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下令暗杀李宗仁真相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醉“诚庐”领命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解放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蒋介石闻讯后火冒三丈。次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自杀身亡,并留下遗书,致言蒋介石:“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蒋感觉像缺了一个左膀右臂,不禁扼腕叹息。虽说烦心事接踵而至,可最让蒋头疼的还是李宗仁桂系势力的日益强大,经过再三思忖,蒋决定要铲除这个与自己有20多年金兰之交的兄弟!
   不久,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沈醉,接到保密局局长毛人凤的急电,要求其立即赴南京接受新任务。见是国防部保密局来电,沈醉不敢怠慢,简单打点一下行李便启程了,到南京后他被接到保密局外宾招待所“诚庐”休息。“诚庐”是保密局专门为中统局、宪兵司令部、国防部二厅等特务机关首脑开会用的,偶尔也招待美国特务头目。沈醉被破例接住到这里,感到很奇怪,同时也预感到任务的重要性。
   在沈醉到达南京的当天下午,毛人凤就到招待所交给他一项重要的任务——暗杀李宗仁!毛人凤和他谈了几句话,便邀请他一同去见蒋介石。
   在南京中央军官学校蒋介石的住宅里,毛人凤和沈醉等待了两个多小时,蒋介石才抽出时间接见他们。蒋介石示意他们坐下,语气温和地询问了沈醉云南站的工作情况及他的家庭情况,沈醉一一据实回答。
   话到深处的蒋介石突然话锋一转,将这次任务和盘托出,说叫沈醉主持这项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大局的问题。之后蒋介石夸口说共产党是迟早要打败的,而我党内部的捣乱比共产党更难处理,所以才采取这个办法,好使内部力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还说共产党之所以能打胜仗是只有一个敌人,而我们却有两三个敌人,几方面都要对付,困难就多得多。蒋一再说明这是关系到党国安危的大事,叫沈醉绝对不能向外泄露半点机密,一旦决定行动,便要绝对完成使命。最后蒋看着沈醉对毛人凤说:“这是我们最忠实勇敢的同志,他工作上生活上如有困难,你要尽力帮助解决。”毛连连点头称是。
  
  蒋桂陈年积怨
   蒋介石为什么要对李宗仁下毒手呢?原来,蒋和桂系宿怨很深,蒋李时分时合,矛盾重重。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独裁专制,排斥异己,引起多方不满,从那时起蒋和桂系关系便日趋恶化。当时桂系军队控制着南京四周的势力,白崇禧公开顶撞蒋介石,拒绝执行蒋给他下达的对武汉作战的命令。桂系“逼宫”是蒋介石下野的重要原因之一。蒋东山再起后,首先把矛头对准桂系,不久桂系的大部分军事力量被瓦解,以后蒋桂之间仍争斗不断。桂系蜷居广西一隅,伺机发展势力以求东山再起。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桂系趁机加入反蒋联合阵线。但后来因为张学良率奉军入关助蒋,声势浩大的反蒋联盟失败了。
   1936年6月,广东的陈济棠借蒋介石不抗日为名,又联合桂系通电反蒋。1937年在全国一致抗战的形势下,桂系“皈依”蒋氏中央。1948年3月,国民党在内外危机中召开了第二届国民代表大会,即所谓“行宪国大”,主要议程是选举总统。总统当然是非蒋莫属,关于副总统的选举,蒋介石规定由国民党中央提名。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下,李宗仁决定参加副总统的选举,对于李竞选副总统这件事,开始蒋介石不置可否,李宗仁误以为蒋已同意,于是发表讲话,成立竞选事务委员会。可不久蒋介石突然宣布内定孙科为副总统,让孙参加竞选,并让国民党显要人物一起出面,向李宗仁施加压力,“劝说”李宗仁退出竞选。但李宗仁坚持不让,于是蒋介石决定亲自出马找李谈话。
   蒋介石来到李宗仁的办公室,轻蔑地看了李一眼说:“德公(指李宗仁),你还是自动放弃的好,你必须放弃。”李宗仁回答道:“委员长,这事很难办啊。”蒋介石接着说:“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这倒很难说!”李宗仁当仁不让地说道。“你一定选不到!”蒋介石加重了语气。李宗仁目光如炬,回敬道:“你看吧!我能选得到!”
