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圣乔治呼吸问卷及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对206例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患者自我效能及3个维度(呼吸症状管理、情绪及体力活动)、SGR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男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RC级别的男性患者在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患者自我效能中环境/温度维度、SGRQ得分在不同MRC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自我效能总分及其他4个维度得分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自觉呼吸症状程度更严重、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水平更低、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更差; MRC级别对女性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这提示我们在为COPD患者提供教育及管理实践时应关注性别差异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注重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因素,进而减轻负性情绪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性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一种常见病,在全世界范围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COPD患者因气流受限,生活自理及活动能力受限,导致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下降。国外有研究表明[1],COPD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住院率及死亡率已超过了男性,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水平更高,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生存质量更差,而国内很少有类似报道。本研究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圣乔治呼吸问卷及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 MRC评分)对206例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性别差异对患者呼吸症状、自我效能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COPD患者206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②无意识障碍,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呼吸系统其他疾病,如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②心脑肾、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患。
  206例门诊COPD患者中:男性107例(51.9%),平均年龄为(73.14±7.08)岁,体重指数(BMI)为(20.44±2.85)Kg/cm2,COPD病程为(17.91±0.57)年, MRC评分为(2.14±0.97)分;女性99例(48.1%),平均年龄为(72.88±7.02)岁,体重指数(BMI)为(22.17±4.55)Kg/cm2,COPD病程(15.15±0.35)年,MRC评分(2.94±0.96)分。两组患者间MR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上述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1)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MRC评分)[3] 。MRC评分是患者主观性自我感觉评分标准,反应呼吸困难水平。该量表共5个选项,分值为0-4分,其中MRC 0分为轻度,MRC 1分为中度,MRC 2-4分为重度。(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hinese Self-efficacy Scale, CSES)[4] 。该量表是由西方学者 Wigal JK等人编制,由香港理工大学黄金月教授翻译成中文版,并进行了信度(0.88 )和内容效度(0.74)的验证。量表分为 5个维度,31个条目,即呼吸困难管理、情绪、体力活动、环境/温度、安全行为。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点评分(1-5分),分值越高,患者避免或应付呼吸困难的自信心越高。(3)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5] 。该问卷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专用健康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目前通用的问卷形式共50项,分症状、活动能力、社交心理影响和总分4部分,每部分含若干项目,分值范围为0~100,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差。
  1.2.2 调查方法
   由专职调查员在征求门诊COPD患者知情同意后,按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填写,读写困难者,则由调查员逐字逐句翻译后协助完成。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20份,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为84.0%。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不同性别COPD患者MRC等级、自我效能及SGRQ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t检验;不同MRC级别对男女患者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影响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VOVA),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MRC级别、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的性别差异分析
   表1结果显示,男女性别患者MRC级别、自我效能总分及3个维度(呼吸困难管理、情绪、安全行为)、SGRQ总分及各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我效能其他2个维度(体力活动、环境/温度)无显著影响(P>0.05)。
  表1:本组患者MRC级别、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间性别差异比较(n%, X±s)
  
  2.2 不同MRC级别分别对男女COPD患者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的影响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不同MRC级别的男性患者在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患者自我效能维度(环境/温度)、SGRQ总分及维度(症状及活动能力)得分在不同MRC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我效能总分及其他4个维度、SGRQ维度(社会心理影响)得分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及表3.   表2.本组男性患者MRC级别对自我效能及SGRQ的影响(n=107, X±s)
  表3.女性患者中MRC级别对自我效能及SGRQ的影响(n=99,X±s)
  3. 讨论
  3.1 性别差异对COPD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MRC级别、自我效能及SGRQ得分在男女性别间存在差异,尤以对情绪和社会心理影响维度影响显著(P<0.01),进一步分析,女性患者MRC评分、自我效能总体得分较男性患者偏低,而SGRQ及各维度得分偏高,这表明女性患者自感呼吸困难症状水平较男性严重,对避免或管理呼吸症状的自信心不足,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较差。这与国外某些研究结果一致[6-7]。本研究发现女性患者在情绪及社会心理活动较男性患者更具有不稳定性,常将自觉症状效应强化,即轻微呼吸不畅即引起强烈的不适感,因活动受呼吸症状的影响更易产生逃避或畏惧心理,活动能力下降。但可能受先天因素影响,女性患者在应对自然或生活习惯等疾病诱因时表现出较男性患者更高的自信水平,如在环境/温度、饱餐或暴饮暴食等维度得分较男性偏高。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为COPD患者提供教育及管理实践时应关注性别差异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注重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减轻负性心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3.2呼吸症状对不同性别COPD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不同MRC级别对男女性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影响存在差异,男性患者随MRC等级的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逐渐降低,而女性患者自我效能受呼吸症状水平影响效应总体呈抛物线样变化,即自我效能水平:MRC中度患者>轻度患者>重度患者,这提示我们呼吸症状中度患者对疾病管理及控制的信念较强,而轻度或重度患者对控制及管理症状的自信心相对不足,这可能与病情较轻患者易忽略疾病进展动态,抱有无所谓态度,而呼吸症状严重、活动明显受限的患者因挫败经验无法预见康复效果,而对症状管理失去信念,因此对这类女性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我们应重点关注,适当的提供心理干预,已减少心理因素对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MRC中度患者是健康教育及管理实施的适宜人群,对这些患者应尽早积极干预,以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进而获得健康功能。
