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浙江省龙泉市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根据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实施要求,同时为了研究废菌棒还田长期施用对耕种土壤肥力的影响,将其列入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农田地力提升项目内容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以便今后更好确定对废菌棒还田量对地力提升的作用,为此龙泉市在查田镇下堡村进行的废菌棒还田肥料试验,通过不等量的施用废菌棒,评价废菌棒不同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废菌棒还田 肥效试验 改良土壤 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049-01
龙泉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根据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龙泉本地废菌棒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于2014年在龙泉市查田镇下堡村进行废菌棒还田肥效试验,通过试验,探索了解废菌棒还田对于提升地力指标,改良土壤酸碱度、阳离子含量、有机质等指标,减少氮、磷、钾肥的施用,指导广大农民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节本增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5月-9月在浙江省龙泉市查田镇下堡村吴芳通家水稻田进行,试验地前作为水稻、紫云英绿肥田,该地块具有当地典型的水稻耕作土壤特征。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津粳优28号,由天津市丰美种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平均153.7天,株高119.7cm,穗长20.0cm。
供试土壤: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层厚度大于60cm,该田片土壤适中,肥力中等,土地平整,交通及排灌方便,无障碍因素。
商品有机肥:杭州萧山协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总养分≥4%,有机质≥30%。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根据废菌棒还田肥效试验设计方案,废菌棒每亩3000段、5000段、7000段、有机肥亩用300㎏、常规对照。翻耕前旋入下层土壤。5个处理水平,3次重复,试验中各施肥翻耕前一次性施入下层土壤,本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废菌棒对津粳优28号产量及土壤地力的影响。
试验处理采用顺序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50m2,小区形状采用接近方形,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严格按照单排单灌的原则,周围设置空白保护带。小区之间用小田基分开,筑好田基后盖好尼龙薄膜,以防肥水渗漏。每一处理插标牌标示小区号、处理名称。
1.4 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4年5月6日播种,6月2日移栽,每个小区保证插足相同的基本苗,设立保护行,必要时进行补栽。插秧前,保证每个试验各处理水稻品种和生长情况均匀一致的秧苗,以减少试验材料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误差。试验小区每亩水稻插植密度为286丛×312丛,试验过程中,施用除试验条件根据试验要求有所区别外,其他施肥水平要求一致。6月15日进行第一次追肥并耘田,7月2日进行第二次追肥。试验前进行取土化验,试验田均按常规进行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灌溉排水、做好病虫害防治,在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时除了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差异外,其他管理措施应力求一致。10月1日随机在各个试验小区内抽取水稻样品,并送回龙泉市农业局土肥站进行晒干烤种,试验结束后取土化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量的废菌棒还田对水稻津粳优28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2数据可以看出:①不等量的废菌棒还田,会对水稻农艺性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津粳优28号株高、穗长、结实率等性状的作用。②不等量的使用废菌棒还田,以常规施用肥料为例,随着废菌棒的投入作为基肥使用,其还田量在3000段时,表现在显著提高津粳优28号水稻的亩产,随着废菌棒的逐步提高亩施用量,水稻产量并未随着废菌棒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减少。③对照商品有机肥试验组,适量的废菌棒可以有效替代商品有机肥的使用。
2.2 不同量的废菌棒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由表3数据可以得出:①施用废菌棒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废菌棒本身富含有机质,施用废菌棒能提高土壤保肥、耕性等理化性质;②施用废菌棒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但过度施用废菌棒,反而会减少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③施用废菌棒可以提高土壤PH值,对土壤有利,但过多施用废菌棒则会减弱对土壤PH的调节力度。
3 结论
长期以来,如何处理产业化发展袋料黑木耳、袋料香菇后废菌棒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污染是龙泉市曾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本次试验,基本摸清了废菌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适量的废菌棒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保持、改善及提升作用明显,但不宜在农业生产中亩施用过量的废菌棒,过量则对水稻生产不利,并且会削弱对土壤改善的作用。为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废菌棒回收工作,鼓励农户废菌棒还田还山,拓宽废菌棒资源化利用道路,替代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有效遏制废菌棒乱堆、乱放、乱扔、随意焚烧的情况,对拓宽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白,刘美菊,等.单季稻施用食用菌废菌棒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0(4):801-802.
