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川村

来源 :旅游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落依山势呈阶梯状分四层排列,沿溪呈东西向弧形延伸;建筑单体为1—2层的木石结构,房屋户户相连,前后相通;大多数屋瓦由石板岩铺盖而成,村内通道、小溪的驳坎和墙基也多为板岩,故称为“石板房”。一条小溪绕村半圈流出峡谷,溪水清澈,长流不竭,溪流上以前建有两座吊桥,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小溪上村民搭建了晾晒东西的竹木平台,很有特色。株川村已被临安市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落履历】
  地址:浙江省临安市岛石镇
  村落建成年代:具体建村时间不详,相传明朝末期,安徽绩溪高姓后裔来此定居。
  传统建筑数量:株川村现存50多幢石板屋,保存较好的石板屋有39幢,其中28幢仍有人居住。
  目前常住人口:100多户(约380人)
  非遗项目:无
  【三大传统】
  传统特产:山核桃、柿子。
  传统习俗:无
  传统建筑:古村落依山而建,据说当年交通闭塞之时,无法将修建房屋的瓦片运入,只好就地取材,用山上采集的片石做瓦,墙基用板岩铺设,形成一片独具特色的片石屋。片石屋从山脚到山腰共五排,呈扇形排列,每排房屋前都保留有完整的石板古道,每层之间又有上下相连的通道,顺着古道穿行在村落中,有种在时光里穿行的感觉。
  【访村攻略】
  自驾线路:从杭州出发,沿杭瑞高速至龙岗口子下道,然后沿209省道一直行驶,出前山隧道后50米处右边有一个小豁口便是村庄入口。株川村口并無明显标志,全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
其他文献
后沟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村庄建筑沿河岸依山势而建,保留了砖窑三合院、四合院、独立式窑洞等大量古建筑,以及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村中精巧别致的古戏台、观音堂、菩萨殿,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村落履历】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村落建成年代: 后沟村起源无证可考,从考古发现的一块唐代墓志铭可推算建村约为公元819年。  传统建筑数量:后沟村的民居为穴居和半穴居的窑洞,院
期刊
寒残一叶,旅行家、摄影师、自媒体人。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搜狐旅游金牌自媒体人,携程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今日头条、网易号、凤凰号、企鹅媒体、一点资讯、北京时间、UC云观、百度百家等自媒体人。携程网、途牛、去哪儿、驴妈妈、同程旅游、艺龙网旅行家。新浪网、凤凰网、网易名博。乐途旅游、博客中国、青驿网专栏作家。  培田客家古村落位于福建省闽西连城县宣和乡境内,是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
期刊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村落是无可替代的人文豐碑,这些古村落依旧保留着原生景象,村民们过着古朴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时光的流逝,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印迹正在慢慢地消失:有些古村落因地处偏远而逐渐没落消亡;有些古村落的大多数村民纷纷离开世居的村落,村中只有老弱妇孺留守;还有些古村落虽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种种原因,依旧荒凉破落……古村落的保护日趋迫切,本期专题特选取20个全国即将消逝的古村落,将
期刊
『世外桃源』是一個梦,一个遁世隐居的梦。从东晋陶渊明开始,一梦千年。如今,『桃花源』已是一种情结。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散落着众多的古村落,因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丰富多样而表现得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间的净土 、心灵的家园,给世人编织着一个个『桃源梦』。  如果你渴望寻找一个恰似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理想景观——『桃花源』,那么,请前往这里吧——明月湾、查济、白哈巴、犀牛寨、樟
期刊
渼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部富水河畔,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汇发达的古代商业文明以及红色文化于一体。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数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无不隐含了庐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庐陵文化的精深博大和熠熠风采,更记录着这块红土地的沧桑岁月。  【村落履历】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  村落建成年代:南宋初年  传统建筑数量:全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3
期刊
【摘要】首先对相关理论与概念进行分析界定,这是研究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论文通过系统阐述产业集聚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产业集聚、产业集中和产业集群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比较和关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的概念和内容,划分旅游业集聚类型。同时,又根据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内涵,比较分析了旅游业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非旅游业与旅游业集聚、旅游流集聚与
期刊
青瓦、粉墙、栗色窗,天井、内廊、对称房……这就是位于重庆涪陵西南的大顺村特有的移民建筑群。自明清时代起,南北方的居民不断移民入川,不但带来了各地的生活方式,更是为远在涪陵西南的大顺村带来了闽、粤、湘、鄂、渝、黔、滇等地的特色建筑元素。  【村落履历】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  村落建成年代:早在东汉时期已有人类居住,明清时因大顺兴场而得名。  传统建筑数量:大顺乡境内现有保存完好的碉楼、土楼特
期刊
小重山,《搜狐新闻》、《今日头条》、携程旅游等平台自媒体,天涯社区旅游达人。自助旅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羊城晚报》《环球人文地 理 》《风景名胜》《神州民俗》等多家报纸和旅游摄影杂志特约撰稿人,已出版《伊朗,五月的蔷薇》《去印度,与诸神同行》《去缅甸 ,带上佛的微笑》《奔向湄公河》《背包东南亚》等系列图书,与人合著体验式旅行笔记《悠然三明》。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及平坝、镇宁等
期刊
大城所村位于饶平县东南沿海的所城镇,供图/ 所城镇人民政府时过境迁,大城所作为官方防御中心的历史已经远去,今天城内居民也卸去军队的身份,同饶平南部的居民一样,讲着潮州话,过着安静祥和的乡村生活。不过,遗留的城墙、规整的石板街、一些古城的遗迹让访者可以窥探和想象其昔日的景观。  【村落履历】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  村落建成年代: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传统建筑数量:不详  目
期刊
松岭屯位于长白山余脉——老岭,几年前还是一个不被外人知道的小山村,现在每年都会有无数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有“中国雪村·水墨松岭”的美誉。松岭屯一年中有将近半年的时间被皑皑白雪覆盖,整个山村银装素裹,蜿蜒的篱笆在白雪中展现着黑色的线条,错落有致的民房点缀在白雪之中,牛爬犁碾压出的小道在雪中留下深深的印痕。2014年,松岭屯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旅游局等7部委联合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履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