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会: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方式的改革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24日,位居全球财富500强的维亚康姆宣布与北京电视台结盟,合作制作中文电视节目.维亚康姆的举动反映了外资传媒机构进军国内广播电视领域的加速趋势和推进特点,这是继去年开创境外媒体落到内地的先例后,其在中国内地的又一轮抢摊行动.除了北京电视台外,维亚康姆还与上海文广集团和中央电视台也建立了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关系,一时间,中国电视节目市场风起云涌.这样的合作对2005年乃至以后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意味着什么?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我国相关政策环境的迅速改善和电视节目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在西方科学主义观念的主导下,“五四”时期形成激进的反传统和重估传统价值的思潮,间接促使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勃兴。“求是”与“致用”是传统与现代之矛盾的派生物,贯穿了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书写,并在其书写路径、运思模式和理论品格上造成大量的问题。其争论点在于,贯彻历史主义的“求是”原则,就必然要求在文学观上采取多元、多样化的立场;主张科学主义的“致用”原则,又会偏离文学批评史的客观性。陈钟凡提出“历史的批评”,郭绍虞主张“批评史路径”,罗根泽倡导“原理路径”,他们都侧重于历史主义的“求是”原则;胡适的整
摘要:美国营利性大学是继公立、私立高等教育之后的又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两方面审视美国营利性大学。在经济效率上,以校方和学生两者为主体来分析;在社会公平上,美国营利性大学是实现其高等教育公平的隐形推手。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美国营利性大学;经济效率;社会公平  作者简介:肖磊(1983-),男,安徽界首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
我国自晚清民初以来,中外文化便开始了不断“磨合”的曲折历程,并在此后百余年间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复杂性的“文化磨合思潮”,这种思潮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社会主义文化运动及相应的文学现象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磨合思潮”的深入发展,我国“新世纪文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体现出有容乃大的文化气度,但同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二元对立思潮。这种意在抵御“文化磨合”的思潮不仅妨害“大现代”文化创造,也对“大现代”文学创作产生消极影响。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从课程设置方面、教学管理方面和学生选课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团队授课、选修与必修同课堂、运用科普教育基地构建特色通识选修课
产业政策发力,推动广播媒体迈向新台阶.广播业不仅在事业上继续进步,而且在产业经营的道路上已经起步.收听率上升,广告实行代理制,多种联合开始,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经营
期刊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管理行政化,学生学习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权变理论指导大学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