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阴市天宇镍网有限公司、金昌市宇恒镍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法创业至今已有18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离不开他对自主创新的透彻理解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朱金法的创业之路走得艰难而从容,从泥瓦工到销售员,再到镍网及印染企业掌门人,朱金法付出了不少智慧与心血,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与坎坷。

思变造就未来
一脸儒雅气质的朱金法,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会是西北最大镍网生产企业的老板。1955年,朱金法出生于江苏江阴市长寿镇周家村一户极其贫苦的农民家庭。18岁时,随村上的壮汉远赴江苏常州、无锡、贵州等地,从事建筑施工,当了近十年的泥瓦工之后他又干了13年的销售员,直到1993年,朱金法凭着自己有限的一点积蓄,走进了下海经商的潮流。先在江阴注册成立了一家规模极小的贸易公司,主要经营金属材料及镍材料。在经营过程中,他有心观察各种金属材料的需求动向,发现镍板的销售由于价格高、相对利润也高,且需求量相对稳定。经过考察,他敏锐地意识到镍网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纺织品印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圆筒镍网,且中国的镍网需求量最大,占到了全球总量的65%左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弃商从工,自己创立镍网加工厂。他给自己的企业起名叫天宇。而这一果断决策之后,也是他思索的开始,不懂生产、不懂销售、资金不到位都要一一解决,一个目前处于行业龙头的企业,正是朱金法从这“三个不”中逐步构筑起来的。
解决“三个不”成了朱金法需要攻克的首要难关。不懂生产,产品质量不稳定,他就四处寻找专家咨询,同时日以继夜地琢磨、试造。经过艰苦努力,他欣慰地看到了产品的逐步稳定:镍网产品从第一年的不稳定,到第二年较为稳定,第三年便进入了稳定期。不懂销售,朱金法和销售经理跑遍了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市场,了解了中国镍网的市场情况。通过不断努力对市场、生产的探知,到第三年,随着产品的稳定,朱金法不懂销售的局面也开始有了转机,市场空间也得到扩展。从公司成立时的1条生产线,到第三年拥有了4条生产线,第四年拥有8条生产线,第五年拥有12条生产线,第六年拥有16条生产线……企业实现了每年30%以上的高增长速度。生产和销售的两个“不”,已经通过这一串数字有了彻底的颠覆。资金也从最早借款、极度节俭逐步走向了良性循环,而他也成为了镍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专家。
看准时机重拳出招
朱金法的高瞻远瞩不仅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即对企业未来战略规划上的远见,还体现在他的空间概念上,即对资源全局调配的精妙把控。当你纵观朱金法的企业布局,就会为他下的这一盘大棋所震惊,他善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他可以掌握到的所有资源,并且能让资源在自己手上“活”起来。
镍网生产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的制约,因此,金属镍的价格波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稳固了天宇的市场地位以后,朱金法毫不迟疑地把目光投向了西部。
2008年的春天,当多数人还在为西部开发的利弊而犹豫再三时,朱金法运筹帷幄,投资1.48亿元,在甘肃省金昌市成立了宇恒镍网有限公司。新厂建成后,与东部江阴的总公司天宇遥相呼应。西部的宇恒拥有丰富的镍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东部的天宇拥有先进的技术基础、市场和人才优势,两家公司犹如朱金法的两只拳头,为他征战天下。站在生产线前,朱金法信心满满:“届时,我们不仅是西北最大的印花镍网生产企业,同时也是拥有最新生产技术的印花镍网生产企业。”朱金法行事的果敢和对商机的敏锐嗅觉让人惊叹。
拥有坚实后盾是宇恒拥有未来的前提,但是,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宇恒成立之初,面临着自身管理的挑战以及怎样迎合当地发展战略等多重困难。在金昌,如何把企业优势变成胜势,这是朱金法和公司管理层不断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宇恒能有如此之快的发展,其母公司天宇的行业龙头实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天宇模式”来到金昌时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生产方面要适应温差、气候的差异,当地风沙大、做到车间无尘十分困难,最关键的还是职工群体的变化,直接导致管理思路、模式的变化。
朱金法以其敏锐的判断力为宇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企业一定要在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前提下,生产高端产品。母公司天宇的科技技术优势、金昌丰富的镍资源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巨大发展空间,为宇恒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宇恒镍网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以科技研发和人才整合来实现科技领先,以对国际市场及时、准确地认知和把握,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实现了公司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来,宇恒取得了不少显著的科技成果,已获得专利权的有“特宽幅印花镍网的生产工艺及电镍槽设备”、“制镍网阴极管”、“用于印花镍网的电源”等研发成果。公司的拳头产品——新型高目数宽幅圆筒印花镍网不仅印制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网,且适用于各种高难度的精细印花。因为角度不同,开孔率高,即使是金粉、珠光、防拔染、白涂料等材料的精细印花,也不会产生堵网,印花效果优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高精细印花镍网。
“企业引进技术,一定要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乃至常胜不衰的关键。”朱金法常常提到这样一句话,看似简单,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优质产品拓展版图
目前,天宇的镍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5%,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1%。虽然天宇已经成为中国镍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朱金法并没有满足现状,向高端产品进发——他的国际化战略从很早就设定并逐步进行实施。
