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看思想启蒙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碰撞和影响下,胡适立足于近代中国国情,提出了从思想启蒙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要思想启蒙需要以健全的个人主义为提前与核心。胡适所倡导“健全的个人主义”,力图实现人的独立个性,力图实现个人自主负责意识,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思想启蒙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启蒙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08-02
  胡适所倡导的“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对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使中国的思想史具有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色彩,更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掀起了新的涟漪,有“中国的文艺复兴”之称谓。他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西方文化的有益启示,在中西文化的双重交织和和对中国传统糟粕文化的猛烈批判下,对五四启蒙运动起到了重大影响作用。在胡适看来,他希望新文化运动能接着思想启蒙的舵,开启西欧文艺复兴的浆,使中国国民能开始抬起头来,主宰自己独立的人格,维护自我的尊严和自由。
  一、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提出的缘由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深受美国社会民主、科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双重影响的胡适,认识到健全个人主义对思想启蒙的重要性。胡适认为,要造就健全人格,需要实现思想启蒙。通过研究,胡适还发现,“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胜过于面包,爱真理胜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了今日的文明世界”,因此在胡适看来“不要笑这是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陈腐思想,我们去维多利亚时代还老远哩。”面对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要改变,就需要重新塑造国民性格,进行思想启蒙,这样才能彻底改造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积淀而成的国民劣根性。
  胡适在对国民性病源批判与分析中提出,中国国民性的最大问题在奴性。中国人如果要树立起西方的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现代理性精神,都必须以破除奴性为前提,树立独立人格。
  国民性的形成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封建专制社会摧残人的个性,扼杀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胡适看来,中国被传统政治文化统治了二千多年,个性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由此造成中国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落后而停滞的性格,“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把自己铸造成器,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的人,在思想信仰上独立思想,用‘存疑’的眼光‘重估一切价值’”。只有如此,人的精神、人的个性、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成长,自由独立精神才会生发,社会自身才能获得勃勃生机,社会才能进步。
  在文化上,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表现为封建纲常、传统伦理,以及“旧文化”“旧教育”“旧道德”,这些是强加于人们身上的枷锁。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重新塑造国民性格,进行思想启蒙与文化改造,以彻底改造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积淀而成的国民劣根性。旧道德太注重个人修养,因此,即使有兼济天下的思想,也疏于实行,越是向内的修养,越是不去关心实际的问题。其后果是:普遍缺少社会公德,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事务漠不关心,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对他人的事采取“隔岸观火”的旁观态度。
  所以,胡适得出结论:“健全的个人主义”就是要我们追求易卜生所倡导的女主角——娜拉一样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个性的人;同时培养特立独行,为人真诚,敢作敢为的思想品质。欧洲正是因为具有如此个性——健全的个人主义,才能实现资本主义的文明,处于世界文明的中心。若要实现近代中国的解放和独立,就必须学习欧洲,为了自由,为了真理,为了科学,为了独立个性,甚至愿意付出生命,这样,中国才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
  二、健全的个人主义的内涵体现
  在胡适看来,健全的个人主义,是“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就是说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对自己的负责。
  作为个人,只有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获得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即社会的人,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所以,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必须解放个性,张扬自由,“只是要个人有自由选择之权,还要个人对于自己所行所为都负责任。若不如此,绝不能造出自己独立的人格。”个人对社会是如此的重要,近代社会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现代化的新中国,首先要实现思想启蒙,实现人的独立个性。胡适说:“人的身体全靠血里面有无量数的白血轮时时刻刻与人身的病菌开战,把一切病菌扑灭干净,方才可使身体健全,精神充足。社会国家的健康也全靠社会中有许多永不知足、永不满意,时刻与罪恶分子宣战的白血轮,方才有改良进步的希望。我们若要保卫社会的健康,须要使社会里时时刻刻有斯铎曼医生一般的白血轮分子。但使社会常有这种白血轮精神,社会绝没有不改良进步的道理。”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个人锻造成器,多救一个人便多一份再造新社会的力量,这是从社会与个人统一的层面来理解的健全的个人主义。正如美国学者格里德所认为的那样,胡适的健全个人主义主要表现为:个体独立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理性精神、评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等。
  可见,胡适所倡导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其核心透露的是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道德。他指出:“凡百责任,以对一己之责任为最先。对一己不可不诚。吾所谓是,则是之,则笃信而力行之,不可为人屈。”这“并非自私之心,实亦为人者也。盖人类进化,全赖个人之其荩。思想之进化,则有独立思想者之功也。政治之进化,则维新革命者之功也。若人人为他人之故而自遏其思想言行之独立自由,则人类万无进化之目矣。”所以,全人类的进步,思想的进化,政治的昌明,是以个人之自由为先。在胡适看来,西方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比中国的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更有利于实现个人的自由,实现社会的发展;要人们大胆地突破封建宗族家长制,不能仅仅对自己的父母和先人负责任,这是被动的,只有实现人的独立个性才能真正实现光宗耀祖。在胡适认为,人首先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推己及人对他人和社会担负起责任,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见,个人主义在胡适这里,是积极的个人自由。通过个人主义的论辩,冲击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批判了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当时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更促进了“人”的成长。   三、健全的个人主义与思想启蒙
