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各国的战略石油储备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理/李晓栋
  
  石油,以廉价、质高,易储存、易运输的特点成为了世界能源供应的主力与经济繁荣的基础。祸福并存,对石油的依赖,也成为了世界发达工业国家的“死穴”:一旦丧失石油供应,那就意味着工厂停工、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社会震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深受其害的西方各国开始被迫采取应对措施,从长期的国家战略出发,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状况、从能源的储备、消耗、需求、制约等因素出发,制定了国家的石油储备战略。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了稳定能源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当国际石油供应突然发生中断或国际油价暴涨危及国家安全与经济正常运转时,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防火墙。
  


  
  美国石油储备:规模最大
  
  美国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被深藏在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州沿墨西哥湾海岸附近的500多个岩洞中,这些每个直径为200英尺,深2000英尺的岩洞能容下原来的纽约世贸双塔,可储藏600万至3500万桶原油,能防御任何人为和战争的破坏。这些在岩洞储藏了美国政府储备了30年的石油,至2007年已储存了7.27亿桶。
  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前不久表示:战略石油储备对美国非常重要,布什总统呼吁在2027年前将紧急储油量倍增至15亿桶。美国政府还将在密西西比州新建一个容量为1.6亿桶的石油储备库,并继续增强现有三座储备库的储备能力。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由于能源进口依赖度过高,美国主要关注政府直接掌握的“战略石油储备”。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总量中,政府储备为53天进口量,仅占1/3,企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政府储备。两个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储备完全市场化运作。
  美国早在二战时期就有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才正式建立。美国总统福特于1975年12月22日签署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授权美国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明确了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行机制,并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建设资金。时至今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能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根据美国国会1990年重新修订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在“进口石油或国内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总统具有动用石油储备的权利,一旦决定动用,即通过向位于岩洞底部的管道注水以提取石油投放市场。从开始决策到投放市场,只需13天。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期间,为了平抑油价上涨,美国动用了国家石油储备,抛售3375万桶石油,庞大的储备成了稳定物价的有力砝码。
  
  法国石油储备:机制完善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石油储备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石油储备机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法国认识到石油产品的战略特殊性,为满足军队在燃料方面的需求,1923年,法国政府要求石油运营商必须保持足够的石油储备。此后,储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应付战争变成避免能源短缺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国际石油危机、运输业罢工、经济封锁等)。此后,这一政策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接受。1968年,前欧共体实施了石油储备政策。1974年,国际能源机构的成员国也实施了能源储备政策。
  


  法国缺乏石油,天然气也很少,其煤炭资源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宣告枯竭,水电资源已经全面开发,法国对石油的依赖与需求强烈。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法国目前的石油储备约2227万吨,其中成品油1325万吨,原油901万吨。法国的成品油储备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燃油、重油。法国甚至把石油储备到了国外,10%的石油储备在本土以外,比如在圭亚那群岛储备了液化石油气。
  法国石油战略储备由国家、专门机构和石油生产经营者三家共同管理并承担费用。政府设立“石油战略储备行业委员会”(CPSSP),建立和维持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负责制定各项具体政策。委员会将部分石油储备的义务委托给“安全储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并指派相关的采购和销售计划。
  “安全储备管理有限公司”是一个负责完成公共储备任务的私有公司,设立的目的是推动市场的公平竞争,减轻经营者资产负债表中强制性储备的负担,改善紧急状况下的供应安全和储备的区域分布。政府和CPSSP对“安全储备管理有限公司”实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建立石油储备库和购买储备的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并绝对控制。当石油市场出现明显短缺时,法国政府可要求上述机构动用特定的石油储备,但是必须保证在30天内进行补充。同时规定,如要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法国必须与欧盟以及国际能源机构协调行动。
  
  日本石油储备:官民一体
  
  日本的能源资源极度贫乏,仅在沿海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其产量仅占全国石油需求量的0.2%,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日本的“心腹之患”。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从1968年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目前,日本已成为与美国并列的最大石油储备国。
  1975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石油储备法》,规定国家和民间的石油储量必须达到供全国消费90天和60天的水平。日本通产省负责对国家石油储备进行统一管理,所有原油和成品油相关企业都必须有储备,否则将受到严厉制裁。日本石油战略比较注重民间力量的运用,经过30余年的发展,建立了独特的官民一体的石油储备制度。一是民间的石油储备,包括私营公司的储备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商的储备。二是政府或国家储备,包括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储备和租借私人油轮进行的储备。政府指定日本石油公团(JNOC)负责与炼油厂及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多家国家石油储备公司,负责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工作,并提供70%的股权资本和所需建设费用的全部贷款。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容量占全国的42%。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储备石油1700万千升。
  而民间对政府的石油战略也予以大力支持。比如,企业界对政府的节能政策一直积极响应,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于1997 年6月制定了“经团联环境自主行动计划”,提出了节省1540 万千升石油的目标,此外,日本政府也将大部分石油税用于国家石油储备和对民间储备的补贴上,最近10多年来已投入数万亿日元。在政府的严格管理和支持下,截至2006年底,日本的石油储备总量超过9000万千升(1吨约合1.174千升),能够供应全国170天,居世界第一。其中国家储备可用92天,民间储备可用77天。民间储备占了日本石油储备的近一半。
  