   蒋介石急了,气冲冲地走了。李宗仁自己就曾说,蒋介石是有名的大独裁者,一般部下和他说话,为其气势所慑,真可说是不敢仰视,哪里还敢和他吵嘴。李宗仁这回不但敢和蒋介石吵嘴,而且还针锋相对,最后他战胜了孙科,当上了副总统。李宗仁为什么如此大胆呢?原因很简单,李有美国的暗中支持。当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行将崩溃的时候,美国为了不失掉中国这块殖民地,认为有必要扶植一个新傀儡,以代替失掉人心的蒋介石。于是选中了当时在长江以南仍保持较多实力的桂系,随后支持李宗仁当选国民党副总统,以便必要时使其成为蒋介石的继承人。
   司徒雷登在给国务卿马歇尔的报告中说:自由主义分子或改良主义分子对蒋介石感到绝望,“他们聚集在李宗仁的周围”。他认为,挽救局面“李宗仁和他的支持者或者——只是或者——可能做到这一点”。尽管马歇尔认为“美国政府不应置身于建议委员长退休或其他华人为中国政府领袖的问题”,但司徒雷登仍在悄悄地活动,以等待逼迫蒋介石下台。
   面对桂系咄咄逼人的态势,蒋介石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决定铲除李宗仁。从蒋亲自接见沈醉,布置暗杀任务,可见他对李宗仁的嫉恨已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部署暗杀计划
   沈醉接受任务的第二天上午便来到保密局,为了保密起见,毛人凤只找了局长办公室主任潘其武和行动处处长叶翔之等人商量行动计划。他们决定称担任这一任务的单位为“特别行动组”,暗杀计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暗杀行动,二是防止李宗仁离开南京。同时也研究了对付桂系其他几个头目的办法。布置方面由沈醉和叶翔之亲自安排,会后由毛人凤分别通知经理处和人事处,凡是特别行动组要钱要人应该尽量满足。
   一星期后,行动组就暗杀计划作了具体布置:由沈醉主持暗杀工作,毛人凤派选了秦景川、王汉文两个人作为沈的助手。秦一直在军统看守所中担任杀人的工作,有一手百步穿杨的枪法。王是东北有名的惯匪,从小就干杀人越货的勾当,能以手枪击落在天空中飞行的鸟。沈醉在军统中也是有名的神枪手。别的且不说,单从国民党挑选执行暗杀任务的人上就可以看出此次任务的重要性。
   经侦查,李宗仁当时住在南京傅厚岗后面,他乘坐的汽车进出拐弯时速度很慢,从两面同时射击很有把握。为了监视李宗仁的活动,军统特务在通向他住宅的那条马路的拐角处开设了一个旧书摊,由特务吴德厚扮成摊主,一方面可掩护侦查,另一方面还可以做特务的集合点。为了防止李宗仁突然离开南京,行动组又分别派人在光华门外飞机场附近一条小街上开设了一家小杂货店为掩护,还特地安装了一部电话,如果发现李宗仁到机场乘飞机离开南京,立即用暗语报告,然后由毛人凤通知空军,用准备好的战斗机在空中击毁李的座机,并对外界声称是“飞机失事”。
   当时桂系军队有一部分在安徽,为防止李宗仁等乘火车走,便在江南车站附近买了一个小木房子,派人摆设香烟摊,以便监视他们的行动。另外,在汤山附近通往杭州的公路上,特别行动组也派了两人开设一家小饭馆,担任监视工作。还在李宗仁住宅对门开了一家小酒馆,李宗仁的卫士们竟丝毫没有觉察到,整天在这家酒馆里来饮酒聊天,这更方便了对李宗仁的监视。毛人凤还拨给特别行动组两部速度最快的汽车,若是李宗仁坐火车或者汽车离开南京,可以用来追截和进行半路阻击。蒋介石对特别行动组密令说,如在南京以外的地方进行暗杀,可以不必等待他的命令;如在南京城里动手,则一定要等待他的最后决定。
  
  被迫结束行动
   李宗仁虽然知道蒋介石对付异己的阴毒手段,但由于有美国暗中撑腰,他料想蒋不敢对自己妄动,但深知蒋介石本性的桂系其他头面人物对蒋的阴谋有所察觉。12月24日,黄少竑以到上海过圣诞节为借口,离南京而去。临行时他对程思远说:“据我所知,最近蒋桂关系异常恶劣,如果杜聿明所率部队能够突围出险,蒋介石就可渡过当前面临的政治危机。这样一来,德公的安全就会出现问题。请你告诉德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当时程思远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蒋介石不会出此下策。
   1949年1月,共产党在淮海战役中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全部歼灭了,但李宗仁还拥有实力,正在趁机进行逼宫。于是特别行动组进入最紧张阶段,此时蒋介石也一直考虑是暂时下野交给李宗仁来代理,还是把李宗仁给暗杀后自己继续干下去。毛人凤天天叮嘱沈醉要做好一切准备,以便蒋介石一下命令就动手。当时沈醉和秦景川、王汉文都准备好了两支手枪,弹头内都注入了猛烈的毒药,只要射中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引起血液中毒而死亡。吴德厚在开设的旧书摊上也准备好了一支汤姆逊机枪和几颗炸弹,作为掩护和加强行动用。如果李宗仁不出门,一旦他们接到暗杀命令,就到李宗仁家去狙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毛人凤还安排两个在南京电灯公司工作的特务协助行动,他们可借检修变压器之名,站在变压器上用手提机枪从围墙外面向李的卧室、餐厅等处射击,做好了爬墙进入院内进行狙击的准备。
   1月下旬,时局更加危急,迫于内外压力,蒋反复思虑后决意自己隐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支撑局面,蒋指示暂时停止暗杀,自己退居老家奉化,在幕后指挥。1月20日,毛人凤找到沈醉,命令结束特别行动组工作,暗杀李宗仁的阴谋才告终止。(据《红广角》)
其他文献
日本人很重视环保,还把它当作政府办公的一个重要工作。一般来说,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废物回收和利用,都会建设一个可向市民开放的活动中心。这样的地方有些类似中国的环保部门,但却完全不做行政工作,而是在便民方面下工夫。   东京千代田区的废品回收中心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该活动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垃圾量,并成为废品回收再利用的基地。如果你家里有大箱子、柜子等不想要了,可以拿到这里销售。小的、价格在1万日元
期刊