[2]杨金云,翁金宝等.黑木耳废菌棒用于稻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5):84-86.
[关键词] 废菌棒还田 肥效试验 改良土壤 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049-01
龙泉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根据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龙泉本地废菌棒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于2014年在龙泉市查田镇下堡村进行废菌棒还田肥效试验,通过试验,探索了解废菌棒还田对于提升地力指标,改良土壤酸碱度、阳离子含量、有机质等指标,减少氮、磷、钾肥的施用,指导广大农民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节本增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5月-9月在浙江省龙泉市查田镇下堡村吴芳通家水稻田进行,试验地前作为水稻、紫云英绿肥田,该地块具有当地典型的水稻耕作土壤特征。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津粳优28号,由天津市丰美种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平均153.7天,株高119.7cm,穗长20.0cm。
供试土壤: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层厚度大于60cm,该田片土壤适中,肥力中等,土地平整,交通及排灌方便,无障碍因素。
商品有机肥:杭州萧山协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总养分≥4%,有机质≥30%。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根据废菌棒还田肥效试验设计方案,废菌棒每亩3000段、5000段、7000段、有机肥亩用300㎏、常规对照。翻耕前旋入下层土壤。5个处理水平,3次重复,试验中各施肥翻耕前一次性施入下层土壤,本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废菌棒对津粳优28号产量及土壤地力的影响。
试验处理采用顺序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50m2,小区形状采用接近方形,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严格按照单排单灌的原则,周围设置空白保护带。小区之间用小田基分开,筑好田基后盖好尼龙薄膜,以防肥水渗漏。每一处理插标牌标示小区号、处理名称。
1.4 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4年5月6日播种,6月2日移栽,每个小区保证插足相同的基本苗,设立保护行,必要时进行补栽。插秧前,保证每个试验各处理水稻品种和生长情况均匀一致的秧苗,以减少试验材料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误差。试验小区每亩水稻插植密度为286丛×312丛,试验过程中,施用除试验条件根据试验要求有所区别外,其他施肥水平要求一致。6月15日进行第一次追肥并耘田,7月2日进行第二次追肥。试验前进行取土化验,试验田均按常规进行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灌溉排水、做好病虫害防治,在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时除了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差异外,其他管理措施应力求一致。10月1日随机在各个试验小区内抽取水稻样品,并送回龙泉市农业局土肥站进行晒干烤种,试验结束后取土化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量的废菌棒还田对水稻津粳优28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2数据可以看出:①不等量的废菌棒还田,会对水稻农艺性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津粳优28号株高、穗长、结实率等性状的作用。②不等量的使用废菌棒还田,以常规施用肥料为例,随着废菌棒的投入作为基肥使用,其还田量在3000段时,表现在显著提高津粳优28号水稻的亩产,随着废菌棒的逐步提高亩施用量,水稻产量并未随着废菌棒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减少。③对照商品有机肥试验组,适量的废菌棒可以有效替代商品有机肥的使用。
2.2 不同量的废菌棒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由表3数据可以得出:①施用废菌棒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废菌棒本身富含有机质,施用废菌棒能提高土壤保肥、耕性等理化性质;②施用废菌棒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但过度施用废菌棒,反而会减少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③施用废菌棒可以提高土壤PH值,对土壤有利,但过多施用废菌棒则会减弱对土壤PH的调节力度。
3 结论
长期以来,如何处理产业化发展袋料黑木耳、袋料香菇后废菌棒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污染是龙泉市曾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本次试验,基本摸清了废菌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适量的废菌棒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保持、改善及提升作用明显,但不宜在农业生产中亩施用过量的废菌棒,过量则对水稻生产不利,并且会削弱对土壤改善的作用。为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废菌棒回收工作,鼓励农户废菌棒还田还山,拓宽废菌棒资源化利用道路,替代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有效遏制废菌棒乱堆、乱放、乱扔、随意焚烧的情况,对拓宽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白,刘美菊,等.单季稻施用食用菌废菌棒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0(4):801-802.
[2]杨金云,翁金宝等.黑木耳废菌棒用于稻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