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昭通改革开放新辉煌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fe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昭通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0县1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有汉、彝、苗、回等24个民族,2008年末总人口549.5万。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央、省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励精图治,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昭通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0县1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有汉、彝、苗、回等24个民族,2008年末总人口549.5万。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央、省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励精图治,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978年,昭通生产总值仅为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7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总量不断跨上新台阶。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72.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9.32%;人均生产总值达5162元,比1978年增长8.2倍。与1978年相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13亿元,增长34.7倍;固定资产投资达190.18亿元,增长760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98.59亿元,贷款余额达163.37亿元,分别增长258.6倍和79.1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达10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3.7倍,年均递增5.3%;粮食总产量达150.42万吨,比1978年增长84.3%。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达177.77亿元,比1978年增长41.4倍,年均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59亿元,是1978年的146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达24.5∶42.9∶32.6,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5.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1978年,昭通的基础设施十分滞后,“瓶颈”制约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重大基础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1985年建成水富、绥江两港,1994年昭通机场改建为国家永久性二级机场,2002年内昆铁路开通运营,2007年昭待、水麻高速公路通车,200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4356公里,比1978年增长2.4倍。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渔洞、蒿枝坝、跳墩河、炉房、云荞、大水沟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沟渠工程,2008年末共有水库171座,比1978年增加40座;总库容59879万立方米,比1978年增长4.52倍。城镇化进程加快,基本建起了以昭通中心城市为弧心、10个县城为重点、乡镇重点集镇为依托、交通干线村镇为基础的四级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提高到18.7%,城镇建成区面积、城市道路面积等大幅增加。电力建设步伐加快,电网改造力度加大,高压电网实现联网,通电质量明显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手机、宽带、程控电话、家用轿车等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中,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状况明显改观。
  
  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效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一直是昭通最基本的市情。从1987年开始,市、县、乡相继设立扶贫工作专门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进入新世纪以来,采取部门挂钩帮扶、干部包户结对、社会全力参与的“百千万帮扶工程”等措施,重点实施扶贫安居、整村推进、异地开发、劳务输出等项目,努力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自1987年以来,共投入扶贫资金48.7亿元,组织实施了63个攻坚乡、61个世行项目乡综合扶贫项目,完成了147个重点扶持村规划和338个安居温饱村、187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消除了11.42万户岩洞、窝棚、杈杈房、茅草房,解决了29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发生率从82%下降到4%。贫困农村呈现出经济较快发展、群众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战略深入实施
  
  


  30年来,昭通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不断深化,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粮食流通、财政体制、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全面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地缘、区位、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找战略伙伴,着力开发矿产、水能、生物资源、建筑建材、城市建设等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项目相继落户昭通,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招商格局。2002年至2008年,累计签订招商项目547个,协议总投资963.2亿元,实际到位150.4亿元,昭通正在成为国内外商家纷纷看好的一片投资热土。尤其是2008年,签订招商项目82个,是上年的2.65倍;协议投资449亿元,是上年的13.4倍;实际到位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6%。2009年上半年,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9个,协议引资103.43亿元,到位市外资金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5%。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昭通始终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础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现有中小学在校学生110.68万人,比1978年增长1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2%,比1978年提高17.42个百分点;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在11个县区中有9个县区实现“普九”目标。获国务院、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项目62项、获地市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项目199项、专利31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逐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现有床位8226张,比1978年增长将近2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好大一对羊》等本土影视作品及民族歌舞获得全国大奖,“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备受省内外关注。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85.6%和88.3%,分别比1989年上升30.6和38.3个百分点。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8.7‰,比1978年下降15.4个千分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昭通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作用逐步凸显。就业总量稳步增长,现有从业人员284.6万人,比1978年增加155.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和农村低保制度深入落实。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城乡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昭通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远远高于1978年以前的30年。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16元,1990年突破千元大关,1998年突破五千元大关,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05元,比1978年增长30.7倍。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8元,2008年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116元,比1978年增长20.6倍。坚持提高城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87亿元,比1978年增长38.4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1.57平方米和21.96平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加27.37平方米和8.6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7台,电脑29.28台,移动电话189.28部;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0.76辆,彩电71.53台,移动电话55.76部。
  
  开拓奋进再谱发展新篇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豪情壮志,信心倍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昭通进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呈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550万昭通人民,将以只争朝夕、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风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转换体制机制两个关键,打牢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城镇建设三个基础,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发展烟草、能源、煤化工、矿冶建材、生物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力争通过“十一五”后两年及“十二五”期间的不懈努力,使昭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明显前移,全面提升昭通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谱写科学和谐发展新篇章,再创昭通改革开放新辉煌,实现昭通富民强市新跨越。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财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处于核心环节.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认清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明确自身的市场位置,并且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制定科学、合理的企
中国人对博卡拉的认识大多源自电影《等风来》。作为世界上最廉价的滑翔地,博卡拉也是世界著名的环线徒步——安纳布尔纳(Annapurna)徒步的起点。  山水相望的一半湖光一半城  博卡拉(Pokhara),尼泊尔名象征“充满的湖泊”,这座城贴切地诠释着尼泊尔“东方瑞士”的美名。喜马拉雅雪山之水融化汇入城市中的圣湖费瓦湖。山之南的自然原始风光和四季宜人气候让这座曾经的“嬉皮士心中的麦加”在世代的历史更
期刊
日前,财政部对2004年颁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简称18号令)作了修订,公布新版《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
期刊
1出口信用保险独家垄断历史终结,中国人民保险试水短期险1月8日财政部批准中国人民保险财险试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这意味警出口信用保险开始“破冰”。4月23日,中国人民
[摘 要] 终身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以现阶段高校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终身教育理念推广特点,明确新课改教学要求,了解终身教育理念的产生背景,分析培育高校学生纵深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向与内容,以此为实现终身学习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高校;终身教育理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81-01
为配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航空运输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7号,以下简称“7号公告”)的实施,解决“营改
前段时间,笔者应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中电联信用办)的邀约,到多地就售电侧改革及售电公司信用评价标准进行了调研和征求意见。同时,先后对内蒙古首批4家售电
期刊
在如今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银行金融行业的发展深受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在经济发展阶段,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排放已经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就现代
近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17〕97号),在政府收费公路领域试点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规范政府收费公路融资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