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教材常将口语交际与习作设计为同一个专题,在三年级上册的八次口语交际专题(小学教材每一册都设计了八次口语交际专题)里有四次与习作联系在一起,三年级下册是六次,四年级上册也是六次,四年级下册是五次,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所有的口语交际专题都是和写作合在一起的,单纯的口语交际练习逐渐减少。教材的编写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自然地从口语过渡到写作,但问题出在教师的重心偏离。在传统观念上,教师们本来就比较重视写作,加上教材这么安排,他们就认为口语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写作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只是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的一个程序而已。由于课时有限,而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又必须多花时间,所以就从口语交际课上省时间;常常只是提问了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就接着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这些客观或主观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口语交际专门训练的重要性,导致了口语交际课的时间被大大挤压,无法保证足够的训练量。
  
  (二)教师的语言素质存在缺陷
  目前一些语文教师的语言素质还存在缺陷。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就缺少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这样的教师自身口语交际能力就比较差,不善于交际沟通,自己上课或日常说话时就不注意是否正确得体。因此就不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不用说言传身教了。
  
  (三)课堂热闹有余,收效不足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能把课堂弄得很“热闹”,课堂气氛也算融洽,学生们也能积极地参与,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除了兴致高昂地进行了活动之外,什么也没弄懂,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总是“无的放矢”,总是任学生“自由发挥”,忽略、脱离原先制定的训练目标,再多的“学习过程”也是达不到训练要求的。
  
  (四)缺乏参与的全体性
  在课堂上,一部分积极主动、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很自觉地参与训练,他们乐于参加训练,能力自然就逐步提高。而另外一部分上课“安静”、表现被动的学生经常会被老师和同学忽视,成为“旁观者”,能力就得不到锻炼。这样缺乏参与的全体性,也很难达到全面培养的目的。
  
  (五)课堂沉闷,参与度低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偏向传统的单纯教学,课堂气氛严肃沉闷,无法引起学生的交际兴趣。我们知道,一定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面,如果教师创设情境失败,学生就调动不起来,机械被动,参与度低,若勉强发言也只是应付了事。
  
  二、优化口语交际课堂的策略
  
  (一)明确交际目标
  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是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只有心中时刻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不“跑题”。《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2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是:“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3-4年级)的培养目标是:“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第三学段(5-6年级)的培养目标是:“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教师只有课前努力“吃透”教学目标,弄清楚哪个阶段应该或适宜进行哪种训练;并根据目标的要求来制定任务、设计情境,才能整体把握课堂,不被学生“牵着走”,也才能在课堂热闹之余,有所收效。
  
  (二)制定交际任务
  具体来说,依托教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新教材为例)制定交际任务时要注意如下“三性”
  1、实用性。大部分口语交际专题都融入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专题“有趣的游戏”,“该怎么办?”,一年级下册的“怎么过六一儿童节”,二年级下册语言园地六的“大家都来帮帮他”,四年级上册语言园地六的“感谢和安慰”等等专题都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小学生常遇到的事情,实用性强,制定任务很直接。
  2、趣味性。教材中具有针对性的,精心安排的图画或材料故事都蕴涵着口语交际之道,既调动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浓郁兴致,又为他们的交际实践提供了典型案例。
  3、序列性。即教材将口语交际的能力要点分解开来,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序列。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实践序列,从单一到综合,从浅易到复杂,最终炼就在双边互动多变的交际条件下的应对能力。由此序列性出发,从低年级要求看图说话、讲故事这样的单向表达到中年级逐步要求演讲、采访、说服、安慰等有互动的专题再发展到高年级要求的评论、辩论、即席问答等表达和听知反馈交错的交际活动,循序渐进,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以杭州“枫林晚”书店为例,分析了其“学术+沙龙+咖啡+会所+网络”的book^3创新经营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管家+园区文化管家+社区文化管家”的文化服务商经营模式,提出了城市特色书店的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沐浴着课改的气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天天都有学生出现错误,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且尽可能挖掘错误的
选择了国内17个城市进行测评,得出各城市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增长效率和增长质量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对比排名靠前城市,提出杭州下一步发展要培育新
目的:提高数字X线摄影(DR)对面中部骨折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CT及手术证实的面中部骨折的DR图像,包括颅骨片、瓦氏位、鼻骨侧位、柯氏位、汤氏位等。结果:135例面
探讨藜麦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通过比对测定皂苷的常用对照品齐墩果酸和藜麦皂苷A检测结果,比较显色反应后标准曲线。不同对照品显色反应后最
伴随课改地层层推进,关于教材的讨论也越来越向纵深化发展。广大科学教师的教材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我们教师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科学教材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怎样才能使教师尽快地走出误区,真正地“走进”教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和研究。    一、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补充教材    教材被视为新课程的“材料”或“资源”之
简述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提出了交通综合治理新理念。介绍了可借鉴的国内外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最后提出构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通勤圈的设想,认为综合治理
小班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的变迁,对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在家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他们需要适应这个新环境,要学习、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对小班幼儿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游戏生活呢?    一、优化班级管理之首要前提----良好的师幼关系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
将科学史内容融合于科学教育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教育趋势,而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启蒙学科。也重新定位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作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笔者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分析归类,共发现有33处涉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