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创建识字袋为突破口,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觉识字的兴趣。以多元化的识字途径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以趣味化的识字成果展示激励学生主动识字;以科学化的评价方式巩固识字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袋 自主识字
创建识字袋,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识字教学改革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建立识字档案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建立班级识字档案袋
在识字教学阶段,每天由班级中两位学生负责制作教科书里认识的十个生字卡,早上时把字卡贴在“识字天地”中,利用上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带领学生认读;识字检查时,教师再采用多种游戏形式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学生正确认读后,将字卡装入班级识字档案袋,并授予小老师“识字小能手奖”。
2、建立学生识字档案袋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识字档案袋,分课内识字袋和课外识字袋。“识字袋”注重教给学生课内外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每天早上,同桌相互检查把能正确认读的生字卡装入课内识字袋,还不能正确认读的生字可待认识后在装进袋里。课外认识的生字(如报刊、课外书、招牌、商标等),可以剪贴在卡上或由爸爸妈妈写在卡上,到校后读给同桌听一听,装入课外识字袋。定期进行交流,看看谁是课外识字明星,给予“识字明星奖”,真正使学生有了日常识字的习惯和兴趣,在多读多认中提高了识字量。
二、识字途径多元化,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摆脱课堂的束缚,鼓励孩子们在交际、生活、阅读中开动小脑筋识字,这样一来识字自然就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和学习中去,孩子们自然兴趣大增,纷纷以多识字为荣。
1、布置识字王国
班级后面都有一块黑板,我便利用它布置“识字王国”,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内的生字,更多地接触课外碰到的一些生字。在一段时间的尝试中我们发现,如果只是单一的把生字贴在识字栏中,时间一长久,学生就缺少兴趣,课间对生字熟视无睹,也很少有孩子会去读去记,如何布置能吸引他们关注的识字栏呢?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专栏” 学生特别感兴趣,下课了,就叽叽喳喳的挤在识字栏前,争着议着,效果特别好。
2、在收集中识字
识字袋更多地是用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凡是遇到感兴趣的生字,学生会主动将生字制作成识字卡,放到自己的识字袋中;也可以收集商品包装袋,包装袋上的字会认后也放在识字袋中。教师引导学生定期整理,这一段时间认识了哪些生字,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借助小小的识字袋,激发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学习生活中的汉字,能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用最适合每个字特点的识字办法识记。学生们对这一识字活动中十分感兴趣,他们完全成为了识字的主人,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自主识字的习惯。
3、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店、学校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上、广告上的汉字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如在教学《语文天地》中认识牌匾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去认识路标及牌匾或街头广告上的生字。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也可引学生到自选商场走一走,多多认识商品包装上的汉字。让孩子们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4、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认字、写字、用字。因此,班上的孩子们每天都能用上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刚开始的生吞活剥式的阅读到现在一拿到一篇短文,用不了几次的阅读,就能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一年级的孩子能自己阅读《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安徒生童话》等书籍,读还常常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大声朗读《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等。现在班级中有学生能背诵五六十首的古诗,有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二、三十首古诗。哪怕是一些平时识字能力不强的孩子,据家长反映,也都养成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也能背诵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一些古诗了。
三、识字成果展示趣味化,激励学生主动识字
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被激发以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充分表现、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班级设置了“展示台”定期展出孩子们的识字成果。有的展示台刊出孩子自己办的识字报,这些识字报形式丰富多样。如:《一路高歌》专门收集孩子在课外学会的儿歌,颇具诗刊风范;《昆虫世界》以剪报的形式收录各种昆虫的图片名称,生活习性,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展示台还展出孩子们利用商品包装纸制作出的剪贴报,构思新颖、奇巧。有了这一让孩子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孩子们在课外识字的热情特别高涨,识字量也在不断增加。正是这识字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拥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四、测评方式科学化,巩固学生识字效果
创建“识字袋”有效摒弃了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单一评价的做法,更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对学生积累知识,树立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帮助。学生在自主识字过程中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学习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识字兴趣昂然高涨,识字量突飞猛进,能毫无障碍地阅读。学生快快乐乐识字,轻轻松松收获,好比插上了翅膀可以在语文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柳菊兴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袋 自主识字
