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有研究表明:教师在实施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仅仅定位为教学“监督者、实施者、评价者”的误区。本文研究发现: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完成从“教学监督者”到“教学监督者+教学推进者”、从“教学实施者”到“教学实施者+教学设计者”、从“教学评价者”到“教学评价者+教学反思者”的角色转换,方能保证小组教学顺利推进。
  关键词:小组讨论教学;教师角色;认识误区;角色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小组讨论教学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团队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消化和掌握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好自己的角色。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来看,教师在实施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容易角色定位不清。因此,本文对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角色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并给出角色转换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小组讨论教学方式的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角色认识的误区
  在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总体来说,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角色认识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讨论教学是学生讨论,教师是监督者。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监督者。这样仅仅只能保证课堂的讨论秩序以及讨论任务的完成。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是否能够跟上进度?小组内部是否能够有效协调?教师无法进行有效识别。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监督者,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只是小组讨论教学的实施者。小组讨论课程准备阶段,很多教师会就课堂教学做简单的准备。教师认为自己是小组讨论教学的实施者。这样的角色认识,让小组讨论教学准备够充分,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材料。在实施者角色下,教师不需要对原来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出较大的调整。
  第三,教师是小组讨论教学的评价者。每一小节课程结束后,教师都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很多教师都将教学评价作为小组讨论教学的终点。这样的认识误区会让小组讨论教学陷入“课堂讨论一课后评价一课堂讨论”的循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的坏习惯得不到纠正。
  三、小组讨论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第一,从“教学监督者”到“教学监督者+教学推进者”的角色转换。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角色从“监督者”转换成“监督者+推进者”。监督者要求教师要完成对学生的实时查看,并查找问题;推进者角色是指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想办法积极推进和帮助其改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对学生积极性的查看。对不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用課堂提醒、让该生汇报讨论内容等方式督促其积极参与;②对小组内部学生协作情况的查看。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因为性格、学习基础等原因会存在差异。教师要对小组内部协作进行干预,积极引导差生加入讨论、优秀学生帮助差生;③对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的查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情况、学生课程汇报情况总结学生课前准备程度。
  第二,从“教学实施者”到“教学实施者+教学设计者”的角色转换。小组讨论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教学的实施者转变为教学设计者。教学设计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从以下工作:首先,将理论知识提前推送给学生。关于理论知识的提前传送,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来实现;其次,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设计者身份观察教学动态。每一堂课程的设计必须根据前面已经讲授课程的情况,进行微调,以便使小组讨论教学适合于当前学生情况。总体来说,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实施者,而且要做好教学课程整体设计、教学课堂设计。
  第三,从“教学评价者”到“教学评价者+教学反思者”的角色转换。教师从“教学评价者”到“教学评价者+教学反思者”的角色转换,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每一次讨论课程结束,教师需要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并探索改进完善的办法。让教学过程进入“课堂讨论—课后评价—教学反思—教学改善—课堂讨论”的循环。教师角色从“教学评价者”向“教学评价者+教学反思者”转换,将有助于小组讨论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教学效果。
  四、总结
  小组讨论教学作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仅将自己定位为教学“监督者、实施者、评价者”,会使得小组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更正和改善。为了顺利推进小组讨论教学,教师应该完成从“教学监督者”到“教学监督者+教学推进者”、从“教学实施者”到“教学实施者+教学设计者”、从“教学评价者”到“教学评价者+教学反思者”的角色转换。这样的角色转换会让教师的角色与小组讨论教学方式相适应。教师角色转换后,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这也是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徐静婷,曹娅麟,张亚星,等.“四段式交互小组讨论教学”在生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4):91-92.
  [2]方萍.小组讨论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意义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15.
  [3]唐倩怡.发挥好小组讨论教学的优势[J].江苏教育,2014(46):73.
  作者简介
  雷丽霞,女,助教,管理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经济组织与制度。本文系重庆三峡学院第九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利用新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170932)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6日早间消息,苹果(571.94,4.17,0.73%)公司周五表示,将为iPhone 5中存在问题的开关按键进行更换,这一问题影响了“一小部分”iPhone 5用户。苹果公司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产生的主要病因。有研究结果显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他汀类药物可通过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肝内血管阻力改善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对慢性肝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现就这3类药物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的机制、临床效果及局限性加以阐释。
随着新经济常态的到来,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内容,建筑安装工程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就现阶段的状况而言,建筑安装工程在具体施工时,会出现各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信息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有了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终究是为了促进人们生活、学习的进步,
应用真实世界研究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四川地区543例不同疾病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基因型与肝脏病变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C型常见,B型为主,C型较B型更易在家族内传染,感染不同的基因型与肝脏受损程度及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无一定相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工作,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庭学校之间的紧密配合。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是教育的桥采”,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微信等,为什么还要到学生家庭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带领班上的任课教师踏人本次家访之路
期刊
日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一次研讨会上透露,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有关方案已经制定,不久将会正式公布。有关国有股减持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如何妥善协
摘要: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其身份很特殊,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他们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储备,同时也需要将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的知识、技能以及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进行理论创新,更好地为新时代大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这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
情结,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诸多汽车品牌与中国蓝之间的各种理性与感性的要素综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看似神秘实则有据可循的成
摘要:高中班主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在校学习生活中的管理者,同时还是精神上的引导者。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开展教育工作,高中班主任需要额外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高中生所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主任指导;心理健康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归根结底来看