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近年作者职称与年龄结构看高校学报的发展之路

来源 :学报编辑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连理工大学学报》近年作者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针对作者职称和年龄两个指标进行了归一化研究。研究发现,发文中坚力量为30~40岁博士和讲师,教授发文量越来越少。SCI强势学科化学和物理发文量很少,表明权威数据库对非SCI来源期刊的发文量影响明显。基金载文比例增大,说明学校科研水平增强。为此,现阶段高校学报应倚重青年作者,倾斜交叉学科,加快出版周期,走特色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探讨了新时期军事期刊保密工作应把握的着力点,把强化保密意识作为经常性教育常抓不懈;用制度和水平两个工具保障保密工作的成效,把提高作者的安全意识作为保密工作的源头抓
设计科研项目和积累临床经验是临床医师的工作重点。作为医学期刊的编辑,与临床医师在科研成果报道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引导临床医师注重病例积累,并进行不同类型的报道,不仅
目前,我国高校文科学报总体水平不高,出现'千刊一面'的同质化现象。设置特色栏目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彰显学报特色的有效手段。特色栏目的设置,可以选择学术界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