创建识字袋,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识字教学改革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建立识字档案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建立班级识字档案袋
在识字教学阶段,每天由班级中两位学生负责制作教科书里认识的十个生字卡,早上时把字卡贴在“识字天地”中,利用上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带领学生认读;识字检查时,教师再采用多种游戏形式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学生正确认读后,将字卡装入班级识字档案袋,并授予小老师“识字小能手奖”。
2、建立学生识字档案袋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识字档案袋,分课内识字袋和课外识字袋。“识字袋”注重教给学生课内外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每天早上,同桌相互检查把能正确认读的生字卡装入课内识字袋,还不能正确认读的生字可待认识后在装进袋里。课外认识的生字(如报刊、课外书、招牌、商标等),可以剪贴在卡上或由爸爸妈妈写在卡上,到校后读给同桌听一听,装入课外识字袋。定期进行交流,看看谁是课外识字明星,给予“识字明星奖”,真正使学生有了日常识字的习惯和兴趣,在多读多认中提高了识字量。
二、识字途径多元化,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摆脱课堂的束缚,鼓励孩子们在交际、生活、阅读中开动小脑筋识字,这样一来识字自然就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和学习中去,孩子们自然兴趣大增,纷纷以多识字为荣。
1、布置识字王国
班级后面都有一块黑板,我便利用它布置“识字王国”,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内的生字,更多地接触课外碰到的一些生字。在一段时间的尝试中我们发现,如果只是单一的把生字贴在识字栏中,时间一长久,学生就缺少兴趣,课间对生字熟视无睹,也很少有孩子会去读去记,如何布置能吸引他们关注的识字栏呢?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专栏” 学生特别感兴趣,下课了,就叽叽喳喳的挤在识字栏前,争着议着,效果特别好。
2、在收集中识字
识字袋更多地是用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凡是遇到感兴趣的生字,学生会主动将生字制作成识字卡,放到自己的识字袋中;也可以收集商品包装袋,包装袋上的字会认后也放在识字袋中。教师引导学生定期整理,这一段时间认识了哪些生字,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借助小小的识字袋,激发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学习生活中的汉字,能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用最适合每个字特点的识字办法识记。学生们对这一识字活动中十分感兴趣,他们完全成为了识字的主人,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自主识字的习惯。
3、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店、学校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上、广告上的汉字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如在教学《语文天地》中认识牌匾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去认识路标及牌匾或街头广告上的生字。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也可引学生到自选商场走一走,多多认识商品包装上的汉字。让孩子们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4、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认字、写字、用字。因此,班上的孩子们每天都能用上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刚开始的生吞活剥式的阅读到现在一拿到一篇短文,用不了几次的阅读,就能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一年级的孩子能自己阅读《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安徒生童话》等书籍,读还常常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大声朗读《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等。现在班级中有学生能背诵五六十首的古诗,有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二、三十首古诗。哪怕是一些平时识字能力不强的孩子,据家长反映,也都养成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也能背诵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一些古诗了。
三、识字成果展示趣味化,激励学生主动识字
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被激发以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充分表现、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班级设置了“展示台”定期展出孩子们的识字成果。有的展示台刊出孩子自己办的识字报,这些识字报形式丰富多样。如:《一路高歌》专门收集孩子在课外学会的儿歌,颇具诗刊风范;《昆虫世界》以剪报的形式收录各种昆虫的图片名称,生活习性,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展示台还展出孩子们利用商品包装纸制作出的剪贴报,构思新颖、奇巧。有了这一让孩子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孩子们在课外识字的热情特别高涨,识字量也在不断增加。正是这识字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拥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四、测评方式科学化,巩固学生识字效果
创建“识字袋”有效摒弃了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单一评价的做法,更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对学生积累知识,树立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帮助。学生在自主识字过程中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学习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识字兴趣昂然高涨,识字量突飞猛进,能毫无障碍地阅读。学生快快乐乐识字,轻轻松松收获,好比插上了翅膀可以在语文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柳菊兴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