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aphot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72-01
  颈性眩晕系指由于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其中最常见的是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或痉挛而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构成趋于年轻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男68例,女6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43岁,病程10天—30年。病史:长期从事低头工作者84例 ,习惯高枕者32例,有头颈部外伤史者12例,不明原因2例,130例均有不同程度眩晕,视物旋转,颈部不适,并在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眩晕加重,其中有15例病倒史,87例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16例伴眼花、眼胀、复视,7例伴失眠、多梦,5例伴上肢疼痛麻木。
  1.2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拍摄颈椎正侧位片,张口正位片。结果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曲度变直、消失或反向中断、成角)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68例,椎间孔变形26例,钩椎关节增生18例,韧带钙化10例,环齿间隙不对称8例。70例CT扫描,48例MRI检查,结果显示椎间盘退变91例,椎间盘膨出28例,椎间盘突出11例,本组病例均做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诊断依据 眩晕常因头颈部活动及体位改变等因素诱发,颈部活动时突发眩晕,随着颈部位置复原,眩晕可逐渐消失,发作时头颈活动受限,向健侧转颈时更易出现眩晕,伴头痛、恶心欲呕、视力障碍、耳鸣、耳聋、猝倒,并无意识丧失、行走无力,还可伴有颈椎病的一般临床表现。体检可见:椎动扭曲试验阳性(颈部后伸然后分别向左右旋转颈部,出现眩晕者为阳性)。颈部触诊均见患病椎体棘突偏歪,椎旁有压痛,关节囊肿胀,压痛,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耳源性、眼源性、药源性、颅内肿瘤性眩晕,并排除颈椎肿瘤、结核、感染及严重骨质疏松。
  1.4 治疗方法
  1.4.1手法治疗 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先采用推法、揉法、滚法、点按等。手法治疗6—10分钟,使颈部肌肉韧带放松,然后对颈部施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保持正坐姿势,术者站于患者后面,先用单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棘突,然后术者一手拇指放在偏歪棘突旁,其余四指扶持颈部,另一手前臂掌面紧贴下颌体,手掌心抱住后枕部,向上牵提同时向棘突偏歪侧旋转头颅,与此同时,另手拇指向对侧顶椎偏歪棘突,多可听到一弹响声,手术完毕,旋转角度要适度,力量不宜过大,必须做到“稳、准、轻、巧”不可急躁,忌用暴力、猛力、片面追求弹响,防止发生意外,1周手法治疗2次,部分患者在手法治疗后感到头脑清醒,双目视物清楚。
  1.4.2 中药内服 根据发病及临床所见,可归纳如下四个类型加以叙述及治疗,其中以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为多见。﹙1﹚肝阳上亢型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重在平肝熄风,对肝阳旺盛所致的眩晕、头痛疗效很好。天麻13g石决明20g山栀15g黄芩9g怀牛膝15g杜仲12g益母草10g桑寄生12g夜交藤15g茯神10g如肝火过盛可加龙胆草10g菊花12g丹皮10g等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如眩晕急剧、有阳动化风之势者可加龙骨12g牡蛎10g珍珠母10g等以镇肝熄风。﹙2﹚气血亏虚型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以归脾汤为主方加减治疗。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甘草8g当归7g酸枣仁15g龙眼肉15g远志5g木香6g大枣15g地龙15g全蝎6g钩藤10g蒺藜10g 本方益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以治本病之本,同时兼有补血养肝,养心安神之功。以上两种治疗均以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2周,﹙3﹚肾精不足型及痰浊中阻型不加以叙述。
  1.4.3对症治疗 急性发作眩晕者,生理盐水250ml加入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7天,或20%甘露醇125ml静滴Q12h;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以营养脑细胞;注射用血塞通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以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以上治疗方法均为7天1疗程。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眩晕、颈肩部疼痛、麻等症状消失,椎动脉扭曲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眩晕、颈肩部疼痛、麻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后伸向左右旋转时稍有眩晕,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好转:眩晕、恶心、颈肩部疼痛、麻等症状部分消失,椎动脉扭曲试验好转。无效:眩晕、恶心、颈肩部疼痛、麻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不能正常工作。
  2.2结果 本组130例中,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6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68例,显效32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治愈率52%总有效率95%.
  3讨论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以间隙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为临床特点,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属颈椎动脉型,归属中医“颈强”、“眩晕”症的范畴,中医认为人到中年,气血渐亏,肝肾不足,气虚则血运无力,久则必致血瘀,血瘀筋脉失濡,使肌肉、筋脉、骨与关节失养而致椎间盘退行性变,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而出现眩晕频作。祖国医学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灵枢.海论》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晕”等记载。朱丹溪之《丹溪心法.头眩》中有“无痰不作眩”之说。说明风、痰、虚、瘀在本病的发病占有主导地位。正虚为本,风痰为标,瘀贯穿本病始终,故治以补通兼顾,标本同治,方以天麻、怀牛膝、桑寄生、杜仲、茯神补肝肾、平肝阳。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大枣、龙眼等补气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养肝。在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较为多见,因此,须详察病情,辨证治疗。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等法以治其标为主。缓者多偏虚,当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为主。故防治眩晕,对中年以上尤为重要。平时宜节肥腻酒食,忌辛辣,戒躁怒,节房事,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锻炼身体,服药调治。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62-01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方法:本组入选病例为2011年12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77例。按照冠心病不同类型采用中药治疗,辅以中医按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治疗,显效25例,有效45例,无效7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0.1%。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63-02  纪文岩是山东青岛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医师,吉中强院长的学术继承人。纪老师临证20余载,对心血管病、疑难杂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及独到见解,现将纪老师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胸痹  患者梁某,男,2013年 3月3日初诊,后背肩部频胀痛半天。患者半天前后背肩部固定胀痛,胀痛时疼痛难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3-01  【摘要】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人群密度与流动性均较大,是较为复杂的公共场所。在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下,作为医院行政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医院应对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予以充分认识,对安保工作要点予以准确把握,以便维持医院内良好就医秩序,为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8-01  【摘要】目的:研究捏脊法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食积患儿,采用捏脊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捏脊法治疗小儿食积的疗效良好,所有的患儿中,经过捏脊法治疗后,痊愈78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为94.9%。结论:捏脊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69-01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活血化瘀、解痉止痛药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穴位注射丹参、三七加针灸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眩晕各取46例,观察疗效比较。结果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结论 穴位注射对本病有显著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  【关键词】眩晕 穴位注射 丹参 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1-01  【摘要】目的:有效提高外来骨科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 方法 :分析我院原来外送骨科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 结果:对外来器械及器械供应商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65-02  【摘要】目的 观察黄藤素分散片联合中药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黄藤素分散片、中药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中药保妇康栓。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5-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迎来了新的挑战,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实现新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开展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教育。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可靠机制,总结强调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61-02  【摘要】目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疏血通组(30例)及联合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34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7天及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二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2-02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老年患者皮肤受损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针对患者皮肤受损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受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减少危重老年患者皮肤受损情况的再发生。 结论:通过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皮肤受损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危重;老年患者;皮肤;受损;护理  干部病房监护室的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