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梦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乃珊
  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都改为电视连续剧及电影。1991年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非虚构小说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缘源。
  
  在香港时,我的工作常常需要寻找各种数据、资料。于是,常常去书店做“书钉”。
  所谓“书钉”,就是只看不买的。或许因书结儒之风已成习俗,时时讲究赢利的今天,三百六十行中,也唯有书店,才可以让你尽看不买——不过现在有的书也已包上透明封套了。香港寸土尺金,铺租昂贵,书店大都选在二楼甚至更高,称为阁楼书店,其实也是一道独特的香港风情,通常都是一道窄窄陡陡的楼梯,白天也是一片昏暗,台阶崩得东缺西破的,但也有种亲切居家之感。
  为适合市场与消费者需要,阁楼书店曾也开始时尚地转身。率先在九龙旺角亮相的是“洪叶书店”。为了营造书香花香阳光香的阅读氛围,女老板还忍痛牺牲了沿街一堵墙的书架,造起一大面通透的玻璃幕——在空间昂贵的香港,此举犹如壮士断臂般悲怆!她在铜锣湾的分店虽然还是阁楼书店,但在店堂开出一个咖啡角免费招待只看不买的“书钉”。造型雅致的座椅配着贵州蜡染的座垫。
  那时我每礼拜起码要去那家阁楼书店两次,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写稿。下午四五来点,客人会多一点,大家只是静静地看书,买的少,偶一抬头望望他们,会有种守望相助的亲切感。
  有人做“书钉”做得不好意思:“都像我这样,你生意也没有了。”她却不在乎:“书看的人越多越够本。有时间坐在书店看书,也是一种福分。”
  她到底供不起这样一个时尚的转身,在2005年,“洪叶”关掉了最后一家阁楼分店。
  青文书店也是一家阁楼书店,老板罗志华不讲究装潢气氛,只是不问回报地出版市场空间极少的纯文学书刊……“青文书店”被香港文化人称为香港知识启蒙地,却也因付不起房租于二年前结业。老板今年2月18日被发现在斗室般的仓库内被廿多箱书压死。这大约是香港阁楼书店有记载以来最悲惨的事件!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丈夫家落实政策,那是一幢位于愚园路的、前面有个200多平方独用小花园的三楼住宅。底下通花园的客厅有四十多平方,我曾经有个梦想,开家咖啡馆或带咖啡的书店,其实根本是希望经营一个优雅有文化的场所,家人嘲笑我在做白日梦。终究书店咖啡店都没开成,否则,虽不至被书压死,起码也要被咖啡淹死,弄个血本无归。
  日前走过巨鹿路828号,一幢沿街花园里弄住宅前——即现升格称为别墅的房子,半人高的铸铁围墙内,院子里一棵棕榈树一棵玉兰树,郁郁葱葱,阳光下一张粗犷的长桌和几张阔板长凳,很西方。大门上挂着“渡口书店”的招牌。近年花园洋房开饭店咖啡店的颇多,开书店的极少。踏着老派的红缸砖铺成的台阶拾级而入,小小的书店约卅来平方,以乳白色为主调,一角一张桌围着八只凳子,桌上置着一瓶百合花!一位与书店氛围很相称的气质典雅的女孩子坐在柜台后看书。
  这就是我梦中的书店。
  我买了本杨绛的书,她的书就该在这样的书店里出售。
  还是上海好!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有黑眼圈的问题,但表现出来的颜色和程度各有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往往有青黑色眼圈;长期日晒造成色素沉淀、肌肤过度干燥等则会造成茶黑色眼圈。局部静脉回流循环不好造成的黑眼圈多与睡眠不足、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女性经期,以及鼻部疾病等有关,往往产生紫黑色的黑眼圈。另外某些皮肤疾病或使用化妆品不当也会引起眼睛周围皮肤发炎,造成色素沉淀。    眼睑周围的皮肤,是人体皮肤
期刊
为了吃鱼而放弃做官,可谓奇闻也。西晋时的松江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某年,他心绪不安,见秋风萧瑟,顿时勾起他对故乡鲈鱼和莼菜的深切思念,竟不告而别,弃官回乡,命驾而归。为了请客而施展魔术,可谓趣闻也。东汉后期某日,枭雄曹操大宴宾客,宴前曹操致词说:“今日盛会,珍馐略备,所缺唯松江鲈鱼耳。”曹操手下有一名叫左慈的方士正好在座,见主公有憾,挺身而出,施用幻术,大展“空中钓鱼”技法,在许昌魏王宫内,当着曹操的
期刊
