅具有美术史学的研究价值,且具有很强的收藏投资潜力。
民国地位为市场增加筹码
毋庸置疑,在艺术市场上,书画的价位与其个人知名度和画坛的地位相挂钩。在20世纪“五四”前后,金城作为中国画界名、权、势结合的第一人,当时人称“南吴北金”。事实上,他比齐白石、黄宾虹年轻得多,但当金城名满天下,饮誉国外时,齐、黄还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当徐悲鸿、林风眠去欧洲留学时,金城从欧洲留学回国已十四年之久了。因此,可算是民国初年书画界的前辈。
回国后初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廨襄谳委员,后被聘为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宣统二年(1910)法部派金城充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研究学习。
金城虽然身任国家要职,又受过西方教育,但对于中国的诗画艺术一直十分关心。他少时即受过良好教育,经史百家诗词篆刻,无所不能。而对于画坛的组织活动也是非常热衷。1920年5月,以金城为首的北京国画界人士发起组织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他们目的很明确——研究、维护与传播传统画学,以对应画界“旧尚西法”的形势。这一举动得到了时任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从此,金城由一位政府官员变成了课徒教画的画学导师,一位兢兢业业的画会组织者和艺术活动家。
中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起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日本举办,金城受日本画家邀请,赴日参加展览,受到日本画家的欢迎。当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时,入会者达二百多人,后会员多至千余人。定期集会,商讨画法。后又联合日本画家渡边晨亩等,议开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1921年11月,举办第一次联展于北平,这是首次中日联展,当时轰动颇大。1922年开第二次联展于日本东京,又一次在日本轰动。1924年开第三次联展于北平及上海。1926年开第四次联展于东京及大阪,金城亲自主持。直到1942年还在举办第十九次成绩展览。是民国期间北京和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艺术社团。金城是这个社团的主要创始人,生前一直担任会长。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动,确立了金城在民初北方画坛的领袖地位。在社团活动之余,他还著书立说,在画史、画论方面的论著颇丰,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
以上这些经历及成就表明了其在民国画坛中的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这些无疑成为能影响其市场价值的潜在因素。
事实上,金城虽然比不上像齐白石张大千等市场一线画家,但其书画价值不应被淡忘和低估,至少从其民国时期的画坛地位和艺术价值等方面来看应处于上位。笔者以为,其书画不仅具有美术史学的研究价值,且具有很强的收藏投资潜力。
民国地位为市场增加筹码
毋庸置疑,在艺术市场上,书画的价位与其个人知名度和画坛的地位相挂钩。在20世纪“五四”前后,金城作为中国画界名、权、势结合的第一人,当时人称“南吴北金”。事实上,他比齐白石、黄宾虹年轻得多,但当金城名满天下,饮誉国外时,齐、黄还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当徐悲鸿、林风眠去欧洲留学时,金城从欧洲留学回国已十四年之久了。因此,可算是民国初年书画界的前辈。
回国后初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廨襄谳委员,后被聘为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宣统二年(1910)法部派金城充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研究学习。
金城虽然身任国家要职,又受过西方教育,但对于中国的诗画艺术一直十分关心。他少时即受过良好教育,经史百家诗词篆刻,无所不能。而对于画坛的组织活动也是非常热衷。1920年5月,以金城为首的北京国画界人士发起组织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他们目的很明确——研究、维护与传播传统画学,以对应画界“旧尚西法”的形势。这一举动得到了时任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从此,金城由一位政府官员变成了课徒教画的画学导师,一位兢兢业业的画会组织者和艺术活动家。
中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起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日本举办,金城受日本画家邀请,赴日参加展览,受到日本画家的欢迎。当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时,入会者达二百多人,后会员多至千余人。定期集会,商讨画法。后又联合日本画家渡边晨亩等,议开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1921年11月,举办第一次联展于北平,这是首次中日联展,当时轰动颇大。1922年开第二次联展于日本东京,又一次在日本轰动。1924年开第三次联展于北平及上海。1926年开第四次联展于东京及大阪,金城亲自主持。直到1942年还在举办第十九次成绩展览。是民国期间北京和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艺术社团。金城是这个社团的主要创始人,生前一直担任会长。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动,确立了金城在民初北方画坛的领袖地位。在社团活动之余,他还著书立说,在画史、画论方面的论著颇丰,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
以上这些经历及成就表明了其在民国画坛中的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这些无疑成为能影响其市场价值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