  3.3呼吸症状对不同性别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COPD患者SGRQ及各维度得分随MRC等级均呈现上升趋势,即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差。进一步分析,男性患者不同MRC级别间的生存质量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患者社会心理影响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女性患者社会心理受呼吸困难症状影响更为显著。呼吸困难症状是COPD患者经历的最恐怖的体验,常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及社会心理状态,研究表明[8]负性心理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阻碍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建立,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我们应关注女性COPD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疾病控制及管理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平衡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Mannino DM,Homa DM,Akinbami LJ,Ford ES,Redd SC.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1971-2000.MMWR Surveill Summ 2002;51:1-1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2007,46(3):254-261.
  [3]陈茂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07-108.
  [4]Wong KW, Wong FKY, Chan MF.Effects of nurse-initiated telephone follow-up on self-efficacy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5,49(2):210-222.
  [5] 陈浩.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价值.安徽医学杂志,2014,35(8):1052-1054.
  [6]Di Marco F,Verga M, Reggente M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PD patients :the roles of gender and disease severity. Respir Med 2006;100:1767-74.
  [7] Laurin C ,Lavoie KL ,Bacon SL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COPD .Chest 2007;132:148-55.
  [8].de Torres JP, Casanova C, Hernandez C, et al. Gender associated differences in determinant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PD: a case series study.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06;4:7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患者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危症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检验,观察组采用分析血气后剩余的动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和患者的抽血量。结果: 采用动脉血剩余血需采血2.5ml,采用静脉血分析需采血9ml,两种标本
期刊
摘要:目的:从医院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发生变质的条件出发,对水分、光照、光线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保存的方法。方法:将我院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取分类贮存、低温贮存、封闭贮存、人工管理等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状态下自然贮存的方式。结果:一年内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实验组所贮存的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训练环境、功能训练、低频脉冲电治疗、特殊教育)和普通脑瘫患儿常规治疗。在治疗结束时评价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8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及围产儿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时间分为孕前诊断组40例,孕中晚期诊断组42例,对两组孕妇和围产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孕前诊断孕妇组出现妊娠高血压1例,早产1例,胎儿窘迫1例;孕中晚期诊断组,子痫前期5例,妊娠高血压4例,产后大出血3例,早产5例,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35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均给予CBP治疗。结果:成功治愈26例,占74.29%;死亡9例,占25.71%;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  Abstract:objective inv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份——2014年5月份接诊1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中,利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凝血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有的患者梗死行管血流分级为Ⅲ级,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长托宁与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抢救的2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救治经过。其中11例患者接受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为观察组;另外9例患者接受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次数少,症状消失时间短,ChE恢复时间短及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
期刊
10月20日《新京报》报道,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发微博,悬赏10万元挑战中医能否“诊脉验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杨桢迎战。挑战内容:中医脉诊妊娠与否,随机盲法测试,准确率超80%为胜。  杨桢接受挑战后称,希望这只是他与阿宝两人间的较量,不要升级为中西医之间的斗争。杨桢的这个美好愿望让人敬佩,但中西医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拿“把脉验孕”来说,阿宝不是第一个质疑的西医,而杨桢也明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价经骶椎前间隙轴向融合术的术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骶前间隙轴向融合术的患者32例,在1、6、12个月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前凸角、椎间孔高度以及观察患者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前凸角、椎间孔高度测量值术前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与6、12个月测量值有显著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穿孔处置管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3年我院腹腔镜下结肠穿孔处置管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诊断性结肠镜检结肠穿孔12例,治疗性结肠镜检结肠穿孔6例。结果: 本组16例均经腹腔镜结肠穿孔处置管治愈,2例结肠穿孔破口较大中转开腹近端造瘘,术后未发生肠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置管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