  全球石油储备:达成共识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能源战略调整,以求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但这并不会导致现有能源结构与格局发生根本的变化。石油仍将是最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核心因素。
  为应对石油危机,1974年,在美国的倡议下,13个国家发起成立了以保证能源供应为主的国际能源机构(IEA),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比利时等26国。欧美的石油储备制度,基本都在IEP 的框架下执行。2007年,IEA总干事芒迪曾指出,IEA成员国拥有的15亿桶的公共石油储备足以应对中等规模的国际“油荒”。
  而区域性的统一能源政策也正在兴起。目前,欧盟、拉美、印度、中国都在谋求建立地区统一的能源政策。韩国计划推动建立东北亚能源协作体,以便东亚各国彼此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欧盟环境署首席执行官迈克·格雷德认为:现代能源要求巨额投资,如果没有统一的能源政策,单一欧盟成员国或者企业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统一的能源政策可以帮助欧盟成员直接解决能源问题,这样就避免继续投资于已有的能源领域,从而转投于可再生能源。统一的能源政策可抚平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供求缺口。
  据悉,欧盟还建议织一张“泛欧能源网”,“就可以像拧开另一个水龙头那样,轻松转换能源供应渠道。”
其他文献
酷暑已经结束,过去的几個月对移动互联网行业来说真是少有的多事之夏。诺基亚的迅速陨落、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和中国国内小米手机的横空出世无一不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一代偶像乔布斯正式宣布退隐江湖也标志着手机行业一個时代的终结。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早已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不管是国外“三国鼎立”,还是国内的群雄逐鹿,竞争的激烈程度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不断地整合、重组、创新中,这些公司不仅改变着手
期刊
由于全球人口爆炸式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于粮食和动物蛋白消费的需求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从粮食生產和供应的角度来讲,耕地资源的减少和环境条件的恶化导致粮食供给日渐紧张。同时,源于农业自身发展的限制,传统的农业技术对于粮食增產的“边际效益”正在逐步递减。在过去50年中,化学农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农业生產效率得到巨大提升。但它的技术的潜力几乎接近了极限,进一步利用化
期刊
从单纯的渠道创新,到推动渠道整合,乃至最终成为产品创新与服务平台,电子银行无疑正在对传统的银行业进行一次全新的变革。  以前人们总是认为银行不需要营销,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在这过程中,营销也渐渐成为了每家银行在市场上立足所必备的一项能力。  如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银行业务所涉及的媒介也在不断拓展。从单纯的渠道创新
期刊
《华人世界》:我们都知道这是您的第一次创业,那么第一次创业的您是如何带领第一次创业的年轻人的呢?  李开复:这确实是我的第一次创业。我觉得,创新工场的目标不仅仅是成立公司、投资,然后得到回报,而是通过它打造出一种非常好的创业文化。我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创业人才,同时用这种创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作为创新工场的负责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我希
期刊
格丽塔·乔治斯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有着非凡经历的年轻女性。格丽塔从小就生活在中国和黎巴嫩的文化背景之下,并在新加坡这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里长大。特殊的成长环境让她同时掌握了英语和汉语。她还学过了一些闽南语、马来语和法语。然而热衷于充实人生经历的她却始终不甘于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国家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中。于是她在16岁时选择离开了新加坡,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  她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她从小
期刊
“紫砂源于泥土,成于造化,贵能传情达意,悦人悦己。一把紫砂壶,是一首自然与人性的天籁。紫砂穿越千年的时空,艺术前辈高山仰止,书画名流激情唱和。”  ——吕俊杰  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不经意间就将每个人引向悲喜异同的人生轨迹。岁月不饶人,但它厚待了吕俊杰。  吕俊杰生于紫砂艺术世家,16岁开始专心研习紫砂艺术,基础功课扎实,起点也颇高。1993年吕俊杰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校深造,接收系统的美学理论教育
期刊
2008年2月5日,中国春节的除夕前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接到了一个来自华盛顿的消息。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宣布任命他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任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这个决定,无论是对林毅夫还是中国政府,意义非凡。  1952年,林毅夫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山区的农村,祖辈世代务农。或许是农村印象所至,林毅夫将其在1986年求学美国时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定为——《中国的农
期刊
中国雅虎再调整融入“阿里生态圈”  从2005年8月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之后,中国雅虎已经经历了田健、曾鸣和金建杭三任总裁。事实上,杨致远在中国建立这家公司开始,从门户到社区和资讯,从搜索、邮箱再到电子商务服务,历任掌门人都在试图寻找同一个答案:中国雅虎的主业是什么?盈利模式是什么?  现在,马云为中国雅虎找到的切入点就是NCP(下一代互联网商务平台)业务,是一个在线网站建设工具和多功能电子商务平台
期刊
“雪有多大,情有多浓,千里冰封心不冻,透出一道彩虹……”,2008年岁首,百年一遇的暴雪肆虐中国十几个区,灾情牵动了港、澳同胞及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心。据国务院侨办消息,截至2月13日,国侨办共收到港、澳海内外同胞侨胞捐款8571万元人民币和价值360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总计超过1.2亿元人民币。        澳门赌王何鸿燊:  14.32亿勇夺上海商业宝地  2月13日,经过多达276次的相互竞
期刊
两年前,李开复在人们的惊讶和疑惑中辞去了Google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没过多久,就高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创办“创新工场”。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不理解创新工场到底是什么新鲜事物,以及这位曾在苹果、微软和Google任职,开发过“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的博士为什么要办创新工场。人们好像更愿意记得他从前的身份,也认定那些头衔相较起来更为耀眼,而李开复自己却不这么认为。离开Google创办“创新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