你对2011年的营养新发现了解多少?英国《每日邮报》载文,刊登了一组测试题,帮助读者回顾一年来的营养新发现。   1.哪种食物更有益骨骼健康,葡萄酒、啤酒还是伏特加?答案:葡萄酒。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可促进骨骼生长。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效果更好,啤酒和白酒则不起作用。   2.哪种食物有助改善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牛角面包,粗粮还是煮鸡蛋?答案:
期刊
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若要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需要让胃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和养分。而要养好胃,关键在于“里外不受寒”。以下这个冬季养胃时刻表,老人们不妨参考一下。   7:00喝杯温开水。早起喝水,可以补充一晚上流失的水分,充分滋润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注意的是,早晨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喝凉水属于“逆势而为”,容易给胃部造成不良刺激。   8:00 早餐吃热食。调查表明,不吃早餐引
期刊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弱,牙齿开始脱落,消化及吸收力也慢慢减退,胃口自然大不如前。在食量缩小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品质,可以遵循以下11个原则:   数量少一点。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胀、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质量好一点。一般老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应
期刊
1975年康生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的高位上死去,其悼词对其评价很高。即使“四人帮”倒台后,康生的形象依然是正面的。    康生生前把持中央党校达20多年之久,造成很多冤假错案。1977年中央政治局决定,由胡耀邦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主持中央党校的日常工作。胡耀邦一到中央党校,首先就批查那些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随着运动的开展,造反派供出了康生: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经“康老
期刊
1934年秋,中央苏区由于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国革命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此时,上海租界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逮捕事件,匿身于上海租界的中共上海中央局财务部门和秘密电台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财务部门暴露   1934
期刊
甘蔗有着“天然复脉汤”、“脾果”等美誉。它能生津止渴、润喉去燥,最适合寒冷干燥的冬季。   甘蔗含有许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其铁含量高达1.3毫克/100克,在各种水果中雄踞冠军,具有“补血果”的美称。生饮甘蔗汁能清热、助消化,口干舌燥、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和发热退烧皆可饮用。甘蔗汁加热后饮用,能益脾胃。若是把甘蔗烤一烤再吃,不但更甜,而且润喉效果卓越,是保护嗓子的食疗佳品。此外,甘蔗还是口
期刊
会场传来爆炸声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1950年6月14日下午4时许,会议正在热烈地讨论,突然,从中南海外东侧的远处传来两声巨响。巨响震耳欲聋,使平和的会场泛起了层层涟漪。毛泽东朝全场扫视了一眼,微笑道:“请同志们继续发言。”    很快,工作人员以纸条形式向坐在毛泽东身旁的周恩来作了汇报:4点20分,辅华合记矿药厂发生大爆炸,伤亡情况及爆炸原因
期刊
“青楼”,旧时为妓院的代称,古典文学作品中将落难风尘的妓女称为“青楼女子”。其实,“青楼”最早的意思为华美的房屋,指代帝王之居所。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载,《南齐书·东昏侯纪》:“齐武王于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为此,袁枚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   最早称妓院为青楼的是南朝的刘邈,他的《万山见采桑人》,内有“倡妾不
期刊
在四川省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8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罗西成讲述了他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的故事。    罗西成与黄继光是一个团的战友,在战场上,他的主要任务是运送伤员和烈士遗体。    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尖刀班率先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阵地上有9挺重机枪不停地对我实施阻击。尖刀班的手雷一通猛摔后,敌人的8挺重机枪先后哑了火,此时尖刀班已经没了弹药。只见黄继光站起身来向后望了一眼,便朝敌人最后的一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