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大总校移驻浆水办学的前提基础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11月-1943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转移到邢台西部浆水一带办学,浆水是抗大总校敌后办学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究其根源,在抗大总校到达之前这里已经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在“反摩擦”斗争中进一步巩固的抗日民主政府是抗大总校长期驻留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基础;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良好人文资源,是抗大总校长期驻留的必要前提和群众基础。
其他文献
农民转化教育是动态发展的概念,以实现农民身份、经济、心理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农民转化教育以保障农民的发展权和可行能力为终极价值追求、农民利益至上为核心原则、符合
社会的发展,经济是重要的推动力。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由城市到乡镇,改革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显而易见。并影响着广大农村的面貌,出现农村发展的城镇化趋势,这样的变化
近年来,邢台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流转规模和流转率明显提高,流转成效显著。与此同时,邢台市在农地经营权流转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充分发
近些年红色文化的价值凸显,河北邢台县浆水一带曾是抗大敌后办学总校的驻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以抗大陈列馆为依托的抗大“小长征”一个集旅游、研学、素质拓
把全球化看作是各国经济互联互通、日益交融的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实现模式,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模式,由西方国家主导,最显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