  胡适强调的“健全个人主义”主要核心体现于要求个人思想自由,对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负责。在近代社会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对挽救民族危机和救亡图存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健全个人主义”对自由、民主和独立的追求更多局限在思想领域,缺乏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胡适的健全个人主义还不足以真正实现全面的思想启蒙。作为近代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爱国知识分子之一的胡适,也肩负着强大的历史责任,对个人自由的关注也逐渐扩展到对全社会的群体觉悟,也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解放。
  对个人与社会而言,自由个性的树立,社会的发展,解放思想是首要的,这种思想解放与胡适提出的“创新因”是一致的,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必需的先决条件,一个好政府也是不可靠的。”“无论帝制也罢,共和也罢,没有这个必需的先决条件,都不能救中国。”胡适认为这个新因是救中国的前提,是比一切都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个一定的必需的先决条件就是“新造因”,也即思想文化的启蒙。胡适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文化启蒙的主体地位,却指出,“今日吾国之急需,不在新奇之学说,高深之哲理,而在所以求学论事观物经国之术……,一曰归纳的理论,二曰历史的眼光,三曰进化的观念。”这三术在他看来都是救国于水深火热的必备良药,正因如此,胡适开始把实现方式转向树人。他说:“我们至今还认定思想文艺的重要,现在中国最大的病根,并不是军阀与恶官僚,乃是懒惰的心理,浅薄的思想,靠天吃饭的迷信,隔岸观火的态度,这些东西是我们的真仇敌。”胡适把个人思想意识的启迪和培养放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他所提倡的健全个人主义的核心。在胡适看来,当时中国问题的入手是国民性问题,解决了国民的劣根性的核心方式是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核心则在于健全的个人主义的建构。只有从国民性,从思想启蒙,从健全的个人主义出发,才能超越一切束缚,塑造真正自由的和理性的“自我”。
  当然,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历史上有其重要意义,并与近代社会的思想启蒙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理论上,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理论对实现近代中国个人观在历史上的现代转型,甚至当今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近代社会,个体意识、自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育,这极大地促进国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正统权威束缚的解除,从而塑造了具有西方文明倡导的现代的主体人,进而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在社会发展、改革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个人和社会关系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之时。是否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思想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参考文献:
  [1]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C]//胡适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J].每周评论,1919(7).
  [3]欧阳哲生.再读胡适[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4]胡适文集:第2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胡适.我的岐路[C]//胡适精品集第4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2.
  [6]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93年7月~2002年6月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成功实施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T-tube Draing,LC-TD)32例。现对
新媒体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在学生管理事务中的话语权,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越来越必要和紧迫的任务.遵循新
经典论文欣赏课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领会创新思路和学习科技写作的通识教育课程。笔者遴选电磁场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4篇经典论文,让学生通过领略论文科学思想的产生来体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本文通过比较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方式的异同,分析了“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构建了“案例教学”与
本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并重,主要就"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课程内容和实验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通过设计基于网络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仿真平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
连续3年对引进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偏旱区的缓坡耕地、台地和川旱地三种不同立地类型区,分别布设旱地组和补充灌溉组进行田间试验,对同一苜蓿品种在不同立地类型和不
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现场勘察等参与式调查方法,对黑河流域大满灌区种植业结构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利用问题矩阵、问题树及SWOT等参与式分析工具,对调查结果进行了
【正】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她的吸引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实在是太大了!她那平易近人、敢于面对社会、探讨人生的风格,她那专栏节目的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力求创新的精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法,对甘肃省高寒阴湿区4种主要农田土壤的11种养分状况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诊断,结果证明:(1)养分亏缺顺序为扁坡罴麻土N〉P〉Zn〉S,何
生物体内的谷胱甘肽对消除逆境产生的活性氧具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硫营养吸收与体内有机硫的转化有着密切相关,研究干旱胁迫下硫营养与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