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要思考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校、老师、学生从过去效率低下、气氛沉闷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建立高效活泼的教学环境。我校在对本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参考借鉴了“10+35”、“ 三模五环六度”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思考设置高效课堂教学需符合的要求及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要求
  1. 前言
  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随着近几年减轻学生负担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在回归本位教育的素质教育的趋势下,教育者已意识到单纯依靠熬时间、拼体力的校园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1],把周末和节假日彻底还给学生以后,做到在相对减少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所在学校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机会,对所熟悉的“10+35”、 “三模五环六度”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思考高效课堂的设置应满足什么样的要求,试分析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应着力加强的具体内容。
  2. 外校经验与我校探索
  2.1 “10+35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起源于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其最大的特点是做到了将课堂尽可能地还给学生[1]。“10”即十分钟,为老师课堂上讲授引导、布置任务所用的时间;“35”即三十五分钟,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或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以等于或大于三十五分钟为宜。该教学模式以立体的形式落实学习目标和任务,发挥个人和团体智慧的最大作用。课堂上学生能有足够的自主时间,为课堂活动多样化提供了基础。老师在课堂中进行短时间的引导,要求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紧扣教学内容布置、安排任务。课堂教学过程分版块进行,包括:温故交流,明确目标;交流展示,掌握新知;知识检测,巩固反馈。从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上重新梳理了教学中的关系,明确老师服务于学生,教服务于学。
  2.2 “三模五环六度”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产生于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在课堂教学设施之前,先由师生合作完成教学导学稿。教学活动实施中做到教学、科研以教学导学稿为依托,课前目标设计以教学导学稿为参考,课后纠错查漏以导学稿为准绳。“三模五环六度”中“三模”指的是导学模块,即定向导学、互动展示与当堂反馈,“五环”指的是学习流程的五大环节,即自主探研、合作探究、交流提升、解惑评价以及总结延伸,“六度”为对老师课堂活动六方位的具体要求,即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引导的清晰度、合作探究的效率度、交流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该教学模式能将自主学习探索、小组合作研究有效地结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借鉴、学习的意义。
  2.3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外校优秀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完全的“拿来”对不同地区的学校来说不一定行得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思考所学模式是否适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分析一旦照搬硬套可能带来的后果;考虑所学模式在我校实行能否得到各部门及教学工作者的认同、支持并愿意积极实践。只有充分满足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单纯复制不仅有可能收不到效果,还会丢失自身在传统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才最终形成的好办法。因此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本校探索十分重要,老师在充分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最终形成个性的高效教学模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校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须所有老师一起努力探索,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它校先进经验和本校具体情况。笔者在实践中就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需符合的要求以及其实施过程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自己的几点思考,现做如下总结。
  2.3.1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符合的要求
  2.3.1.1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指导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秉承灵活、全面、系统、开放、多样的理念,教学设计可根据本校情况灵活变化,在充分参照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灵活组合课程版块,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需呆板地照搬教材内容,但新组合的版块内容应全面系统,以便学生在开放、多样的学习环境中锻炼知识的自我应用能力。
  2.3.1.2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符合的前提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实事求是是关键,在思考如何构建高效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所处水平、老师的实际水平、学校教学氛围与教学特点、本校可用教学资料与所用教本、学校管理与学校地位[2]。
  2.3.1.3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说到底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培养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能力,最终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让课堂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殿堂,充分挖掘学生思维能力、知识生成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潜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2.3.2 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应着力解决的问题的思考
  2.3.2.1 构建的教学模式应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不论是哪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才有可能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此在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学会如何学,学会主动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舍得放手,尽量少讲,给学生充分拓展的空间,学生能看懂,能想出、能表达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如不能,老师可做适当的引导,鼓励其积极探索。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老师必须思考自身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得当,设置的问题、情境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主动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团队合作,同时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形成取长补短的自我发展意识,在学习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在不断学习,不断合作中认识并掌握规律,增强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精神。
  2.3.2.2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充分处理好日常教学设计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
  课堂是否能节奏紧凑、气氛活泼热烈地进行下去,是否能收到预想的效果,都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不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要求,熟知所用教材,把握好学生学习情及所处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学科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设计主线,形成富有创意和效率的教学设计以知道实际教学。在教学中,要将课题研究、科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利用好引领课、示范课的学习机会,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要以日常教学为依托,将自己研究所得放到课堂中去实践、检验、不断改进,避免出现研究课设计和日常教学课设计迥异,研究课纯属应付、表演,无法指导日常教学的现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从本校的实际教学环境出发,以本校教学环境为依托,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军良.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北京教育,2009,(4):48-50.
  [2]屈卫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微[J].世界教育信息,2011,(6):54-55.
其他文献
2014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暨优质农产品交易会(简称:CIMAE 2014)4月19日-21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隆重召开。  来自农业部相关司局,四川省、江苏丰县、广西百色、天津武清等政府部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等行业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中农发、京粮、北大荒等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德国大使馆、荷兰中国商会等单位的
我想当一名医生,想拥有像古代神医华佗那样的高超医术,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我妈妈是一个喉结炎病患者。她的喉咙时不时会发炎,痛得不得了,甚至吃一点点饼干也会发炎,晚上睡觉就会不断地咳嗽,睡都不能睡好。她每个月都要去一两次医院看病,每次要花上几百块。妈妈常对我说:“不要担心,只是小病。”但我一看见妈妈痛苦的样子,心里就十分难受,我真替她担心,恨不得马上就长大,当上医生把她的喉病治好。  假如我当上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