今天坐4号线,绕了好多远路,去浦东面试。回来之后研究路线才知道自己愚蠢,明明可以2号线到东方路站换4号线的,可是我在中山公园就换了,白白多坐了十几站。不说也罢,路盲一个。    那是一家财经投资类杂志,具体叫什么我就不说了,反正听着蛮响亮的,可我一进那幢楼就傻眼了:荒无人烟,满目疮痍,你简直想象不到那地方有多么的破。犹豫了一下,我按了边上一部很破的电梯。电梯居然没开,走到二楼,还是空荡荡的,根本就
期刊
有些感觉,开始就是结束。   有一天鹭鸶问我,现实生活中,你相信有安在天这样的男人吗?    她的话让我很泄气,浪漫如她,都不相信有这样的男人,那么活在现实中的我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有这种男人存在呢?如果女人也会有性幻想的话,那么安在天这样的男人一定是我这一路女人的幻想对象,但必然是一场虚空。他那样的成熟高贵,又那样的智慧内敛,连他对黄依依感情上的拒绝或克制都带有别样的美感。这样的男人,在生活中,不可
期刊
张安朴  生于1947年11月,上海嘉定人。师从哈定、孟光。曾任嘉定县文化馆美术干部。70年代后期调入解放日报社。现为解放日报高级编辑,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招贴画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为邮电部设计发行多套邮票。由于工作需要坚持画速写,并发表于报端。2007年8月21日至8月30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一个拿画笔的报人——张安朴美术作品展》。张安
期刊
日前,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徐汇艺术馆主办的“时间·地点·人物——2008中德当代艺术展”在徐汇艺术馆举行,据了解这次展览是徐汇艺术馆建馆以来首次推出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家与德国艺术界的一次重要接触。展览形式有装置、绘画、摄影、Video等多种形式,参展的艺术家包括曾担任德国杜塞尔多夫艺委会主席的尤丽亚·洛曼和中国1979年“草草社”发起人仇德树,还有德国的克劳斯·谢肯巴赫、马
期刊
三里屯当然早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它的“酒吧街”的形象其实打开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夜生活的空间,给了中国城市的夜晚一个具有活力的形象,让北京人晚上有地方可去,可以在漫漫的长夜中打发掉那些时光。所以,说起中国的夜生活和酒吧,三里屯是不能绕过的。  我还记得北京原来其实是一个相当闭塞的城市,它的生活方式也是相当传统的。在中国的“现代性”中,北京历来和上海就是两极。一极是上海,我们看看当年“新感觉派”的穆
期刊
《“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丛书》由外交笔会和前外交官联谊会组织并交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阵容强大,几乎囊括了中国驻美、日、德、法、英等国,及拉美、中东、南亚等热点国家地区的前大使。每部作品,都是大使们个人视角中历史片断的纪实。如为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做了大量工作的驻联邦德国大使王殊,写出了《五洲风云纪》;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转而从事外交工作的驻印度大使李连庆写了《
期刊
梅隆雪川  四川乐山人。新闻从业多年,现担任北京某媒体传播总监。有过含文学评论在内的若干传播和文学艺术专著。关于成都、北京、上海的三地体验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学成都之时。    家在纽约,在中国大陆工作多年,给国外各类传媒提供稿件的自由撰稿人Paul Mooney 慕尼仁援引查建英一篇题为《无墙之城(city without walls)》讲述北京变化的小品文,作者描述一位海归的怀旧故友对北京
期刊
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下的现代都市人,时常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中国本是封闭的田园牧歌式的农业文明社会,到了近现代进入工业化,直至当下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精神却日渐萎缩与焦虑。  欲望多了,烦恼就来了。烦恼来了,花钱的激情就高了。赚着不菲的薪水,却时常感觉自己是“贫”的:贫乏、贫瘠、贫困。他们是都市贫族。    都市贫族的现状与理想总是有着一口气的落差,一口气的落差却在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