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王丽撰文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根,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近百年来,虽然屡遭鄙弃,仍深藏在民族集体记忆中。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提出“多难兴邦”,号召全国民众团结一心,战胜天灾,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中所凝聚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存在于两千年来传诵的“四书”、《周易》等经典篇章之中。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年初国家公务员考试近千人作弊案等,无不昭示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丧失,这与半个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断裂不无关系。
  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及西方文化经典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统最深厚的国家,忽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无异于自绝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
  为此,在立法方面,要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进入中小学课堂。同样,在教材使用方面,教育部不指定或编撰统一的教材。小学可以直接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建议用繁简对照本。到毕业时一个小学生基本能做到用简识繁,因为繁体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信息;初中、高中教材可利用现有教材,亦可采用已引进的台湾正中书局版的《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配有教师用书,2008年1月已引进大陆出版,任继愈先生作序)。原则是任教师自由选择,通过试教,得出一个公认的最佳教材。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许多小学开风气之先,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高中已开《论语》选修课的学校也不少,如厦门松柏中学从2006年开始就用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做实验。在社会上,更有为数众多的面向不同人群的“国学班”。师资可以从现有教师中选拔,但不一定办师资培训班。提倡教学相长;只要有好的社会氛围,假以时日,人才自然会慢慢涌现。
  总之,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它关系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关系到重建民族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关系到提高全民族文化认同,希望教育部能就此问题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集思广益,形成共识,最后予以落实。
  (摘编自2009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朱蒙)
  
其他文献
下班后,和同事去了一家饭馆。  方圆十里内,这家馆子面积虽不大,名气却不小。而且,菜美价廉。于是,便约上同事,一尝为快。哪料到,菜还没上来,我就被服务员的态度气得坐立难安。  菜上了桌,但我没了胃口。一旁的同事,却在若无其事地吃着饭。于是我问:“不生气吗?怎么还吃得下?”  同事倒是一脸淡然,耸了耸肩说:“咱们来这儿,是为啥?是来品尝美食,让自己高兴的。来这儿,可不是为了花钱,给自己找不痛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