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探路利率市场化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种迹象显示,国债期货的推出可以说是应运债券投资人管理利率风险的诉求而生。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阔别17年,曾令人谈虎色变的国债期货会龙年如此迅速的卷土重来。这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的首个产品——股指期货推出的情形大相径庭。后者经历四年的仿真交易终与投资者见面,以至中金所不得不空转多年。
  “现在看来,所有困难都不是困难。这个从中金所成立之初就研究的产品,一直没有明确推行的时间表,如今因为证监会转换了思路,突然获得了加速度。”某期货公司总经理慨叹。
  这主要源于,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日益成熟,二级市场交易日渐活跃,国债存量规模大幅扩大,利率市场化取得长足进展;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运行,为国债期货的推出扫清法律障碍、积累了宝贵经验。
  
  水到渠成
  重启国债期货的条件是否成熟?当年“327”国债事件的亲历者、现海通证券副总裁李迅雷坦陈,现在正是推出国债期货比较合适的时机。“一方面,现在国内的金融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了,这个时候国债期货对市场的冲击就比较小了。另一方面,当初国债期货暂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风控机制不健全,但现在已经比较健全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现货市场的规模也非常大了。”
  权威数据显示,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前四年间每年国债发行40亿元左右。到2011年9月底,我国可流通国债余额达到6.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六,约是1995年国债期货试点时期国债存量的60倍。当前,我国国债余额约占GDP的16%。从国际经验看,现阶段的国债存量规模已经能够保障国债期货的平稳运行。
  同时,从1997年到2010年,国债现货市场总交易量大幅增加,流动性日渐增强。1997年,银行间市场国债交易量仅4亿元,到2010年,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增长至74756.69亿元,增长1.71万倍,而上交所与深交所的国债交易量分别为798亿元和57亿元。
  提及“327”事件是否会重演,是否仍然对现在的金融市场残存负面影响时,李迅雷认为,应该已经没有遗留的负面影响了,“首先,327事件已经过去17年,当时的国债期货市场非常小。此外,我们已经有过股指期货的试点了。股指期货也是属于金融期货,运行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生过重大金融事故,可以说给国债期货的顺利重启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则认为,重启国债期货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国债期货本身只是一个金融工具,金融工具要放在大背景,包括经济背景、政治背景以及制度背景下才能论证它是不是合适或者时间点有没有成熟。”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经济跃居全球第二,中国的资本和企业自然要面临一个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包括宏观的风险、金融的风险,同时面临历史上的大机遇和历史上的大挑战。金融衍生品市场从宏观来讲,对于对冲和管理外部和内部的宏观金融风险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年国债期货市场混乱的关键原因是在于:包括国债在内的所有利率都没有实现市场化,而且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建立,CPI的稳定机制根本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利率期货,它基本上不具备发现价格功能。而现在的市场跟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监管方面也累积了大量经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曹红辉博士对此持有类似的看法。
  值得一提是,目前财政部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并对1、3、5、7、10年期关键年期的国债品种采用定期滚动发行制度。国债管理体制、发行机制、交易方式改革所带来的国债市场效率的提高,以及国债发行期限结构的完善,使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连续性增强,基准收益率曲线基本形成。
  
  应运而生
  种种迹象显示,国债期货的推出可以说是应运债券投资人管理利率风险的诉求而生。
  曹红辉告诉《金融理财》记者,由于缺乏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各参与主体在债券熊市中总有“如履薄冰”之感。对于债券投资人而言,管理利率风险已迫在眉睫。
  截至2012年1月,我国以资本市场口径(1年以上)统计的存量债券规模高达18万亿,剩余期限在3年以上的存量规模为13万亿,且平均期限在6.5年左右。倘若市场利率上行50基点(2011年7-8月的实际情况),按市值评估,全部市场成员将至少损失3000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将损失2000亿元,保险公司损失700亿元,基金损失300亿元,券商损失30亿元。显然对于任何一类机构而言,其损失都是惨痛的。
  “表面上看,存贷差带来高利润,其实资产以万亿计的银行隐藏着很大的系统性风险。老百姓没有十年的存款,而企业每年都要贷,加上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的需求,甚至个人房贷在房价下行时也会有风险。这些不良资产,将来都是需要利润来化解的。如果利率不往市场化方向走,银行的风险就会很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
  美国1976年推出世界首个国债期货合约,1982年完成利率市场化;日本1985年推出首个国债期货合约,1992年到1993年间完成利率市场化。如果中国从现在开始用七八年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意义非常大。“国债期货对期货行业来说,只是一个新产品,但对银行而言,却是系统风险的降低。”
  2011年,我国银行间市场共发行债券1626只,总发行量7.5万亿,企业发行主体接近1000家。无论市场身处何种境况,都有大量的发行人存在债务融资的需求。但是在债券熊市中,难免会遭遇诸如流标等发行困境,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导致发行人无法对募集资金的成本和时点形成稳定预期,进而增加了融资成本,妨碍了资金的正常募集与使用。
  有效揭示和管理利率风险对于引导政策预期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债券现货市场很难迅速揭示这种风险变化,现券市场的场外交易形式以及离散的成交导致信息总是分散在市场的各个角落,其揭示信息的效率要弱于场内工具,而且“看空而不能做空”的现券市场使得投资者不能充分表达对于经济的预期。
  反之,国债期货在揭示信息、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上具有较强的优势。针对美国、欧洲、台湾地区的多份实证研究表明,国债期货由于场内交易、价格连续、流动性好以及保证金交易等优势,其价格变化往往领先于现货价格,而且由于存在做空机制,使得各类投资者均能够充分表达对经济和利率的预期,能够高效充分地揭示利率风险。
  此外,国债期货合约本身反映了即期利率的远期价格,不同期限的国债期货合约将完善利率的期限体系,从而形成连续的利率预期,无论是对于货币政策的执行还是投融资决策均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验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为了治理国内经济以及在汇率自由浮动后稳定汇率,西方各国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导致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剧烈。
  197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国债期货合约。国债期货一经推出,就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十分活跃的短期利率期货。目前,利率期货的成交金额在全部金融期货中的占比基本保持在90%左右,而国债期货占据绝对比重。
  由于国债期货在规避利率风险、价格发现、促进现货市场发展等方面表现卓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快速的发展势头,其一度成为了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举措。2008年金融危机中,有国债期货的国家的国债价格波动率明显偏小。2010年美债危机中,美国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均在剧降之后大幅上扬,彰显了市场广泛的套期保值心理。
  直接经受1998年金融风暴冲击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当年也几乎很快推出了国债或其他利率期货产品,以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国债或政府公债期货产品。除我国之外,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都推出了自己的国债或其他利率期货产品。
其他文献
有人认为,国债期货一手合约保证金3万元,意味着交易门槛低,不像股指期货资金门槛高达50万元,将97%以上的A股市场投资者拒之门外。    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前,不少人担心会对股市资金面带来冲击,如今又轮到了国债期货。众所周知,杠杆型金融衍生品是余波未了的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而高倍杠杆和专业能力的缺失,是否使得普通投资者离风险更近,又一次增加了市场的风险?机构是否又多了一个可以翻云覆雨的工具? 
