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和节日活动的有机整合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从原始人类就开始的视觉感受引发的造物转换活动(创造行为),是人类改善生产环境,更好地生活、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我国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欧洲的洞穴壁画……美术是什么?提到这个问题时,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画画、捏橡皮泥等,这是对美术教育的误解。那到底什么是美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术的核心素养,且包括图像识图、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3-6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道:“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创造美。 ” 美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存在;要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环境、节日元素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以节日为载体,让幼儿在节日活动中感受美、享受美、运用美,这是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将美术教育与节日活动有机整合,幼儿不仅能感受到节日的浓郁氛围,还能激发他们对节日美术创作的兴趣。
  一、感受节日的美
  中国的节日,洋溢著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发着勃勃文采精华的气息,闪烁着古国文明的灿烂。
  (一)了解节日
  每当提起节日,孩子们的心中总会有着一份期盼。每个节日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深邃的文化底蕴,也是甜蜜的向往与期盼。了解节日,了解其由来,是节日活动的基础。
  在每次的节日主题前,孩子会一起阅读了解节日的故事,如《年的故事》《元宵节的由来》等。会请爸爸妈妈帮忙上网查找关于节日的资料,会询问家人关于节日有什么传统习俗。并通过谈话活动,互相交流关于节日的讯息,让孩子们对节日的了解更加充分,只有了解了节日,才能深刻地感受、理解、表现节日的美。
  (二)感受节日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郭沫若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见,节日教育应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于是,我们取得家长们的配合,请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去商场、街道、公园、社区感受节日的氛围。元宵节,一起去灯街赏灯、一起去看捏面人、一起去看画糖画;国庆节,一起欣赏国旗装扮后的街道、一起去五一广场参加升旗仪式;端午节,一起去看爸爸们练习划龙舟、一起看奶奶们包粽子……教师们把孩子们外出参观节日的相片展示在活动室里,通过谈话活动、语言区域活动,引导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看到的节日的美景。
  二、表现节日的美
  美术是什么?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是建筑设计的美,可以是服装搭配的美,也可以是食物制作的美,既然美是无处不在的,那我们就尝试着通过多种渠道创作节日的美、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节日的美。
  (一)充分运用多种场地创作节日的美
  在户外活动环节,我们创设了写生区,让孩子们画下“节日的幼儿园”“好玩的节日游戏”;在区域活动环境,每到节日前后,总能看到孩子们在美工区创作与节日相关的美术作品;在集中活动中,开展节日主题创作“树叶贴画龙”等。这些活动,有的在班级开展,有的在走廊区域开展,有的在操场开展,有的在小花园开展,打破了美术活动的固有形式——美术活动主要在班级开展。这一变化让孩子们能在更宽松、更生活的情景下进行美术创作,孩子们也更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了。
  (二)多种形式展示节日创作的美
  美术创作如何展示,它只能贴在墙上吗?并不是,它可以是贴在墙上的,可以是挂在窗前的,也可以是用来玩的,还可以是吃在嘴里的……
  案例: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齐心协力,制作了长长的龙,在户外体育活动时,用长长的龙玩划龙舟的游戏,吸引无数中小班弟弟妹妹羡慕的眼光,那一刻他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还把龙舟借给弟弟妹妹玩,最后还开展了“划龙舟比赛”。
  三、有自主的美术教育
  以往美术活动,更多是教师出示一些范图,引导幼儿观察,而后孩子进行创作,创作的主题是教师定的,孩子们更多学到的是美术的技能。“把自主权还给孩子”这是现代教育一直提倡的。大班节日主题谈话案例:教师:今年的端午节你们想怎么过?幼儿1:剪个船,贴在班级外面。幼儿2:剪纸、剪粽子形状的。幼儿3:用毛线做一个爱心粽子送给老师,写“我要毕业了,老师辛苦了。”幼儿4:做香囊,写毕业的祝福,送给老师和小朋友。幼儿5:用我们的小手自己包粽子送给老师。幼儿6:要做一个大大的龙舟,可以玩划龙舟游戏。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尝试着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协商确定如何开展端午节活动,如何布置班级。这其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的美术创作内容也更多了,有的想剪纸,有的想做香禳,有的想制作大龙舟。在制作龙舟时,有的孩子用大大的排烟管当龙身,有的孩子用纸箱当龙身,有的孩子用布当龙身,制作的材料也因孩子的不同想法而产生不同。“自主”,让整个节日的美术创作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有机整合让美术教育和节日活动相得益彰,将枯燥烦琐的节日仪式变成一种对文化“美”的享受,对心灵的洗涤,才能既体现出传统节日的价值,又让美术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美术教育有机整合,植入孩子们的脑海里。让节日文化扎根于大众的心中,让美术教育浸润儿童的生活。
  注:本文为福州市仓山区2017年度立项的课题“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与节日活动的有机整合的研究”(课题编号:CJCG2017017)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其他文献
北疆特早熟棉区,棉花栽培技术措施中,密植是增产的关键之一,特别对增产霜前花,效果更好。据农七师小拐农埸调查,棉田密度4,000—10,000株的范围内,密度愈大,产量愈高:亩保苗4
国家“863”计划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基因抗虫棉在湖北省成功落户。据有关专家称,这一高新技术品种将从根本上消除棉铃虫在棉花生产中的危害。前不久,国家农业部、科技部
新疆生產兵團阿克蘇墾區勝利八場在烏克蘭0246號混什品種田間,發現了一株奇異的小麥。這株小麥共有六個分蘗,在主茎上抽出三個穗,均勻分佈在莖秆的四、玉、六节上,我們把它叫
黄麻南种北种的生产意义黄麻纤维柔软,吸湿性强,用黄麻制成的麻袋包装农产品及工业品,可以保持产品的干燥,麻袋也经久耐用,因此黄麻为我国目前主要麻袋原料作物。黄麻性喜高
电影《孔雀》作为顾长卫导演的处女作为他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大声誉,“姐姐”的人物形象更是历来分析解读的重点.而作为叙事性的电影文本,从地理空间、精神空间、历史空间三个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于1937年创作的话剧,这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一群生活在底层备受煎熬的小人物.在一群小人物中,有一个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赵师母.本文将从文本入
1956-1957年我们在孝感进行了水稻螟虫大面积彻底防治设计的研究工作,在孝感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试验研究,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 In 1956-1957,
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神话中的美好故事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雕塑家们塑造神的形象是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的,并赋予雕塑作品更为理想的、
目的:由于双季稻作的推广,稻田的利用遂成为重要问题。早稻能早割一日,晚稻即能早一日插秧,本试验目的即在明瞭早稻能提前几天收割,收割后如何放置、对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如
连江县敖峰人民公社有多年甘薯育苗经验,育出薯苗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外县。育苗品种包括黄金薯、发财薯等几个著名品种,这些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在闽东各县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