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统计经验模式研究

来源 :空间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武汉电离层现象台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0-1990年)的实测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了武汉地区的一个TEC经验模式.模式很好地再现了武汉地区的TEC观测值.其预测误差在太阳活动高年稍大,低年较小;在春秋两季稍大,冬夏两季较小;在当地时间白天和傍晚稍大,夜间和早晨较小.此外,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式IRI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模式预测的TEC值更接近于实际观测结果.同时,本文也初步探讨了TEC的半年变化特征和冬季异常现象.
其他文献
地球磁层中的电场是磁层等离子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常用的磁层电场为均匀晨昏电场和投影电场.本文假定磁力线为电场的等位线,地球电离层电场看做磁层电场沿磁力线在电离
This paper seeks to identify errors made my English majors in academic writing so that preventive measures such as effective pedagogic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a
反作用轮系统是影响航天器姿控系统精度的主要扰动源之一.建立反作用轮扰动模型的目的是预测扰动对航天器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和隔离系统.基于反作用轮的扰动实验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于2007年09月18—22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1个单位16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1篇,其中13
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多数高职院校二者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安排在不同学期完成教学。本文分析了PRETCO作为二
神舟4号(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4留轨舱上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入轨,在在轨运行的前3个多月中,正值地球南半球处于夏半球季节,并发生了多次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SZ
对姿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做了深入探讨.首先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即利用微机组网协同工作来完成通常由昂贵的工业实时仿真系统才能胜任的任务.进而讨论各主要组成模块在工程研制
Early in 1994, sponsor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nd then the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China (SSTC, now Ministry of Sci ence and
期刊
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运动飞行器与周围等离子体,在近尾区内非稳态非线性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了场和密度扰动的分布.结果显示,由于场的塌缩效应,在飞行器的近尾区,形
利用二维混合数值模拟研究了有速度驱动、低等离子体β值情况下的磁场重联过程,结果表明磁重联过程可以产生Alfven波,该Alfven波动对重联区中的新生离子作用,使得新生离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