为了实现这一进展,朱金法每年都要投入450万元用于企业的技改扩能和新品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竞争力。他在天宇创立了国内第一家镍网研究所,并根据自身经验、市场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三位一体地设计、开发新产品,结束了中国镍网依赖进口的历史。天宇现已拥有专利13项,并且坚持每年获得2项专利技术。在他看来,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企业迫切需要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新机制。

思变造就未来
一脸儒雅气质的朱金法,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会是西北最大镍网生产企业的老板。1955年,朱金法出生于江苏江阴市长寿镇周家村一户极其贫苦的农民家庭。18岁时,随村上的壮汉远赴江苏常州、无锡、贵州等地,从事建筑施工,当了近十年的泥瓦工之后他又干了13年的销售员,直到1993年,朱金法凭着自己有限的一点积蓄,走进了下海经商的潮流。先在江阴注册成立了一家规模极小的贸易公司,主要经营金属材料及镍材料。在经营过程中,他有心观察各种金属材料的需求动向,发现镍板的销售由于价格高、相对利润也高,且需求量相对稳定。经过考察,他敏锐地意识到镍网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纺织品印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圆筒镍网,且中国的镍网需求量最大,占到了全球总量的65%左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弃商从工,自己创立镍网加工厂。他给自己的企业起名叫天宇。而这一果断决策之后,也是他思索的开始,不懂生产、不懂销售、资金不到位都要一一解决,一个目前处于行业龙头的企业,正是朱金法从这“三个不”中逐步构筑起来的。
解决“三个不”成了朱金法需要攻克的首要难关。不懂生产,产品质量不稳定,他就四处寻找专家咨询,同时日以继夜地琢磨、试造。经过艰苦努力,他欣慰地看到了产品的逐步稳定:镍网产品从第一年的不稳定,到第二年较为稳定,第三年便进入了稳定期。不懂销售,朱金法和销售经理跑遍了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市场,了解了中国镍网的市场情况。通过不断努力对市场、生产的探知,到第三年,随着产品的稳定,朱金法不懂销售的局面也开始有了转机,市场空间也得到扩展。从公司成立时的1条生产线,到第三年拥有了4条生产线,第四年拥有8条生产线,第五年拥有12条生产线,第六年拥有16条生产线……企业实现了每年30%以上的高增长速度。生产和销售的两个“不”,已经通过这一串数字有了彻底的颠覆。资金也从最早借款、极度节俭逐步走向了良性循环,而他也成为了镍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专家。
看准时机重拳出招
朱金法的高瞻远瞩不仅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即对企业未来战略规划上的远见,还体现在他的空间概念上,即对资源全局调配的精妙把控。当你纵观朱金法的企业布局,就会为他下的这一盘大棋所震惊,他善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他可以掌握到的所有资源,并且能让资源在自己手上“活”起来。
镍网生产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的制约,因此,金属镍的价格波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稳固了天宇的市场地位以后,朱金法毫不迟疑地把目光投向了西部。
2008年的春天,当多数人还在为西部开发的利弊而犹豫再三时,朱金法运筹帷幄,投资1.48亿元,在甘肃省金昌市成立了宇恒镍网有限公司。新厂建成后,与东部江阴的总公司天宇遥相呼应。西部的宇恒拥有丰富的镍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东部的天宇拥有先进的技术基础、市场和人才优势,两家公司犹如朱金法的两只拳头,为他征战天下。站在生产线前,朱金法信心满满:“届时,我们不仅是西北最大的印花镍网生产企业,同时也是拥有最新生产技术的印花镍网生产企业。”朱金法行事的果敢和对商机的敏锐嗅觉让人惊叹。
拥有坚实后盾是宇恒拥有未来的前提,但是,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宇恒成立之初,面临着自身管理的挑战以及怎样迎合当地发展战略等多重困难。在金昌,如何把企业优势变成胜势,这是朱金法和公司管理层不断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宇恒能有如此之快的发展,其母公司天宇的行业龙头实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天宇模式”来到金昌时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生产方面要适应温差、气候的差异,当地风沙大、做到车间无尘十分困难,最关键的还是职工群体的变化,直接导致管理思路、模式的变化。
朱金法以其敏锐的判断力为宇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企业一定要在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前提下,生产高端产品。母公司天宇的科技技术优势、金昌丰富的镍资源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巨大发展空间,为宇恒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宇恒镍网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以科技研发和人才整合来实现科技领先,以对国际市场及时、准确地认知和把握,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实现了公司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来,宇恒取得了不少显著的科技成果,已获得专利权的有“特宽幅印花镍网的生产工艺及电镍槽设备”、“制镍网阴极管”、“用于印花镍网的电源”等研发成果。公司的拳头产品——新型高目数宽幅圆筒印花镍网不仅印制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网,且适用于各种高难度的精细印花。因为角度不同,开孔率高,即使是金粉、珠光、防拔染、白涂料等材料的精细印花,也不会产生堵网,印花效果优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高精细印花镍网。
“企业引进技术,一定要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乃至常胜不衰的关键。”朱金法常常提到这样一句话,看似简单,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优质产品拓展版图
目前,天宇的镍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5%,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1%。虽然天宇已经成为中国镍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朱金法并没有满足现状,向高端产品进发——他的国际化战略从很早就设定并逐步进行实施。
为了实现这一进展,朱金法每年都要投入450万元用于企业的技改扩能和新品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竞争力。他在天宇创立了国内第一家镍网研究所,并根据自身经验、市场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三位一体地设计、开发新产品,结束了中国镍网依赖进口的历史。天宇现已拥有专利13项,并且坚持每年获得2项专利技术。在他看来,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企业迫切需要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