期刊
2010-2011年,在整个基金行业异常疲弱的背景下,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产规模却连年保持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增幅。数据显示,中银基金2010年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率达34.94%,2011年除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外,仅有9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逆市增长,其中,在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基金公司中,仅中银连续两年逆势逆市增长。  这一进一退的巨大反差,正好印证了基民对该公司长期稳健表現的认可。尽管中
期刊
期货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而不是大众性的投资工具,什么样的需求运用什么样的投资工具是理财的一项基本原则。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连续运行10多个交易日了,其正式上市也是大势所趋。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参与国债期货呢?操作上又以何种策略为好呢?  “期货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而不是大众性的投资工具,什么样的需求运用什么样的投资工具是理财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散户而言,一般债券持有量很小,而且基本是到期兑
期刊
廖女士,32岁,做人力资源工作,年收入税后15万元。先生,40岁,外企任职,年收入税后60万元。各种保障齐全。  大儿子8岁,读小学,每年学费和生活费支出需4万元。小儿子2岁,在北京出生。  先生此前一直在美国工作,三口在美国买了保险,可以报销所有疾病,但是想换掉,希望用于购买大病、身故和养老保险的保费。  活期存款90万元,股票50万元,投资朋友公司200万元,年分红约10万元。每月生活费600
期刊
较之于白银期货、原油期货等从未上市过的新品,国债期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曾进行交易试点。    2月13日,时隔17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以下称中金所)启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这意味着这个自1995年就被打入冷宫的金融衍生品或重出江湖。  截至当日收盘,TF1203、TF1206、TF1209三个合约较首日基准价全线上涨,成交极为火爆,共成交52164手,总持仓为14745手,而总计成交金额则高
期刊
蓝筹股是股市价值真正所在的表态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一般投资者不妨远离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股。    目前欧债危机暂时缓和,国内经济下滑的风险逐步降低,以及美国、欧洲股市持续走强,给沪深股市反弹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对于中线走势,我们依然持谨慎态度。而短期走势,上证综指已经摆脱3067点调整以来下降通道的束缚,尽管2132点反弹以来,没有可持续的热点板块,但从盘面看乐观机构似乎意犹未尽。  由于上市公司的
期刊
随着CPI逐步回落及政策面暖风频吹,若A股能在2012年绝地反击,理财市场的格局或生变。    2011年,A股重挫击破了理财市场的平衡,“天平”重重倒向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  WIND数据显示,2011年,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银行理财产品和各类信托产品均较2010年增长约1倍。与此同时,理财市场的另外三大豪门——基金、券商和私募黯然失色: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快速缩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
期刊
近期的反弹行情走得颤颤巍巍,市场欲跌还涨,热点此消彼涨,大盘的底部却在犹豫中不断抬高,每次要破位时好像都有神奇之手化险为夷。    一年之计在于春,A股历年有“元月效应”、“春节效应”与“上半年效应”。近期的反弹行情走得颤颤巍巍,市场欲跌还涨,热点此消彼涨,大盘的底部却在犹豫中不断抬高,每次要破位时好像都有神奇之手化险为夷。  原因不难理解。其一,龙年伊始,工业生产、贸易以及旅游,各行业逐渐触底带
期刊
A股风云再起,各方资金蠢蠢欲动,特别是去年惨遭市场蹂躏的职业炒家,痛定思痛,准备在今年打场翻身仗。    A股风云再起,各方资金蠢蠢欲动,特别是去年惨遭市场蹂躏的职业炒家,痛定思痛,准备在今年打场翻身仗。目前,他们的策略已初显成效,只是战术弱点开始暴露。这些职业炒家能否演绎“王者归来”,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火线重生  熬过去年黯淡时光,今年以来熊京(化名)又开始“牛”起来。  熊京是做“事件
期刊
按股票的行业类别及市值大小划分,当前A股的蓝筹股大致可分为两类,即“深蓝”与“浅蓝”,对二者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监管层近期表示,蓝筹股显示出罕见投资价值。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蓝筹股的界定方式也出现一定变化。按股票的行业类别及市值大小划分,当前A股的蓝筹股大致可分为两类,即“深蓝”与“浅蓝”,对二者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无论是“深蓝”还是“浅蓝”均具备较高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