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汤治疗痛经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阜新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疼痛程度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芍药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患者气血运行状态,减轻经期伴随不适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析国医大师邓铁涛综合摇橹法用于胃肠病防治的可行性.方法 查阅文献寻找依据.问卷调查探寻中医运动功法的人群需求及运动胃肠健康的关系.结果 文献整理得出,运动对胃肠有双向刺激作用,可调节脑肠肽和改善体内微环境,而国医大师邓铁涛综合摇橹法可以调畅经络助运脾胃.调查150名市民,72.67%(109/150)的人表示有兴趣通过中医功法调理脾胃,74.67%(112/150)的人表示会推荐家人尝试,市民接受度高.在109人的反馈中,83.49%(91/109)的市民认为只能坚持1个月以内.调查279名市民,
承淡安,近代著名的针灸大家,对针灸贡献巨大,重视艾灸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灸法可解决大多的疑难杂症.此文通过整理分析承淡安著作《中国针灸治疗学》一书中关于灸法的临床应用,发现灸法主要应用于虚、寒、痰、湿证等临床证型,对一些重症疾病,艾灸用量较大,可灸五十壮、至百壮.承淡安临床工作中运用灸法治疗疾患的经验,值得后辈钻研与探索.
脑鸣是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于顾然教授认为脑鸣的病位在脑,脑为髓海,脑的正常功能活动依赖于脑髓这一基本物质,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上充于脑髓,因此脑鸣与肾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本虚标实之证,以肾精亏虚为本,肝阳、湿浊、瘀血为标,病机可涉及肝、脾、肾三脏,其中肾精亏虚是其始动因素,且涉及脑鸣整个病变过程之中,治疗上当以补肾填精为主,兼以平肝潜阳、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等治标之法,临床上多运用补肾潜阳方治疗脑鸣,疗效显著.
此文对乳癖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膳防治乳腺增生病,当以五脏为中心、以阴阳平衡为总则、以五行学说为重要理论指导、以辨证施膳为核心原则;因患者“喜于食,厌于医”的心理,辨证施膳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和培补肝肾、调摄冲任之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在运用药食同源之原料时注重药膳配伍和饮食宜忌,以助患者病情康复.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习生100人,依据教学方法分为Seminar教学法组、常规性教学法组,每组50人.统计分析2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 Seminar教学法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素质成绩均高于常规性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inar教学法组实习生认为带教实习组织形式合理,有助于理解难点;加大了学习广度与深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胃痛是最常见脾胃系病症之一,主要病变脏腑是胃,与肝脾亦有密切关系.胃痛,顾名思义,疼痛是其发病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方式,也是患者自身最容易感受到的症状.在胃痛的中医诊断过程中,常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从不同角度收集病情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诊断过程中,四诊各有其独特的方法和意义,然而现在的一些医者,在辨证过程中时常因找不到重点而困惑,面对各种症状、体征犹豫不决.本文重点从疼痛的性质特点着手,结合古代医家相关思想理论,对胃痛的辨证分型进行探讨.
面对中医人才培养之困境,导师刘英锋教授通过主持中医成才与传承规律相关课题,总结出名医成才六要素之“信中医、读经典、跟明师、上临床、讲悟性、善总结”,并将之运用于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作者有幸跟随导师学习3年,受益于此,学术眼光与思路得到提升,特将从师学医所得从临床知识库、思维方法论、医教研引领三个方面予以详述.
为了充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努力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中国医科大学自2020年2月24日起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线上教学.康复治疗教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面开展以“雨课堂”平台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新的授课形势不但能保证以往的教学质量,并且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制定了诸多针对措施,为探索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需要在实验课、实习课中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总结才能巩固理论知识,因此,把理论课、实验课、野外实习课的教学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目的 观察在真实世界中不同中西医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特点及疗效.方法 采用CER临床登记设计方法,选择天津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的哮喘患者103例及天津市三甲中医院哮喘患者200例,事先对研究对象不进行分组或队列划分,精确记录在真实条件下患者的用药、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天津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有67.96%(70/103)的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完全控制.天津市三甲中医院有69.23%(126/182)的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完全控制.在疾病疗效方面两院有效率分别为94.17%(97/103)及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