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中事件报告分析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52;2.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1)
  
  摘 要:目的:了解某中医院门诊使用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应用注射剂发生了ADRs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ADRs的病例共251例,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119例,占47.41%。ADRs类型以临床呼吸系统表现最为常见,其次是皮肤。结论:医院应关注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注射剂;监测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098-02
  
  随着药物结构优化研究和药物临床治疗的快速发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解某中医院门诊使用注射剂发生的ADRs基本情况,笔者对该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 资料来源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提交上报到医院药剂科的门诊注射液ADRs报告为251例,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ADRs临床表现、合并用药等进行统计。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ADRs共251例,男性124例,女性127例;年龄最小的1岁3个月,最大的95岁;ADRs出现最快者为给药后2min,最迟的为给药后5d(连续给药);静脉点滴248例,肌注2例,皮下注射1例;报告中单一用药179例,静脉点滴合并用药72例,占输液总数的28.68%,其中2种药物合用42例,18例3种药物合用,12例4种药物合用。大部分ADRs症状在停药后0.5~6h经适当的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严重的ADRs需转院或住院治疗。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有者5例,无者105例,不详141者;患者有药品过敏史者11例,不详96例,144例无药品过敏史。按ADRs类别分类:一般183例,严重6例;新的一般54例,新的严重的8例。
  2.2 ADRs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数
  ADRs病例涉及药品4大类、65个品种。抗菌药物发生例数最多,共135例占53.78%,中药制剂67例占26.70%。发生ADRs最多的为头孢呋辛钠共19例,不良反应类别为一般;鱼腥草和病毒唑次之(见表1)。
  


  2.3 ADRs类型及临床表现
   ADRs类型以呼吸系统、皮肤系统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ADRs共76例,主要临床表现在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见表2。
  


  2.4 ADRs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根据药品检测中心ADRs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肯定28例,很可能134例,可能89例。鉴于患者的安全,大多数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未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所以“肯定”的病例少。ADRs转归:治愈26例,好转224例,死亡4例,不详0例。停可疑药物并对症处理者160例;停可疑药物未作任何处理者59例;继续用可疑药物、只调整给药速度或未作任何处理者32例,且未见不良反应加重现象。
  2.5 ADRs对原发病的影响
  251例原发病中涉及呼吸系统疾病173例,消化系统疾病27例,皮肤系统疾病11例,其它4例。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共113例。ADRs加重原发病的有2例,其中1例原患疾病为感冒低热,使用了清开灵注射液后出现高烧;另1例是高血压且免疫力低下者,注射了卡介苗注射剂后见血压升高。
  2.6 ADRs的结果
  好转224例,治愈26例,死亡1例。
  
  3 讨论
  
  发生ADRs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占总数的53.78%。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医生应做到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物有的放矢,才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s监测,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本次调查抗生素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2]所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极其重要。
   中成药注射剂ADRs占总数的26.70%,临床表现涉及呼吸、皮肤系统较多。2005年后中成药注射剂ADRs有所下降(2004-2005年中成药注射剂ADRs约占总数的41.49%),这与2006年后中成药注射剂的品种及消耗量大为减少有关外,还与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及制定有效措施有关,如:我院要求选用合适的溶媒溶解、某些中成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接瓶时应冲管等,这也是中药制剂ADRs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
  251例ADRs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多篇文献报告一致。合并用药72例均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总数的28.68%,说明合并用药是导致ADRs的重要原因,而且抗菌药物与它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3]。
  报告中发现某些医生未按药品说明书中的剂量和途径正确给药,个别患者由于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当剂量过大时,易对病人造成较大的危害性。如:头孢呋辛钠1次用量至4.0g,患者出现了昏迷、抽搐;头孢硫脒用至3.0g,出现局部麻木、抽搐、呼吸兴奋,此2例虽然未超过药品说明书的1日剂量,但超过单次用量,造成了毒性反应。半边莲注射剂说明书中仅有肌注的用法却采用了静脉滴注,产生了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类型中,我院发现“新的一般”的有54例,其中中成药制剂包括:鱼腥草5例、灯盏、细辛3例、参麦4例、香丹3例、刺五加1例、清开灵1例,共17例;用药方式单一用药9例,合并用药8例。“新的严重的”4例,涉及药品包括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硫脒、头孢曲松钠。分析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个别中成药说明书不良反应项记录不详细,药物相互作用资料欠缺,建议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2)药物不良反应的滞后性,建议医生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注意药物在联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减少联合用药和静脉内用药方式,一旦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果断采取措施。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可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处理。
  另外,251例报告中96例患者的过敏史记录为“不详”,占总数的38.25%,相对比例过高,少数报告不良反应过程及处理过程描述未体现出“三个时间和四个项目”,说明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根据本文统计证实ADRs涉及的药品种类多,损害部位广,说明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2]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J].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3]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责任编辑:姜付平)
其他文献
世界人口死亡原因三大疾病中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国内、外治疗脑出血的方法很多,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传统的外科手术。近年来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立体定向微创术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类手术具有微创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我院1998年3月至今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2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HSP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采用小切口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27例27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4年湘西自治州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多民族的特点交织在一起,使其区域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吉首大
学生顶岗实习是踏上工作岗位前的关键实践活动,其中成绩的评定是体现实习工作成果的重要环节及反馈学生实习信息的有效途径。经调查发现,我校体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机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相互作用转导特定信号,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效应,CXCR4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与疾病的预后、耐药、复发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也日渐获得重视,我国各大高校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提升本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等的影
目的 观察用婴幼儿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采用3岁以下(平均1.6岁)婴幼儿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6例26眼.结果 手术治愈率达92.3%,植片透明率达83.3%,视力获不同程度提高者79.2%.结论 婴幼儿供体角膜具有材料易得及内皮愈合储备能力高的优点,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可以控制感染、缩短病程、提高视力及保全眼球.
近年来啤酒瓶爆炸而引起眼外伤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而且一般多较严重,如未能及时治疗,则后果极差.我院自1999~2001年接诊啤酒瓶爆炸伤31例,现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