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跨文化

来源 :快乐阅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辜鸿铭在英译《论语》时,通过征引大量西方名家语录,借助中西文化概念格义的方法,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阐释,采用文内阐释、文外注释以及文内阐释与文外注释相结合的翻译手段,有效地帮助跨文化读者理解异质文化中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论语》辜鸿铭英译本,将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与西方文化语境相融合,实现了译本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以及文学层面的多维拓展,具有显著的跨文化视野.
其他文献
成长好似一趟列车,途中经过每一站,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在初中这一站,我遇到了一个人,一个带给我勇气的人,一个我心中的牛人.rn长头发、大眼睛,这是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留给我的印象.她说起话来大大方方,走起路来英姿飒爽,而真正彻底把我迷倒的,还是她跳舞时的样子.
期刊
·你是冰天雪地中一支温暖的火炬·rn穿过吊顶长廊,推开玻璃门,迎面而来的是阵阵寒意.用手握住冰壶的手柄,上面似乎还留着些许暖意.我不禁思索:几百年前的人们,是否也如我此时的模样?rn那时,或许在欧洲的某个角落,大雪正纷纷落下.一群穿着皮衣、叼着大烟斗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了出来.他们拎起石块,拖着扫把,齐聚到了冰面上.天寒风烈,他们全然不顾,只专注地追逐笨重的石块在冰面上滑行.那一张张冻红的脸上,绽开的是冬日中难得一见的笑容.
期刊
期刊
期刊
踏入首钢园区,冷却水塔上的一幅《冰嬉图》映入眼帘.看着画卷中古人们在冰雪上欢乐地运动,恍惚间,我仿佛跨越千年,踏进了历史的长河.rn在我的印象中,冰雪一直是极寒的象征,比如保尔修铁路时遭遇的狂风暴雪,比如阿蒙森到达南极时眼中的冰天雪地……它们带来的寒冷令人胆怯.但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早在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冰雪运动”进行狩猎了.他们不仅没有惧怕冰雪带来的严寒,反而用自己的智慧对其加以利用,这多么令人钦佩啊!我想,“一略惊鸿,踏雪疾行,双板激起万罗松”可能最适合用来描述古人冰
期刊
我收集了很多来自深山的东西,如树叶、花朵,如动物粪便,如羽毛,如植物种子,如泥土.我用薄膜把收集的东西包起来,分类放在木架上.木架上摆放最多的,是荒木的腐片.rn之前,我并没想过收集腐片,去了几次荣华山北部的峡谷,每次都看见巨大的树倒在溪涧边,静静地腐烂,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撞击着我.有树生,就有树死.生,是接近死亡的开始.有一次,我和街上扎祭品卖的曹师傅去找八月瓜,找了两个山坳也没找到.曹师傅说:“去南浦溪边的北山看看,那边峡谷深,可能会有.”我们绑着腰篮,渡江去了.
期刊
弋舟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点和写作风格的作家.在一个发生着历史性巨变的时代,弋舟并不热衷于用大叙事的方式来正面呈现时代的变迁与错动,他所孜孜以求的是从生活的细部与人的内在精神入手,来呈现时代的嬗变与迁延,以及当代人的复杂处境.无论是以刘晓东为主体的系列小说,还是荣获鲁迅文学奖的《出警》等一系列生活感、写实性更强的作品,都体现着弋舟的这一风格.
期刊
小时候我是个爱打架的孩子,生气时不喜欢吵嘴,喜欢像男孩子一样动手解决.其中的两次,至今想起来还很清楚.rn一次是和邻居家的两个孩子,他们一姐一弟,手里挥舞着拖布把儿那么长的木棒朝我冲过来时,嘴里哇哇叫着,一副电影里冲锋陷阵的战士们进攻的姿态.我向后退时,反手摸到身后的石墙,那一瞬间无路可逃的绝望,是我在少年时代体会到的最大恐惧.在情急之下,我顺手抄起身边的一根扁担,踢翻了两只空水桶,迎着他们抡了起来.与其说是我打赢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被我当时的样子吓坏了.那一次我大获全胜,从他们身边离开时,与其说是喜悦,
期刊
作家邵丽以前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诗集,对我们社的装帧设计一直很满意.当然,对一个小说家来说,最重要最令人期待的,还是长篇原创.六七年前她就答应过要给我们一部长篇,我们是年年催年年等,每次见面她也会主动提起,说还惦记着欠我们一部长篇,这成了我们共同的一个心结.
期刊
卡尔·雅斯贝尔斯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教育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rn若从哲学的视角看,尽管雅斯贝尔斯的地位显赫,声名卓著,但是,他能为人们所熟悉并进入大众视野,还是有相当难度的.然而,在大众的教育生活中,人们对他似乎没有那么陌生.近年来,人们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常常引用这么一段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引述人还会冠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为其出处.此处笔者不讨论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雅斯贝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